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网】
红网时刻新闻4月1日湘西讯(通讯员 朱扬昆)为期四天的中国文联2025“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于4月1日顺利结束。活动期间,著名音乐家屈塬、王备、金沙、孟勇、高汉武深入吉首、花垣、凤凰、古丈、永顺等地,聚焦湘西历史文化、红色资源,激发文艺创作灵感,推动文艺创作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湘西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彦芳,州政协副主席陈文君陪同。
采风团首站抵达吉首市乾州古城,与省级非遗项目苗歌代表性传承人吴廷翠、吴腊保、吴三星等进行现场交流。在青砖黛瓦的古巷中,传承人即兴表演,艺术家们围坐聆听,感受苗歌的旋律,婉转的“高腔”与吊脚楼檐角的铜铃遥相呼应。在花垣县十八洞村,文艺家们参观了精准扶贫主题陈列馆,随后与村民围坐在火塘边,听村干部讲述十八洞村的蝶变故事。
采风团欣赏表演。
在凤凰古城,采风团一行与苗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龙明芳进行互动交流,探讨苗歌的传承发展,随后前往陈家祠堂,观看傩堂戏、土家山歌、茶灯等传统戏剧,多角度挖掘湘西厚重民族文化,采风团还拜谒了陈渠珍、沈从文墓地。在沈从文墓前,艺术家们表示,沈从文先生用文字构建的湘西世界,至今仍在滋养后续的文艺创作。
采风团欣赏表演。
在古丈县音乐家协会采风创作基地,采风团与基层音乐工作者开展交流,并观看山歌、打溜子、傩言腔、花灯、船工号子等非遗展演。地花灯项目传承人即兴表演,歌声大气,极富穿透力,大家听后纷纷现场学习模仿,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在电影《芙蓉镇》拍摄地——芙蓉古镇,采风团深入原住民街区,挖掘当地人文精神、文化魅力,为未来创作积蓄素材和能量。
本次采风活动是中国文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重要举措。采风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湘西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鲜活的民族生活场景,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的矿藏,为下一步精品创作提供了鲜活样本。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红网】红网时刻新闻4月1日湘西讯(通讯员 朱扬昆)为期四天的中国文联2025“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于4月1日顺利结束。活动期间,著名音乐家屈塬、王备、金沙、孟勇、高汉武深入吉首、花垣、凤凰、古丈、永顺等地,聚焦湘西历史文化、红色资源,激发文艺创作灵感,推动文艺创作与地方文化深度融
预计3月17日晚至20日白天,湖南大部以晴朗升温为主,多地最高气温将升至20℃以上;明晨湘中以北、19日清晨湘西部分地区有雾来扰,公众需注意出行安全。大雾黄色预警发布湖南省气象台03月17日16时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18日早晨湘北、湘中部分地区将出现能见度小于等于500米的雾,局部有能见度小于等于
花灯,又名 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在古代,花灯的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花灯不仅是照明工具,还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花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
湘西地区存在多处古坟,以下是具体的地点和介绍:梳子山古坟位于云贵高原的湖南湘西花垣与贵州松桃交界的花垣县两河乡境内,被称为“花垣的屋脊”。古丈县惠西坪后面的密林中的古坟据传有72座古老而神秘的墓葬,推测为古代湘西豺狼村土司王的陵墓。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村老司城遗址公园这里有老司城遗址区,是湘西土家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