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尹梦奇
2公斤规格的可食用冰卖出22.8元——近日,山姆会员店“农夫山泉纯透食用冰”的售价引发热议。网友一换算才发现,自己在家冻2公斤冰块大约需4瓶500毫升的瓶装水,22.8元的售价则相当于每瓶水售价约5.7元,约为瓶装水零售价的3倍。
山姆会员商店“农夫山泉纯透食用冰”。图源网络:小红书@时光雨
实际上,这股商家卖冰、消费者追冰的热潮并非偶然。食用冰作为近两年冰品市场中杀出的一匹“黑马”,已吸引了农夫山泉、伊利、蒙牛等多家头部企业布局。
随着气温攀升,最近又进入了“吃冰季”。今年食用冰消费市场有何特点?制冰究竟又是一门怎么样的生意?带着网友关心的话题,记者进行了走访。
增速超300%,冰杯成“冰生意”热销单品
在成都多家便利店实地走访后,记者注意到,食用冰的消费形态正迎来升级。除了传统的袋装冰块外,冰杯正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
所谓冰杯,就是在带盖密封的一次性杯子里装满可食用冰块。《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冰杯达48杯,市场渗透率正在不断攀升。
便利店内出售的各种冰杯
数据上的火热,也反映在了线下零售市场。7月11日午休时间,记者在成都市内某家便利店里注意到,短短2分钟内,已有3位顾客购买店内的冰杯产品。“最近天气热,冰杯销量成倍增长。”门店店员告诉记者,店内冰杯最热销时一天能卖出近20杯。
这杯“冰”为何热卖?目前,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琳琅满目的“自制冰品”攻略已经成为了热门话题,“冰杯+N”的形式契合当下消费者心理。“买一个冰杯,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法搭配其他饮料,DIY属于自己特调饮品,既方便又有趣。”冰杯爱好者小媛说。小小的一个冰杯,既有消暑解渴的实用价值,也通过DIY等创新玩法为消费者提供了“情绪价值”。
除了“情绪价值”外,“冰杯”的走红还与性价比这一因素有关。很多消费者购买冰杯,主要是为了搭配苏打水、养乐多、咖啡、果汁等DIY特调饮品。小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买一份3元220g的冰杯,在里面加上一盒咖啡冷萃液和果汁,每杯特调饮品的共花费6—8元,比咖啡店里9.9元一杯的价格更有性价比。
消费者将冰杯视为夏日“时尚单品”,盒马、罗森等零售连锁以及蜜雪冰城、古茗等茶饮品牌则尝试将冰杯打造为引流单品,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例如,蜜雪冰城推出了售价1元的冰杯引流,还有不少零售商店将冰块和饮料以搭售形式推出。
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的“自制冰品”话题。图源网络
涉及多道工序,制冰生意没有想象中的暴利
农夫山泉将食用冰卖到了5.7元/斤的高价,让不少网友疑惑:看似平平无奇的冰块,为何能卖出如此高价?制冰是不是一门暴利生意?
记者走访后了解到,市面上某品牌550毫升的瓶装矿泉水批发价低至0.39元/瓶,算下来矿泉水价格不足0.5元/斤。与此同时,制冰厂生产的食用冰批发价大多在0.5至1元/斤之间。
整体看来,食用冰均价确实略高于同等重量的瓶装矿泉水。
相同重量的水与冰之间的价格差距,与食用冰生产工艺有关。“工厂制冰与大家自己在家制冰不一样,不是大家认为的用冰箱把水冻上就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工厂制冰需要经过使用反渗透净化水源、用冷风机烘干表面水分、打磨冰角等多道工序。
其中,消毒灭菌等环节也增加了水的损耗,例如有制冰厂曾表示,4吨原水仅能制出1吨标准食用冰,损耗高达75%。“工厂制冰所需原材料纯净水的成本虽然很低,但是在电费、仓储、运输等方面的支出却大幅增加。”
“制冰生意虽有利润,但却没有大家想象中的暴利。”成都某家制冰厂的销售负责人张先生表示,除了后期投产的运营费用外,制冰厂的前期投入也不低,“我们工厂里的每条制冰生产线前期投入近60万元,这还不包括场地租金等费用。”
“对于中小型制冰厂来说,食用冰销售仍然处于‘薄利多销’的阶段。”张先生坦言,相比于袋装冰,冰杯产品的利润确实相对更加可观。正是因为看中了冰杯的市场潜力,张先生所在制冰厂于今年4月新投产了一条冰杯生产线。
今年夏天,食用冰市场持续升温。不过专业人士提醒:在享受清凉的同时,冰品的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食用冰在生产、运输、存贮等各个环节,都存在被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污染的风险,消费者应注意甄别,避免购买包装有破损、来源不明的产品。
【法眼观】光明日报记者 陈慧娟在网购时代,“七天无理由退货”已成一种常态。然而,当消费者购买了演出、展览、演唱会门票时,却可能面临一道难以逾越的退票鸿沟。前不久,北京的李玉(化名)抱怨:她在某平台为孩子购买了亲子展览票后,才在不显眼处发现“身高不足一米二儿童免票”的说明。孩子可以免票,李玉想退掉亲子
文 | 窄播,作者 | 丛文蕾曾经一手将TX淮海和The Box朝外翻红,并带动了内地非标商业潮流的URF盈展集团,最近陷入了运营困境和解约风波。多位地产行业人士告诉「窄播」,这与盈展参与运营的多个商业更新项目重资产运营,公司陷入现金流困境有关。据《窄播》了解,目前,THE BOX朝外的运营权正在由
近期,高温潮湿天气持续,食品安全风险升高。据媒体报道,浙江杭州一顾客在餐馆就餐时,托盘下惊现蛆虫爬行,虽然事后餐馆解释为环境潮湿滋生,仍暴露出部分经营场所在极端天气下卫生管理的松懈,严重影响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为保障广大消费者暑期餐饮安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温馨提示消费者要增强
近日,为切实维护和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福州市场监管部门面向全市各养老服务机构发布规范养老服务机构价格行为提醒。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各养老机构应按规定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相关资质、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监督电话等信息,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服务、不得以任何名义向老年人及
近年来,乳业新品牌相继涌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伊利等乳业巨头也加快创新步伐,依托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借助新电商和新产品,拓展市场新增量。在拼多多的赋能下,伊利的产品研发明显提速。以节日节庆为例,2024年年货节,结合新年“迎财神”的传统习俗,伊利携手五路财神IP,在拼多多独家推出龙年“财神装”纯牛
今日,麦当劳中国在全国13城麦麦岛(McDonaldland)旗舰店活动上宣布,8月13日将在全国开启“我去麦麦岛啦”主题活动。届时,全国超7100家餐厅将同步切换为麦麦岛“度假模式”,为消费者打造轻松有趣的夏日旅行目的地。通过一系列的限定美味、趣味体验,以及丰富的纪念品周边,麦当劳热情邀请消费者走
川观新闻记者 尹梦奇2公斤规格的可食用冰卖出22.8元——近日,山姆会员店“农夫山泉纯透食用冰”的售价引发热议。网友一换算才发现,自己在家冻2公斤冰块大约需4瓶500毫升的瓶装水,22.8元的售价则相当于每瓶水售价约5.7元,约为瓶装水零售价的3倍。山姆会员商店“农夫山泉纯透食用冰”。图源网络:小红
持续攀升的气温让各地开启炙烤模式,但有这样一群人,却在低温环境中坚守着岗位。眼下,正是制冰厂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一边是近40℃的炙热,一边是零下5℃的寒冷。下午两点,在浙江宁波市的一家制冰厂里,冷藏仓库内整齐排列着几十吨晶莹剔透的冰块。工人们除了要把刚脱模的冰块入库存仓,还需要去冷库中,按照订单,将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