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吻又叫鸱尾,是中国古建筑上最常见的一种建筑构件,一般用在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作为装饰。鸱吻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最初被称为鸱吻,后世的文献记载中也有螭吻、蚩吻等名称出现。传说龙生九子,鸱吻是其中之一,龙生于水,飞于天,人们把它放在屋脊上,除了用作建筑装饰物,也有防火的寓意。鸱吻一般是用琉璃做成的,琉璃为防火材料,不易引起火灾。鸱吻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它的演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图腾的崇拜、对社会等级和礼制的重视。
鸱吻的历史演变
先秦、两汉时期
瓦的出现是中国古建筑屋顶构造的一大进步,是实现建筑美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建筑从简陋状态因此进入了高级阶段。从战国出土的铜鉴可以看到先秦时期的建筑形式,其脊饰为鸟形。浙江绍兴出土的战国铜屋,屋顶为四角攒尖顶,柱顶为大尾鸠。
汉代时期的屋顶形象古拙、朴实无华,有的正脊仅在端部微微翘起,更高等级者在正脊中部再添加饰物。汉代受楚人崇火、尊凤、尚赤的影响,因此屋顶盛行以凤和鸟为饰品。“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屋,以厌火样。”[1]柏梁台火灾后,越巫上言,屋上应立鸱尾以厌火,而作为火鸟的凤凰,自然被取而代之。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是一个注重浪漫和人格化的时代,善于使用多变曲折的手法达到艺术境界。受艺术风格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不再是端庄古朴,而是向着活泼生动的方向发展,直线的屋檐变成了向两端翘起的曲面屋檐[2]。中国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屋顶形象,大概在这个时期定型。
魏晋南北朝的石窟艺术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屋顶脊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如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从这些石窟刻像(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北魏时期屋顶脊端的一些抽象线条,明显表现出西域特征,这种浪漫手法在汉代罕见。南北朝时期,江南富庶,绘画书法等艺术造诣高,建筑水准和工艺美术水平也有了突飞猛进。佛教的盛行,则为建筑的艺术性增添了绚丽色彩。南朝时期的建筑现在很难看见,但可从绘画及陵墓出土文物中了解到当时的建筑艺术风格,其多俊秀,注重线条和神韵。北朝时期的统治者善于吸收、接纳不同地区的文化,所以可以看到那时的建筑呈现不同文明的融合[3]。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瓦已经成为当时建筑的主要材料。从隋代李静训墓石棺屋盖可以看出鸱吻已经做了鳍状处理;唐昭陵献殿鸱吻,鳍状纹路清晰,并且在侧面有了鱼鳞状,与前例形象接近,可见初唐延续了隋代时期的建筑风格。与初唐不同的是,盛唐时期的建筑装饰可谓丰富多彩、富丽堂皇。“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说的就是唐天宝年间的富庶。这一时期的建筑装饰风格多表现为富丽堂皇、追求浪漫、规模宏大。中晚唐时期的建筑脊饰纤巧、杂糅。正脊两端的鸱吻开始出现龙口含脊的形象,口张合有度,突出了吻的形状,尾部在头上上翘反卷[4],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就是如此。
五代及宋、辽、夏、金、元时期
五代是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由于战争频发,又是小国割据的状态,文化气度远不如大唐盛世,文学、绘画、建筑艺术等都有这种倾向。龙鸟合一的形式开始在这个时期出现。
北宋建立政权之后,安置流民、发展农业工具、兴建水利工程、均定赋税等一系列措施,让百姓休养生息,农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宋代的手工业分工细密,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较之前进步,有些作坊的规模也扩大,并且多集中于城镇中,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再加上国际贸易的活跃,原来唐代十万户以上的城市只有十多个,到北宋已增加到四十多个。在这些社会条件下,市民生活丰富起来,促进了民间建筑样式的多样化,这种变化尤其在宫殿和寺庙等高级建筑中变化明显。宋代建筑业发达且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是一个巅峰的状态。建筑屋顶的脊饰,既是高峰,又是走向完整的时期,例如太原晋祠圣母殿的吻兽。宋代的建筑规模一般没有唐朝大,组群建筑和单体建筑都不及唐朝宏伟壮丽,但比唐朝更加灿烂、秀丽和富于变化,这个时期出现了样式复杂的亭台楼阁,色彩艳丽的琉璃瓦和精致的雕刻花纹以及彩绘增加了艺术效果。建筑构建标准化,工程操作方法和用料的计算都有严密规定,并且出现了总结经验的建筑文献《营造法式》。《营造法式》是北宋颁布的建筑、施工方面的官方规范书,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营造法式》中详细讲述了鸱吻的规格和作法,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大工程,几乎都是按照这个“法则”完成的[5]。
宋代的屋顶脊饰种类已经完备,而且艺术形态非常丰富。宋画中所见的脊饰已开始转变,除鸱尾外,还出现了张开大口咬住屋脊的龙与螭,因而称为“龙吻”。宋徽宗赵佶的作品《瑞鹤图》对屋顶的鸱吻做了细致描绘,鸱吻的下端加上了小兽头,头部加上疑似鱼头的成分,张口力度较大(图2)。吻兽尾巴上的黄色物件为“抢铁”,是为防止鸟类落下来破坏建筑。始建于宋代的少林寺初祖庵上的鸱吻已经演变成为“龙吻”,形态活泼,龙角清晰可见,富有动感。辽、金虽然与宋常年交战,但是文化交往也很密切,所以在建筑文化和艺术形态上比较接近。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的鸱吻,高达4.5米,颜色绚丽,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造型有力,规模巨大,更增添了建筑的雄浑气势。吻兽巨口獠牙,眼球突出,龙头鱼尾,十分怪异(图3)。
西夏为党项族建立,与北宋形成东西对峙的局面,战事频繁。西夏位于现在的宁夏、陕西、甘肃一带,与宋在文化上多有交流。在建筑方面,西夏也多向宋学习。建筑吻兽与宋相似,例如西夏王陵出土的琉璃瓦鸱吻与北宋风格相似,颜色单一,鱼尾高翘,眼球突出,整体较大,可以想象当时的建筑规模。
目前元代留下来的建筑原物较多。山西永乐宫三清殿的鸱吻形态为盘绕龙形,龙身是孔雀蓝釉,龙角是白釉,色彩厚重古朴。龙体有三爪,最高处的龙爪最大,龙尾构件纤细,与龙爪结合形成双孔,尾部弯曲起翘,形成双孔,形态逼真生动,显示出高超的烧制技艺。元代之后,龙吻的形象多起来了。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鸱吻的造型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龙吻的形状,只见龙头双眼瞪目,张着大口,吞着正脊,上部向内弯曲后又向下卷曲,而且鸱吻上还雕刻出龙鳞,栩栩如生,富丽堂皇。北京紫禁城诸座大殿上的正吻是这时期的正统样式。以太和殿为例,它的正吻外形略呈方形,依然是龙头在下,长着大嘴衔着正脊,龙尾在上,向外翻卷,吻身上有鱼鳞纹。吻身上除了鱼鳞之外,还多了一条完整的小龙和龙须的装饰。龙与早期的鱼虬相比,其神功威力当然要大得多,所以被称为龙吻。但它的形象并不是一条完整的龙体,并有了“螭吻”的名称,还由于它身居屋顶,便于四方瞭望,又张嘴吞脊,所以还被赋予“好望、好吞”的特性。由于宫殿屋顶都采用琉璃瓦件,所以正吻都由琉璃瓦件拼装而成。为了加强它的整体性,都有竖向和横向的铁杆从上下、左右穿连,也有了套住竖向铁杆的剑把和横向铁杆的背兽。
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
生殖崇拜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十分艰苦,人类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寿命短,需要不断通过新出生的人口补充劳动力,这导致人类对生殖产生了崇拜。龙、鸟、鱼生殖能力强,是父系社会崇拜的象征,因而成为中国古建筑脊饰的重要题材。
图腾崇拜
古人认为太阳由神鸟驮着每天由东方飞至西方降落。因此,鸟图腾崇拜与太阳图腾崇拜统而为一。在先秦和汉代的中国古建筑中,因鸟图腾崇拜,曾盛行以凤凰和鸟雀作为脊饰。而五代四川孟知祥墓牌楼上出现了鸟首龙首合一的形式,是古人对鸟和龙图腾的融合。
礼制等级规范
中国有着2000多年的封建等级社会,等级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开间大小和数量上面,也体现在屋顶脊兽的形制上。早期的建筑仅限于正脊两端的鸱吻,未出现垂吻和脊兽。起初鸱吻是皇家、宗教建筑和高级官员的府邸才可以使用的,后来低等级的官员和普通百姓也可以使用鸱吻。所以说,建筑脊饰是一种社会等级象征。
不同地区的习俗
吻兽在不同地区的形式是不同的。在南方,一些祠堂、寺庙的屋顶上,不用传统的龙头做脊饰,而是使用完整的龙体形象。例如重庆湖广会馆的脊饰,龙的形象有的倒立在屋顶上,有的缠绕在屋脊两端,龙好似行进在半空中,龙须翘起来做出动态的感觉。在福建某农村的一座家庙大门上,这种龙吻更为活泼。龙头高仰,龙身下托着白云,龙尾翘向天空,龙足伸张,在屋脊上翩翩起舞。家庙两重屋檐有上下两条屋脊,共有四只龙吻,形成四龙相对起舞的热闹场景,表现了古代民间工匠高超的艺术创造性。
南北城乡各地,在一些戏台、门头屋顶上常见到一种鱼形正吻。一条造型完整的鱼,鱼头朝下尾巴朝上倒立在正脊两端,鱼嘴大张吞衔着正脊,鱼身满布鱼鳞,鱼尾鳍左右分开,仿佛鱼身在水中游动,形态十分生动。当地把这种鱼称为“鳌鱼”,传说鳌为海中大龟,龟有神圣之意,同时也能起到消灾灭火的象征作用。在一般建筑上,这种鳌鱼皆为砖制,但在较为讲究的祠堂上也有用琉璃烧制的鳌鱼。
在广东地区的寺庙、祠堂屋顶上还可以见到一种回纹状的正吻,即在正脊两端正吻的位置上用高出正脊的回纹做装饰,当地称它们为“夔纹”(图4)。夔纹早期见于商代青铜器上,它的形象是头不大,其身曲折如回纹,工匠已经将其简化和图案化。古人也有把夔归入龙类,称其为“夔龙”,所以夔属于具有神圣意义的兽类。粤人自古崇拜蛇,以蛇、龙为图腾,常常以夔纹作装饰,不仅因为其具有象征意义,而且夔纹曲折自由,适合用于各种形状的构件上[6]。
结语
家庭房间走廊的宽度 通常在1.0米至1.5米之间,但具体宽度可能会因房屋设计、使用需求和面积限制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标准和参考数据:一般标准走廊的净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1.3米。家中过道装修大概是1.2米宽,一般标准的住宅过道的净宽度不会小于1米,最窄的走道应该是住宅中通往辅助房间的过道,其净宽
室温18度时,建议给宝宝盖 厚度适中的被子。具体来说:春秋季节:在春秋两季,室温18度属于比较舒适的温度范围,宝宝可以盖一套棉质的秋衣秋裤,再在外侧盖一床薄被即可。冬季室内采暖良好时:在冬季,如果室内采暖效果较好,室温18度也是适宜的,此时可以给宝宝盖一床厚度适中的被子,避免过厚或过薄。夏季空调较凉
武汉购买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比例有所变化。如果是本市户籍居民,在限购区域购买第二套住房,首付比例 不得低于50%。如果是非本市户籍家庭,在限购区域购买第二套住房,首付比例同样为 50%。对于已经拥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再次申请个人住房贷款购买商品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为40%。因此,无论是本市户籍还是非本市
家装损耗的总体比例因材料类型、施工方法和工人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装修材料的损耗率参考值:瓷砖:损耗率通常较低,大约为5%-10%。壁纸:损耗率一般在10%-20%之间。地板铺设:损耗率一般在3%-4%。玻璃镜面:损耗率较高,一般在30%。地毯:损耗率一般在10%。涂料:损耗率通常较
选择合适尺寸的茶几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客厅的大小、沙发的尺寸、茶几的用途以及个人喜好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茶几尺寸建议:小型茶几尺寸:通常在60至80厘米之间,长、宽、高也相应较小,例如40cm*40cm*30cm,55cm*55cm*30cm等。适用场景:适合面积较小的客厅或需要方便移动和放置小物
非洲菊是一种 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以下特点:生长周期:非洲菊可以生长多年,第一年种植后,第二年还可以继续开花。它的寿命一般在三年到五年之间,但在适宜的养护条件下,可以一直存活。生长环境:非洲菊喜欢光照充足且通风良好的环境,最适合在20℃-25℃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冬季则适合在12℃-15℃的环境中生长
等额本息的总利息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贷款金额、贷款期限和年利率。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贷款50万元,贷款期限30年,年利率为5%等额本息的总利息约为45.53万元。贷款10万元,借款利率4%,期限为10年等额本息的总利息为21494.25元。贷款50万元,借款利率5%,期限为20年等额本息的总利息为
布基胶带的厚度 通常在0.15mm至0.8mm之间,具体厚度取决于其类型和用途。以下是布基胶带厚度的详细信息:橡胶型布基胶带:基材厚度为0.15mm。热熔型布基胶带:基材厚度通常在0.25mm至0.8mm之间。纤维布基胶带:厚度一般为0.25mm。涤纶布基胶带:厚度通常在0.25mm至0.8m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