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审员是指由法定程序产生,代表人民群众在人民法院参加合议庭审判活动的人员。他们参与司法审判,与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对案件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进行评审。人民陪审员在庭审过程中可以发表意见,但不参与最终的表决。
人民陪审员制度旨在体现人民民主,通过普通公民参与司法审判,使得司法过程更加透明和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担任人民陪审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拥护宪法、年满28周岁、遵纪守法、品行良好以及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人民陪审员的权利和义务主要包括:
1. 依照法律参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
2. 在合议庭中与法官有同等权利。
3. 可以在审判过程中发表意见。
4. 参与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评审。
5. 对审判工作进行监督。
人民陪审员制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名称,如英国的陪审团制度、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等,但共同点是允许普通公民参与司法审判过程,以提高司法的民主性和公信力
近年来,永登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扛起参与社会治理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和检察责任,依托永登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畅通诉求表达,全力化解纠纷,用实际行动彰显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的检察担当。“12309中心+乡镇检察室+未检工作室”三维入驻,全方位
4月14日,安康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翼一行到宁陕法院调研督导重点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宁陕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尹峰主持座谈会,院班子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调研组一行先后检查了院机关安检值班、诉讼服务等工作情况,察看了立案大厅、共享法庭等场所,查阅有关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资料。座谈会上,调研督导组
青海省首个系统性数据基础制度框架出炉近日,海东市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正式发布《数字海东建设实施意见》《海东市数据要素管理办法(暂行)》《海东市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暂行)》,这是青海省首个系统性数据基础制度框架,标志着海东市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迈出关键一步。 从2023年启动数据资源普查以来,海东市
为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合力,近日,金昌市检察院组织召开全市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及综合司法保护工作座谈会。会议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教育局等单位相关同志参加。会上,通报了2021年至2025年全市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情
为切实发挥司法职能,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法院大河坎法庭坚持司法为民理念,于2025年4月9日上午,将法庭搬到居民家门口,在某小区公开开庭审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系列案件,吸引了几十名群众旁听。上午9时许,庄严的国徽悬挂在临时搭建的法庭上方,随着法槌敲响,某物业公司诉5名业主物业服务合同
来源:经济日报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会议,部署全国检察机关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落实党中央关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决策部署。此次专项监督旨在回应市场经营主体关切,通过法律监督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防治办案与利益挂钩过去一年,最高检对收集到的1500余条趋利性执法司法线索逐条
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4月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着力解决多头公示带来的信用修复难题,严厉打击有偿信用修复乱象。建立信用修复制度是为了给予失信主体改过自新的机会,推动其主动履行法定义务、纠正失信行为,提升全社会诚信意识。下
原标题:抓实司法建议 赋能社会治理司法建议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2024年以来,大姚县人民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将司法建议作为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重要抓手,用司法建议“小切口”写好社会治理的“大文章”。该院发出司法建议回复率达100%,做到“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