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常识
首页 > 常识 >

宁夏西吉县属于哪个市(中国县城概况:西吉——中国马铃薯之乡!)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2 10:08:54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是革命老区,著名的“马铃薯之乡”。

1.西吉县的基本概况:

西吉县,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东西长67公里,南北宽74公里,东距固原市63公里,北距宁夏银川市391公里,总面积3130平方公里。西吉县辖4镇15乡,常住人口为31万人,县政府驻地吉强镇。

2.西吉县的自然条件:

西吉县地处黄土高原中心地带,属黄土高原干旱丘陵区,主要有葫芦河川道平原区、西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东北部土石山区三个地貌类型,地势南低,北、东、西渐次增高,海拔1688—2633米。

西吉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5.3℃,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7—9月。

3.西吉县的历史文化:

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方面军在西吉县将台堡胜利会师,留下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革命火种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不朽精神。

木雕是我国传统的造型艺术之一,也是传播面极广泛的一门民间艺术。“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从木雕中产生的一个成语。我国的木雕工艺可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期,产生于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就有许多木雕工艺品出现。西吉县回族木雕艺术起源于北宋时期,成熟于明、清两代,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吸收了中国楼台亭阁的结构方法,大凡用到木材的,全是精雕细刻。由于受汉代木雕艺术的影响,一般都在物件的表面施加彩绘,以白、红、黑色和木质本色做底色,再用红、黄、绿、黑、白等色勾勒,色彩明快,造型简洁。

4.西吉县的经济发展:

西吉县盛产马铃薯,有“中国马铃薯之乡”的美誉。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生产基地,“西吉马铃薯”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西吉县马铃薯产业以实施“三品一标”提升行动为重点,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求,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完善,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马铃薯产业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西吉县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家,万吨以上淀粉加工厂5家,年加工转化马铃薯40万吨以上,生产淀粉6万多吨、“三粉”2.8万吨,“银鸥”“万里”牌淀粉及“三粉”畅销全国。研发了马铃薯方便粉丝、馓子、麻花等30多种主食产品和马铃薯百种做法,开发了西吉“土豆宴”,延伸了产业链条,满足主粮多样化需求。

5.西吉县的交通区位优势:

西吉县地处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三角中心地带,东距西安市420公里,西距兰州市270公里,北距银川市390公里,国道309线、省道202线横贯东西南北,随着西吉至固原高速公路、西吉至甘肃静宁一级公路的建成通车,西吉通往福银、青兰等高速公路的运距大大缩短。

6.西吉县的旅游资源:

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园,将台堡位于西吉县南部葫芦河与马莲川河交汇处,距县城30公里,两河交汇形成三角埠坪,地势平坦宽阔。相传为宋代驻兵的堡垒,更是宋将穆桂英的点将台。1936年10月22日,红一、二方面军在这里胜利会师,镌刻了红军长征、西征史上辉煌的一页。

火石寨国家地质森林公园,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碧绿的天然次生林,构成了山色明亮、灿若明霞的火石寨。火石寨,有江南之秀美,又有北国之雄风。抬头仰望,奇形怪状的丹崖丹峰伫立着,云台山高入云端,让人有一种“会当临绝顶”的欲望,沿着石梯爬上云台山顶俯视时,又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龙王坝,位于西吉县城约10公里处,是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西吉县龙王坝村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第一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是国家五星级农家乐、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第四批美丽宜居小村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是全国乡村振兴的标杆村。

红军寨生态旅游区位于当年红军走向将台堡胜利会师地的最后3公里的西吉县将台堡镇毛家沟村。建有红色会议大礼堂,红色窑洞宾馆、户外营地区、红色主题餐厅、红色主题体验区、秉慧书院及现代农牧业体验区等,是宁夏首家以红色为主题的体验培训(研学)体验基地,同时也是宁夏第一个系统化、规模化的体验教学点。

西吉梯田,“金山银山米粮山,西吉梯田美名传”,一代又一代的西吉人民在荒凉贫瘠的黄土高原上修造了上万亩水平梯田,将昔日荒山陡坡、沟沟岔岔变成了一个山川秀美的“梯田王国”。万亩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一直盘绕到山顶,线条分明,景色壮观,如诗如画。

7.西吉县的特产名吃:

九碗十三花,是指宴席上的菜全用九只大小一样的碗来盛,把九碗摆成每边三碗的正方形。这样,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三行。再在正方形的四边上摆放四碟素菜或两荤两素。九碗十三花是回族群众的宴请菜肴,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

酒麸子(甜醅),作为西北的一种特色食品,五月节前后正是制作酒麸子的绝佳时节,一颗颗饱满晶透的燕(莜)麦经过发酵之后,蕴含着淡淡酒香味儿的酒麸子简直是人间极品。群众中有句顺口溜:“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它具有醇香、清凉、甘甜的特点。吃时散发出阵阵的酒香。夏天吃它能清心提神,去除倦意;冬天食用则能壮身暖胃,增加食欲。

甑糕,西吉人称为“粳(jing)糕”,也就是以红枣和糯米为原料,用“甑”蒸制成的“糕”,故名。甑糕米枣交融,老幼咸宜,营养丰富,滋补性强,色泽鲜润,绵软粘甜,浓香扑鼻,久食不厌,风味独特。甑糕其实就是粽子馅,因为西北地区缺少包粽子的粽叶,干脆直接不包了,也体现了西北人特有的豪迈。

洋芋,也叫土豆、马铃薯,这是西吉人最为熟悉的秋收作物了。西吉县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乡”。秋收时节,一家人携老带幼,扛着各色工具把那一窝窝的希望和寄托刨挖出来。洋芋在西吉人的手里被玩出了花样,粉条、粉丝、洋芋菜、洋芋面等各种做法更是层出不穷,成为了西吉人手中的金疙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