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客体是指 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在认识系统中,认识客体是与认识主体相对应的另一基本要素。认识客体是认识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一方,是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同时,人是特殊的认识客体,因为人是客观实在的存在,可以被别人认识,也可以自我认识,这样,人又成为认识主体。自然客体指构成人的认识对象的自然界,既包括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又包括通过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而形成的人化自然。
认识客体具有以下特征:
认识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或现象,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
认识客体是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具有被主体把握的可能性。
认识客体与认识主体是相对而言的,二者相互规定。
认识客体制约着主体的认识目的、限定了主体的认识方式和方法、提供主体所要把握的对象的全部信息。
认识客体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自然客体指构成人的认识对象的自然界,既包括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又包括通过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而形成的人化自然。社会客体指构成人的认识对象的人类社会,主要指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精神客体指构成人的认识对象的主观精神和客观化精神,其中主观精神指人的感觉、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客观化精神是指语言、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出来的精神产品。
综上所述,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具有客观实在性、对象性、相对性和制约性,并且可以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等多种类型。
4月1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近日,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印发《成都市实现地质灾害高风险区(点)实质安全2025-2026年度专项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将在明年汛期前,对全市山区现有高风险区(点)受威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5日讯 4月15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青岛市品牌建设促进条例》相关情况。《青岛市品牌建设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经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是全国首部品牌建设领域的地方立法,为推动我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印发《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重点举措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提出包括建立健全13项制度法规、部署开展9大行动、实施8项活动、深化4项试点等37条重点举措,通过破除壁垒、推动公平竞争,强化监管、着力整治乱象,精准帮扶、开展靠前服务三大“组合拳”,为民营经营主体打了一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晓燕 通讯员 吕惠琳 文/图继黄龙南大道快捷化改造工程进入主体结构施工,近日,池峰路、南环路快捷化改造工程也分别迎来关键进展,标志着泉州中环城贯通工程(鲤城段)全面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为年底全线贯通按下“加速键”。在池峰路快捷化改造项目现场,明光街跨线高架桥首跨预制混凝土箱梁顺利完
为强化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压实参建各方主体责任,3月13日至25日,市住房城建管理局组织第三方质量辅助巡查机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全市在建房屋建筑工程开展了2025年度第一轮质量辅助巡查。检查组随机抽取了市直、县区(含市属开发区、省黄三角农高区)19个在建项目,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询
2025年2月11日,中诚信国际公布评级报告,重庆保税港区开发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主体等级获“AA+”评级。中诚信国际认为两江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发展地位及良好的产业布局,区域经济实力保持提升,其中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保税港区”)作为两江新区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潜在的支持能力
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4月2日上午,国新办就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为何出台《意见》?《意见》部署了哪些政策举措?公众普遍关心的信息安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等问题如何在实践中优化?跟随权威解读,一起了解。01 为何要在此时出台《意见》?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赵文君)记者2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自2025年4月15日起施行。据介绍,该规定是在已实施的《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基础上修改的。规定共24条,针对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