导航栏

×
首页 常识
首页 > 常识 >

庖丁解牛什么意思啊(成语故事:庖丁解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5 10:05:53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惠王,有一次去看魏国著名的厨师庖丁解刨牛。庖丁解刨牛的时候,手脚肩膀膝盖的动作和刀的响声,同音乐一样有节奏,他毫不费力地把牛的骨头和肉分割开来。手起刀落,干净利索。

魏王看后十分惊叹,佩服不已,并问他:“你的手艺怎么这么高明啊?”庖丁回答说:“其实这没什么奇怪的。因为我对牛的肉和骨头的结构已经很熟悉了。开始我眼中看见的是一头完整的牛,学了三年以后,我看到的不再是一头完整的牛,哪里是关节哪里是筋骨,从哪里下刀我心中全都有数。我顺着肉和骨头相接的地方,一刀一刀把它们分开,一点也不费力。”

魏惠王觉得庖丁说的很神,就问道:“你用的这边刀子一定磨得很快吧?”

庖丁笑笑说:“一把宰牛人用的刀一个月就得换一把,因为他们的刀刃经常碰到骨头。宰牛的能手可以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只用刀来割肉。可是我这边刀已经用了十几年了,解剖了几千头牛,还像新刀一样的锋利。其实刀刃非常薄,肉和骨头中间有一条缝,要比刀刃宽的多,把这样薄的刀刃插进去,肉就一块一块落下来。不过碰到错综复杂的结构,我总是认认真真、不敢马虎,动作很慢,下刀很轻,小心翼翼的。”

魏王听后,点头说:说得好。从你的话里我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

庖丁解牛

páo dīng jiě niú

解释: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