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华容这个特派员有“派头”!去年网上收钱43万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8:4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陶辉 通讯员张洁琼、肖运泉)“年过半百没出湾,胸怀大志守村关。开拓原野做产业,振兴乡村克艰难。”这是华容区华容镇牌坊村六旬老汉赵如胜写给自己的打油诗。

奔赴“莓”好,鄂州最早种植草莓

“60岁只是人生的开始,我还能再干20年。”4月12日—13日,面对纷至沓来的武汉、鄂州等地游客,华容区原野果蔬专业合作社老板赵如胜激动地说。

赵如胜1965年8月出生,1984年华容高中毕业后前往湖北省农科院南湖基地,从事瓜果蔬菜的种植和销售,在南湖基地一干就是五年。任劳任怨、勤奋好学的他很快掌握了草莓和甜瓜的种植技术。

1990年5月份,他回到彭泊湖农场试种草莓,成为鄂州市最早一批草莓种植户。早期的市场对草莓接受程度不高,彭泊湖农场的草莓种植面积也不大。

“莓”不胜收,广阔农村大有可为

1999年,采摘观光农业兴起,赵如胜从村民手中流转30多亩土地,建起了10亩草莓大棚。12月育苗,3月开采,批发价5元一斤,零售价10元一斤,主要供应沙湖果品批发市场,每亩地的产量达到3000斤,每年带来的收入超过15万元,这也成为合作社主要的收入来源。

创业初期,艰难困苦。赵如胜每天清晨3点钟起床,驾驶三轮车将草莓运至华容集镇,再将200多斤草莓搬上班车,早上5点前运往果批市场,中午再赶回家中组织农民采摘,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

2003年3月的一天,他驾驶农用三轮车,在江堤不慎翻车,腿部骨折竟浑然不知,待将200多斤草莓运到目的地后,才发现已然受伤。

近年来,赵如胜开展多元化经营,10亩豇豆、10亩冬瓜、10亩甜瓜,2亩青椒、20亩鱼池、10亩草莓……带动周边6户困难户就业。农忙时间有100多人在合作社务工。

2018年五一劳动节,赵如胜获得“鄂州市劳动模范”称号以及鄂州市种粮大户等称号,并成功当选华容区政协委员。

“莓莓”与共,特派员派上大用场

2022年初,57岁的赵如胜玩起了新时尚,他在抖音平台注册账号引流获客,主打有机果蔬、食品安全两张牌,他的粉丝量不大,但活跃度却很高。小区团购、送货上门……

赵如胜只要在网上发布信息就能带来不菲的销售额,2022年网上销售额达20万元,2023年30万元,2024年43万元。

在所获的各类荣誉当中,他最得意的头衔是“特派员”称号。2024年初,鄂州市科技局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赵如胜如愿当选华容镇工作站站长,任期至2026年年底,对口帮扶兴达农庄等3家合作社,并对全镇农企提供免费技术指导。武汉、鄂城等地草莓种植户慕名前来,他毫无保留传授经验和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