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常识
首页 > 常识 >

盐的分类有哪几种(盐,吃对了才有益!)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6 10:47:50    

去超市买盐时,井矿盐、海盐、湖盐、加碘盐、无碘盐……各式各样的盐让人眼花缭乱。难道不同的人吃的盐也不一样?那平时都吃对了吗?


一、不同的盐有什么区别?

根据食盐来源,中国的食盐可以大致分为井矿盐、湖盐和海盐三类。根据中国盐业集团的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的食盐产业结构占比为87%的井矿盐、10%的海盐和3%的湖盐。

海盐:海水引入盐田后,日晒、蒸发、结晶而成,盐分主要来自海水。

湖盐:湖盐也被称为池盐,是从湖中直接采出来的盐,或者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

矿盐:从盐矿床开采而来,岩盐深埋在地下100—3000米处。

品质而言,井矿盐高于湖盐和海盐矿盐的原料来自数千米深的井下,几乎不会被污染,杂质也会相对较少。


二、不同成分的盐应该怎么选?

尽管盐有许多种类,价格也不一样,但根据“营养成分表”,主要关注以下三种成分:钠、碘和钾

经过2012年卫生部修订《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后,食盐的添加成分被限制为只可添加碘这一种营养强化剂。

01 低钠盐:肾病患者、重体力劳动者不建议吃

通常情况下,低钠盐采用碘盐为原料,并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钾,目的是平衡体内的钠、钾含量。当然,现在也有无碘低钠盐可供选择。

对于高温工作人员、从事重体力劳动、进行高强度工作的人以及肾功能障碍和服用降血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等,他们应该小心食用低钠盐,以避免高钾摄入造成的问题。

一些降压药是为了保持体内的钾含量稳定,而低钠盐相对地增加了钾的含量。如果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钾含量升高。如果不确定自己在服用什么药物,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得关于适合的盐的建议。


02 加碘盐:绝大多数家庭都适合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用盐大多数都是加碘盐,自1996年起,我国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政策。之所以添加碘,是因为我国曾是碘缺乏疾病流行严重的国家。

在近年来,关于是否有必要继续使用加碘盐的争论不断。

有些人认为我国补碘已经进行了多年,因此不再需要食用碘盐,另外近年来甲状腺癌的高发与食用加碘盐存在关联;也有人认为,由于我国沿海地区海鲜资源丰富,个人可以通过食物来补充碘元素;还有部分人认为,缺碘会导致严重后果,仍应继续补充碘元素。

上海卫生健康委强调,目前尚无直接证据显示食用碘盐或者增加碘摄入量会导致甲状腺癌发生。

就目前情况而言,除了高碘地区外,其他地方应继续食用加碘盐,以减少缺碘的潜在风险。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来说,是否适合食用加碘盐应当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03 无碘盐:这两类人建议食用

无碘盐是一种不含碘元素的食用盐。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常会在普通食用盐中添加适量的碘化钾或碘化钠。然而,个别人群可能需要限制摄入碘的量,因此会选择购买无碘盐作为他们的食盐选择。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患者,因治疗时需要控制碘摄入,需要遵循医嘱,不食用或者少量食用碘盐,此时,无碘盐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居住在高碘地区或者非缺碘地区的居民,他们从食物和饮用水中已经摄取到了足够的碘,为了避免过量摄入碘,他们也可以选择使用无碘盐。

需要注意的是,沿海地区不一定就是高碘地区或者非缺碘地区。

之前关于福建地区的研究显示,即使福建地区成年男子食用加碘盐,膳食碘摄入量整体上依然是安全的,没有碘过量的问题。

有些人甚至认为,如果沿海城市居民不食用海藻类植物,即使食用加碘盐,也可能存在缺碘的风险。

我国的井矿盐占总产量的87%,湖盐占据了3%。这两种类型的盐生产不受日本核污染的影响。

因此,食盐的供应完全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希望大家能够理智消费,避免盲目抢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