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诈骗的类型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短信诈骗类型:
犯罪分子冒充银行或其他客服机构,以信用卡消费、冒充公检法、冒充税务等名义,要求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或直接汇款至指定账户。
销售低价走私品
诈骗钱款型:利用受害者贪图便宜的心理,谎称有海关罚没的廉价走私物品出售,要求先支付定金或运费,然后以各种理由继续要求付款,最终窃取受害者的信用卡信息或存款。
诱导回电话骗取话费型:
发送虚假短信,诱导受害者回拨电话,从而骗取高额话费。
低息贷款利诱型 以低利息、无需担保办理贷款为诱饵,要求受害者先存入指定账户一定数额的现金作为利息,然后以各种理由继续要求付款,最终消失不见。汇钱救急
型:
短信中冒充受害者亲友,声称遇到突发性事件急需资金,要求受害者汇款至指定账户。
提供奖品、奖金诈骗钱财型:
发送虚假中奖信息,诱使受害者支付一定的费用以获取奖金或奖品。
中奖诱惑型 冒充受害者参加的活动或项目,通知其中奖,要求提前支付费用。亲朋遇到突发性事件
型:
冒充受害者的亲友,声称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资金救助,诱使受害者汇款。
虚假彩铃
通过伪基站发送带有虚假彩铃的短信,诱使用户点击链接或下载安装软件,从而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盗取资金。
冒充公检法机关,称用户涉嫌违法犯罪,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缴纳罚款。
发送虚假优惠信息,诱使用户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从而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盗取资金。
网络贷款诈骗通常以低利率、无担保贷款为诱饵,要求先支付费用,然后以各种理由继续要求付款。刷单兼职诈骗则以小额返利为诱饵,最终骗取垫付资金。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收集用户信息,伪造社会资料仿冒他人,巧用借口骗取钱财。
发送虚假的理财产品或贷款信息,诱使受害者投资或借款,最终骗取钱财。
这些诈骗手段不断演变,建议用户提高警惕,收到可疑短信时不要轻易相信,及时报警或联系相关机构进行核实。
4月10日,成都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发布警情通报:近日,我局发现多段反映某男子在成都地铁车厢内虚假搭讪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引发关注。经查,2025年2月以来,郭某(男,34岁,外省人)为博取流量、牟取利益,通过策划、编写剧本,由其同学杨某(男,34岁,本市人)负责拍摄,多次在我市地铁、公园、餐厅等公共
新型骗局,谨防上当!快快扩散周知!近日有网友反映收到了这样的通知 ↓该通知假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声称:“根据国家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通知,针对薪资补贴、社保补贴、医保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岗位补贴等申领认证,申请通过发放五千元相应补贴金”,实则支付宝扫码跳转至假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河南信阳市浉河公安分局微信公众号“平安狮河”4月7日消息,近期,浉河公安分局网安大队在工作中发现,婚介从业人员王某在某平台发布“信阳光棍突破120万,男女比例2:8”的不实信息。 2025年4月2日,王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其编造传播散布网络谣言的违法事实。经查,王某为博眼球、吸引流量,编造“信阳光棍突
上传一张静态照片,即可生成动态视频;只需几秒语音,就能克隆声音……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件,“AI换脸”正成为侵权违法的重灾区。近期,为规范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对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
电商平台上仅售200元一箱的牛奶,被绵阳“正沃大荒岁月”门店以6000元一箱的价格推荐给中老年人?近日,该门店通过讲座诱骗老年人购买高价产品、涉嫌虚假宣传被市民举报。3月25日,四川绵阳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问政四川网络平台回应表示,该局执法人员在门店现场对部分讲座内容进行了录音取证,初步认定该公司涉嫌
4月5日,澎湃新闻从重庆市荣昌区公安局获悉,该局近日查处网民编造“入室抢劫”虚假警情案。李某某视频截图据介绍,3月30日,网民李某某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前几天清流几个孩子拿刀入室抢劫一对老人”的视频,引发关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核实,荣昌区清流镇辖区未发生入室抢劫相关警情,该视频属于虚假视频。经
租了40余部手机,借款18万余元,却需偿还“租金”40余万元?检察机关经过引导侦查和自行补充侦查,查明犯罪手法,厘清犯罪链条——租机背后暗藏非法放贷“租借手机套现,无需抵押、快速审核、当天放款……”你是否曾看到这种贷款小广告?是否被低息、快速放款等吸引?你可能以为这是手机分期租赁业务,殊不知诱人的广
近日有消息称,2025年3月30日,证监会突然发布《关于优化证券市场休市安排的通知》,宣布自4月起对A股交易时间及节假日休市规则进行重大调整,全天交易时间缩短30分钟。从权威部门获悉,此为虚假消息。(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