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内江经开区召开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图据内江融媒)
3月17日上午,冷空气影响下,内江室外温度低至个位数。虽然窗外春寒料峭,但飘香园林酒店会议中心二楼金色大厅内却暖意融融。在这场以“向新而行·聚智精进”为主题的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内江经开区不仅为83户企业、60个先进个人颁发了奖牌,还公布了《内江经开区打造唯美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让企业家们感受到了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振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两个故事
看招商干部的改变和企业家的获得感
当天,一共有90家企业代表参加了大会,按照惯例,企业家们均被安排坐在前排正中央。颁奖环节,他们一起起身,前几排一下空出一大片的座位。30万、20万、10万……内江经开区用“真金白银”的方式,对企业在各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予以嘉奖。
“内江经开区的企业‘朋友圈’不断扩大,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不仅来自全国各地,而且来自全球各地。”正式发言前,内江经开区党工委主要领导分享了两个故事,说明招商干部的改变和企业家在经开区的获得感。
大会对优秀企业进行表彰(图据内江融媒)
内江经开区项目综合推进中心主任夏强军年近60岁,以前和企业打交道,他都说四川话。这些年随着外省企业家的增多,他也逐渐改变,适应了说普通话。这也是招商干部提高业务能力的一个表现,从细节入手,让企业感受到满满的诚意。
另一个故事是在一家企业调研时,无意间听到该企业家说他的车停在另一家没有关联的企业里。好奇一打听,发现落户内江经开区的好多企业家都从陌生人相处成了朋友,经常相约一起聚餐健身。看到企业家们关系如此亲密,招商干部们非常欣慰:因为招商引资,不仅要招得进,更要留得住!
做大工业
力争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00户
过去一年,内江经开区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展现出较强韧劲和巨大潜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为近年来最佳。
作为内江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内江经开区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起以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及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和集聚区。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实施技改扩能26家,规上工业企业达87家。
其中,“甜味+”产业已聚集泰国天丝红牛、上海紫江、山东季子圆等重点企业14家,实现“种植—加工—包装—仓储物流”全链条发展,软饮料及果蔬纳入“省政府重点发展优势产业链”。
在部署2025年工作时,内江经开区将做大工业摆在了首位,着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力争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00户。将加快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用3年时间,加快建设“中国西部功率半导体产业园”“川渝甜味+产业园”产业集群。
干货满满
出台打造唯美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大会公布了《内江经开区打造唯美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
十二条措施包括:打造“首席服务官”升级版、办事“一次都不跑”、建立企业问题“快速响应中心”、打造一线产业工人休闲消费“集聚区”、开通企业职工夜间通勤“专线”、推行涉企执法“安静期”制度、组织“甜味+”食品饮料品鉴会、求职人才酒店“免费住”、人才公寓“拎包住”、实现移动5G专网“全覆盖”、提供“保姆式”健康管理服务、开通“直通书记”“直通主任”网络邮箱。
这些新举措有的是内江经开区原有惠企利民措施的升级,也有的是创新,但归根结底,都是从企业、产业工人的需求着手,通过打造优质环境,让他们安居乐业。
比如,“首席服务官”升级版提出了实现到该区办事只找“一人”的目标。通过设置“无证明政务大厅”、智慧税务“云柜台”,组建帮办代办“服务团”,以“线上办”“上门办”“容缺办”实现涉企服务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都不跑”。
再比如,有企业职工反映厂房偏远外卖不能送达,下了夜班没有公交车。于是有了建设聚集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商圈,满足一线产业工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以及开通夜间公交专线的措施。
“这是2025年送给我们所有企业家的干货。” 内江经开区党工委主要领导总结道。
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部署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本次专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行为,强化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排查药品经营、使用环节的风险隐患,近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开展药品安全“清源”行动。执法人员重点对药品零售经营企业是否存在通过网络渠道非法购进销售药品,是否购进销售医保回流药品,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这是9月5日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现场拍摄的智能电力巡检设备。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新华社重庆9月8日电(记者赵宇飞、李晓婷)5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从1400余家增长到超5000家,相当于平均约11个小时就有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诞生。正在重庆举行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
刚刚过去的暑假,“工厂游”火爆出圈。多地工厂纷纷敞开大门,推出丰富多彩的研学项目。而在社交平台上,“工厂游”的攻略被大量转发,一些热门厂区的参观票一票难求。(据央视新闻客户端9月6日报道)踏入食用油加工基地,体验传统木榨工艺的魅力;在汽车制造智能流水线,近距离观察车辆从零件到整车的组装过程……多地“
9月3日省人社厅消息,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发布我省2025年企业工资指导线:2025年全省企业货币工资增长基准线为6.5%,上线为9.0%,下线为4.0%。工资指导线适用于山西省境内的所有城镇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分配,执行时间为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省人社厅要求,企
8月的最后一周,半导体行业热度不减,多家头部公司的关键性并购屡见报端——芯原股份、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等,多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其中,芯原股份宣布筹划收购RISC-V CPU IP企业芯来智融的全部或控股权。东吴证券研报称,此次收购将助力芯原股份补全CPU IP能力,强化全栈布局。民生证券也认为,这是国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公示了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二批)入围名单,成都高新区企业成都纽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都米戈思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凭借前沿材料研发实力入围,展现出成都高新企业在高端医疗器械自主创新方面的领跑地位。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项目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摄影【企业故事】8月30日星期六,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材科技”)的办公室里,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友正在研究完善一项新的激励政策,其核心点在于提升技术研发团队分享先进产品效益。“鼓励创新,激励要跟上。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奖、利润提成等多种方式,让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