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宇卓(中央民族大学)
近期,江苏金坛警方公布了一起贩卖“上头电子烟”的新型毒品案件。17岁女孩王某婷,外号“小丫头”,3年前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接触到“上头电子烟”。此后,她多次购进含有依托咪酯、异丙帕酯等毒品成分的“上头电子烟”,并在多名未成年人的协助下分销,从中赚取高额利润。(6月23日 央视新闻)
这些披着时尚外衣的“上头电子烟”,实则是新型毒品精心设计的“甜蜜陷阱”。它从外观上模仿正规产品,但其烟油中添加的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的成分,却能让吸食者在短暂的眩晕感中,不知不觉坠入成瘾的深渊。更为可怕的是,“上头电子烟”的流通呈现出“社交化渗透”特征。犯罪团伙深谙青少年追求“小众潮流”的心理,将成本低廉的毒品包装成价值数百元的“潮品”,利用“上头”“飞行”等暗语,在酒吧、KTV等娱乐场所以及微信、QQ等社交平台隐秘交易。他们甚至将吸毒行为包装成聚会中的“酷文化”,让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在同伴的诱导下,一步步跨越法律与健康的底线,沦为毒品的受害者。
青少年涉毒呈现低龄化、隐蔽化趋势,背后暴露出多重亟待解决的困境。在认知层面,许多未成年人对依托咪酯等新列管物质的毒性缺乏基本了解,往往将吸毒后出现的头晕、意识模糊等不良反应,误认为是正常的“上头”体验,直到毒品检测呈阳性才追悔莫及。在监管层面,新型毒品成分更新迭代的速度令人咋舌,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不断变换添加物质,使得“三无”产品通过地下渠道大量流入市场。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阶段,在缺乏判断力的社交圈中,极易因群体压力而陷入“同伴诱导”的陷阱。同时,部分娱乐场所对未成年人准入管理的疏漏,也为毒品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禁毒民警分享的“望闻问切”识别技巧,为青少年防范“上头电子烟”提供了实用的应对方法。然而,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全社会共同构建起全链条的防护网络。中央网信办等部门正在开展的网络集中宣传活动,应充分考虑年轻人的信息接收习惯,以更生动、更贴近的方式,揭露“上头电子烟”背后的神经毒性,戳破潮流滤镜对毒品的美化包装。监管部门则要加大对娱乐场所、社交平台暗语交易的排查力度,将新型精神活性物质检测纳入电子烟流通监管体系,对向青少年售毒的行为予以严厉惩处。家庭、学校与社区则需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常态化的禁毒教育,填补未成年人的毒品认知盲区,让“拒绝第一口”的意识深深扎根于他们的社交认知中。
“上头电子烟”悄然出现在年轻人的聚会桌上,不仅是对个体健康的严重威胁,更是对社会防护体系的严峻挑战。破解这场“伪装游戏”,需要社会各界从认知教育、监管响应到社交环境净化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守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在“新奇体验”的诱惑中误入毒品的深渊,这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使命。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据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馆8月21日消息,近期,个别旅荷中国公民在当地“大麻店”(Coffeeshop)购买吸食“大麻蛋糕”“迷幻蘑菇”等软性毒品,导致精神恍惚、行为失控,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伤害和恐慌。中国驻荷兰使馆在此郑重提醒广大在荷中国公民:虽然荷兰对软性毒品采取“宽容政策”,但购买、持有、吸食或出售
【影视锐评】作者:蔡萃艺近期,以萌娃为主角的微短剧悄然兴起,并迅速成为平台争相追逐的“爆款密码”。除了萌娃题材,还有很多微短剧里,小孩人物形象占据的篇幅比重越来越大。参演的小演员们凭借天真可爱的外貌以及极具反差感的角色设定,收获了大批观众的喜爱,参演作品频频创下播放新高,屡屡跻身热榜前列。这一趋势背
日本右翼政治人物石原慎太郎曾经大放厥词,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编造的谎言”。8月8日,日本前国脚本田圭佑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此类言论,并且说:“我也这么认为。”本田圭佑的表态引起了日本国内外网友的极大愤慨,许多网友在评论里给本田圭佑推荐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书籍和资料,让他看过之后再发表评论。在看到诸多网友
假期伊始,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槐荫青少年们绘制了20余条多彩暑期研学实践路线。7月14日,济南市段店小学的青少年走进槐荫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启一场安全零距离探秘之旅,全方位了解消防工作,深刻体会消防员的责任与担当。消防车及专业装备科普讲解活动伊始,消防员围绕消防车的分类与功能展开系统讲解。现场展示灭
大小新闻客户端7月10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日前,市民姜先生致电“烟台民意通”热线6601234,称他刚参加工作,领取了社保卡,咨询如何激活电子医保凭证,激活后是否影响社保卡的正常使用?实行医保电子凭证最根本的目的,是方便参保人使用。在参保登记、医保查询、报销支付等医保业务场景,出示电子
7月7日,冠捷显示科技(咸阳)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生产线上,工人有条不紊地工作。 记者 李欣泽摄如今,从画质清晰、价格亲民的国产电视,到满足各种需求、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电子屏幕,市场上一应俱全,这背后是怎样的科技支撑?7月7日,记者参与“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咸阳高新区的
Transparency6月30日,国家禁毒委员会正式公布2022-2024年创建周期的“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名单,广州市上榜。据悉,创建3年来,广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禁毒工作从“严打整治”单一模式向“打、防、管、控、宣、建”六全体系嬗变。包括出台关于深化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的分工方案等一系列文件
2025年6月26日,在第38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由赛罕区人民政府主办,赛罕区公安分局承办的“全民禁毒预防药物滥用,无毒北疆筑牢安全屏障。”主题宣传活动在赛罕区禁毒主题广场隆重举行。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教体验,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禁毒斗争,营造全民防毒拒毒的良好氛围,赛罕区四十个禁毒成员单位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