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诈骗的类型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短信诈骗类型:
犯罪分子冒充银行或其他客服机构,以信用卡消费、冒充公检法、冒充税务等名义,要求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或直接汇款至指定账户。
销售低价走私品
诈骗钱款型:利用受害者贪图便宜的心理,谎称有海关罚没的廉价走私物品出售,要求先支付定金或运费,然后以各种理由继续要求付款,最终窃取受害者的信用卡信息或存款。
诱导回电话骗取话费型:
发送虚假短信,诱导受害者回拨电话,从而骗取高额话费。
低息贷款利诱型 以低利息、无需担保办理贷款为诱饵,要求受害者先存入指定账户一定数额的现金作为利息,然后以各种理由继续要求付款,最终消失不见。汇钱救急
型:
短信中冒充受害者亲友,声称遇到突发性事件急需资金,要求受害者汇款至指定账户。
提供奖品、奖金诈骗钱财型:
发送虚假中奖信息,诱使受害者支付一定的费用以获取奖金或奖品。
中奖诱惑型 冒充受害者参加的活动或项目,通知其中奖,要求提前支付费用。亲朋遇到突发性事件
型:
冒充受害者的亲友,声称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资金救助,诱使受害者汇款。
虚假彩铃
通过伪基站发送带有虚假彩铃的短信,诱使用户点击链接或下载安装软件,从而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盗取资金。
冒充公检法机关,称用户涉嫌违法犯罪,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缴纳罚款。
发送虚假优惠信息,诱使用户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从而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盗取资金。
网络贷款诈骗通常以低利率、无担保贷款为诱饵,要求先支付费用,然后以各种理由继续要求付款。刷单兼职诈骗则以小额返利为诱饵,最终骗取垫付资金。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收集用户信息,伪造社会资料仿冒他人,巧用借口骗取钱财。
发送虚假的理财产品或贷款信息,诱使受害者投资或借款,最终骗取钱财。
这些诈骗手段不断演变,建议用户提高警惕,收到可疑短信时不要轻易相信,及时报警或联系相关机构进行核实。
大小新闻客户端7月10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日前,市民姜先生致电“烟台民意通”热线6601234,称他刚参加工作,领取了社保卡,咨询如何激活电子医保凭证,激活后是否影响社保卡的正常使用?实行医保电子凭证最根本的目的,是方便参保人使用。在参保登记、医保查询、报销支付等医保业务场景,出示电子
北京处置一批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问题账号记者4日从北京市网信办获悉,今年4月中旬以来,北京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督促属地网站平台集中整治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恶意营销乱象,依法依约处置了一批违法违规账号。在北京市网信办公布的恶意虚假摆拍类案
原标题:理性借贷,警惕虚假宣传和诱导(信息服务台)近年来,形式多样的个人贷款服务快速发展,覆盖越来越多场景需求,为消费者购买大件耐用品等减轻资金压力、带来更多便利。同时,也有消费者反映,部分贷款产品存在息费不透明、实际借款成本过高、个人信息泄露等情况,损害消费者权益。哪些“话术”可能存在营销误导风险
根据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中央网信办组织对App、SD
当地时间4月25日,央视记者获悉,弗吉尼亚·朱弗雷(Virginia Giuffre),爱泼斯坦性侵案中最早发声、最具代表性的受害者之一,于近日在澳大利亚自杀身亡,终年41岁。其家人于25日发表声明确认了这一消息。据悉,朱弗雷在澳大利亚尼尔加比(Neergabby)居住多年,并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4月10日,成都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发布警情通报:近日,我局发现多段反映某男子在成都地铁车厢内虚假搭讪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引发关注。经查,2025年2月以来,郭某(男,34岁,外省人)为博取流量、牟取利益,通过策划、编写剧本,由其同学杨某(男,34岁,本市人)负责拍摄,多次在我市地铁、公园、餐厅等公共
新型骗局,谨防上当!快快扩散周知!近日有网友反映收到了这样的通知 ↓该通知假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声称:“根据国家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通知,针对薪资补贴、社保补贴、医保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岗位补贴等申领认证,申请通过发放五千元相应补贴金”,实则支付宝扫码跳转至假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河南信阳市浉河公安分局微信公众号“平安狮河”4月7日消息,近期,浉河公安分局网安大队在工作中发现,婚介从业人员王某在某平台发布“信阳光棍突破120万,男女比例2:8”的不实信息。 2025年4月2日,王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其编造传播散布网络谣言的违法事实。经查,王某为博眼球、吸引流量,编造“信阳光棍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