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央博数字文化馆”在成都揭牌,引领数字文博创新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1:53:00    

近日,“央博数字文化馆”在成都正式揭牌。该馆的落成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又一创新实践,为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化和传播提供了新平台,为公众提供了沉浸式感知中华文明魅力的“云端窗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四川总站站长樊承志、央视网副总经理、央博董事长魏驱虎、央博相关负责人、地方政府代表及业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央视网副总经理、央博董事长魏驱虎在致辞中表示“央博数字文化馆的落成,是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结合的重要探索”。成都作为千年古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借助数字技术,让非遗技艺跨越时空,融入现代社会,不仅让文物“活”起来,更让文明“潮起来”。他强调,该馆的建设肩负着三大使命:一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守护中华文明,让优秀文化遗产更广泛地触及大众;二是以智能技术赋能文化创新,搭建非遗传承人与文创产业的交流平台;三是依托成都的国际化优势,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时代魅力。

在热烈的掌声中,领导嘉宾共同为“央博数字文化馆”揭牌,标志着这一全国首个数字文化馆正式启幕。随后,与会嘉宾参观馆内展陈,深入了解数字化技术如何赋能文化传承。

央博数字文化馆以“博古今·见未来”为主题,馆内展区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三维建模等前沿技术,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数字科技深度融合。展馆设有实物展陈区、数字体验区、非遗互动区、直播带货区,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让观众能够“触摸”历史,用户可通过手机、VR设备等终端“零距离”感受文化遗产的细节与神韵,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虚拟互动体验区,观众可以通过数字屏幕近距离观看文物细节,甚至还能“穿越”至古代街市,感受千年前的市井烟火。在非遗体验区,AI互动系统可模拟传统工艺制作流程,让大众以全新的方式了解非遗技艺。这一创新模式,让非遗作品跳出博物馆展柜,更生动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实物展示区,陈列着成都漆器、泰山玉文创、金丝楠木等实物作品,央博将与传统文化产品共创联合品牌,依托央博平台宣传矩阵和公信力,助力传统文化品牌化、市场化。

央博数字文化馆将打造为集央博联名品展示、数字化呈现,线上线下活动和交易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创新试点,并根据试点成果扩大规模和影响力。

业内专家表示,文化数字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央博数字文化馆的落成,为全国文化产业提供了创新范式,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模式,也为中华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开辟了新路径。未来,该馆将深化“文化+科技”融合,持续引领数字文博创新发展,进一步拓展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