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宏胜 蚌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圈层结构理论最早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圈层结构理论的结构形态可以抽象地描述出行为主体在某些相对固定的圈群范围内进行交互活动时所呈现的态势。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网络原住民,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活动呈现明显的“圈层化”倾向,他们每天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圈群间切换和游走,完成信息的交换和思想的交流,网络圈层化场域外延已经成为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景的客观存在和教育实效的现实需要。
重视生活在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行为规范工作,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是多元的,线上线下联动交织、圈群内外穿插交错,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高高悬浮于生活场景之上,只停留在课堂内单线程、约束性、填鸭式的理论灌输,说教式“硬思政”只能得到大学生的“弱反馈”和“低吸收”。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承担课堂内“教师”的角色,要扎根大学生现实全景空间,无论是网络圈层还是现实生活,通过思想沟通、平等对话、情感融入等方式与大学生建立有效的思想和心灵链接,贴近学生、走进心灵、建立信任、掌握实情,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阅读偏好、网络习惯等基本数据信息,满足学生对被尊重和被关心的渴望,实现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亲和力和信服力。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融入学生们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实现自己的学科情感和价值使命的。
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微思政”和“巧思政”的理念,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点阵结合,重视发挥生活实践育人功能。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内外畅通与学生的沟通渠道,打通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拆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玻璃墙”。不管何情何境,当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惑时,思政课教师都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引,而不是让其“别无选择”,只能借助网络圈层搜索良莠不齐的再加工信息,而要用现实场景的真实可靠取代网络场景中的虚拟风险。
提升生动在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适应网络圈层的特点,主动迎接挑战,构建更多有效的供给侧产品。面对网络圈层内简单通俗实用的交流方式冲击,要创新思想政治课话语体系的表达,将大学生从无效信息围绕的网络圈层中“拉回”现实。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接续奋斗者,大学生应当接受高品质的人格进化、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守正创新、使命担当、主动“破圈”,契合当下大学生的应用场景和认知习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具象化处理,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较高舒适度的状态下,适当结合一些“网言群语”进行直接形象的表达。这种接“网气”的风格会在无形中消除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提高抬头率和参与度,让他们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以更好地提升现实场景教学的实效,在细微处用点滴精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从而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圈层中的扎根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在网络圈层中起到“定盘星”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网络圈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传统的教学场景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空间体系和丰富了教育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主动“破圈层”,更要善于主动“造圈层”。高校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的综合特点,在充分深入开展学情调研的基础上,擘画数字化发展图景,重点打造一体化和层次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交互式学习的习惯和需求。树立“互联网+”“大数据+”和“AI+”的教学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同现代化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以“数字马院”建设为基础,科学布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构建网上网下、课内课外、师生之间无缝对接的机制,实现师生网络圈层的沟通交流,畅通大学生的诉求表达渠道。例如,设置留言、评价、反馈等可以进行自主表达的功能,便于师生之间及时交流与沟通,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切实有效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感、生动性和吸引力,提升思想政治课的软实力和巧实力,重新定义思想政治课新范式的“打开方式”和“收获方式”。
加强生态在心
面对大学生网络圈层的现状,高校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与使命,要创新“三全育人”路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网络圈层生态建设。加强大学生个体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重视大学生群体在网络圈层中的主体地位。每个大学生都是网络圈层前沿、直接的行为主体,“网我”是他们在现实世界“真我”在网络应用场景的映射,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底层工作的逻辑思维,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要回归到每个同学的“真我”层面上,避免只停留在“终端”对“终端”式的网络应用场景上“空转”。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扎实,形成“心与心”真实情感的有效联结,做到“一个都不能少”,筑牢底层生态建设。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特性,提高他们的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识,培养他们甄别真伪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提升网络圈层的道德修养和实践能力,自觉抵制网络上错误价值观的诱导,使他们完成从“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建设者”的角色转换,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坚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网络生态持续向好,高校作为实现网络强国的前沿阵地,更要谋划顶层设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细化课程教育路径,强化立德树人实效,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建设,擘画“大思政”格局,合理布局、有序推进,提升系统一体化合作功能功效,科学构建“精心谋划—精细部署—精准施工—精美呈现—精确评价”的流程环节,避免出现体系内碎片化运行。重视“课程思政”高质量发挥协同育人功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心、同频共振,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考验,在大学生群体最乐于接受的场景中确保正能量不缺席,在最活跃开放的地带确保主旋律不失声,在最需要浸润的空间确保主阵地不丢失。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着力破解网络圈层化带来的挑战,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形成课上课下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生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进步需求。
[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AHSKY2022D025)的研究成果]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胡金萍、梁咏琪)8月28日,武汉商学院开学报到现场,“绿色通道”入学礼包由往年的袋式封装改为轻便的行李箱,内含毛毯、三件套、洗漱用品等,去掉了棉被、枕头、衣架等物品,受到学生欢迎。棉被枕头为何不用了?据武汉商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师钱程介绍,这份行李箱中的物品
本报讯(记者 阿妮尔)“我觉得1号窗口的菜不错,素鸡烧排骨非常好吃。”“我喜欢5号窗口师傅烧的菜,排骨和鱼香肉丝都烧得很软烂。”“我感觉4号窗口的鱼香肉丝酸甜度刚刚好。”……中午11时许,江苏省泰州市凤凰艺术学校刚刚结束上午军训的高一新生来到食堂,一边品尝菜品,一边交流意见,投票选出心目中的“最佳厨
新疆网讯(记者张梦婷)暑假生活已进入倒计时,从轻松惬意的假期模式切换到规律有序的校园生活,不少学生难免出现“开学综合征”。对此,乌鲁木齐市第三小学大队辅导员雷雪薇结合教学经验,提醒家长和学生及时做好以下几件事,帮助孩子平稳收心,以良好状态迎接新学期。●调整作息 调整作息是同学们迎接开学的首要任务。若
暑假是孩子们能尽情撒欢儿、享受户外活动的欢乐时光。但这个阶段也是儿童运动损伤的高发期。夏季白昼时间长,孩子们户外活动增多,受伤概率相应增加;同时,旺盛的生长发育使得骨骺在这一时期更为活跃,也更易受到损伤。易发生损伤的危险场景1、“生活伤”是儿童骨折最常见的形式 。约53%的骨折出现在家庭生活场景中
图为浙江德清县打造的全球最大单体LED影棚。 经济日报记者 李 景摄“准备,射!”导演一声令下,监视器中,上千支利箭直扑数字技术生成的“钱塘潮头”。随后,工作人员轻点操控台,箭雨又化作漫天花雨,“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意境在光影中徐徐流淌……“实现棚内场景的分钟级转换,这正是德清博采AI虚拟影视基
阳光讯(记者 高小雨 通讯员 王强)近日,子洲县学生资助和后勤服务中心大厅格外热闹,不少学生和家长专程前来,咨询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人员耐心地解读贷款政策、办理流程,协助完成各项手续。大一新生常延宁从外地专门回来办理贷款,说起这项政策,他赞不绝口:“国家这政策确实给力,工作人员也特别有耐心,一步
铁路部门积极顺应学生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继8月1日起全面实行学生旅客预约购票服务之后,进一步优化学生旅客购票出行优惠措施。一、学生优惠票可在每学年内随时使用。学生优惠票使用不再限于寒暑假期,可在每学年内随时使用。学生优惠票办理退票后将返还优惠次数。二、优惠区间可根据家庭居住地至学校所在地调整设置。
如今,网络已成为表达民意、反映社情的重要渠道。但有的地方以及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却患上了“舆情过敏症”:将网上合理诉求视作“麻烦”,把正常的问题反映放大为“风险”,动辄采取“捂盖子”“灭火”等方式来应对,而非直面问题、解决矛盾。这种“把民情都当作舆情”的认知错位值得警惕。“捂盖子”的逻辑是“看不见、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