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在反思中寻找突破口。
2024年其业绩下滑,并遭遇史上最严重亏损。今年一季度,业绩续亏但较2024年同期收窄。
“外因是行业供需失衡,开工率不足,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行业技术快速迭代,PERC产能淘汰带来资产减值。内因是我们经营管理中诸多失策的积累。”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致股东的信》中坦言。
自2023年以来,隆基绿能在未选择N型TOPCon技术路线的情况下,开始大举押注BC。也走过“弯路”:在“以产定销”的运营模式和思维惯性下,该公司HPBC 1.0产品出现了研产销脱节的错误,造成存货跌价损失。
不过,随着2024年以来新一代HPBC技术的升级,隆基绿能奠定了BC产品矩阵的基石。在泰睿硅片、HPBC 2.0技术的底座上,该公司面向分布式和集中式场景,发布了一系列BC组件产品。与此同时,为了健全产品生态链,隆基绿能先后与多家光伏电池企业合作,扩大朋友圈。
那么,全面布局BC技术的隆基绿能,有望在未来两年“逆风翻盘”吗?
2024年,光伏行业进入洗牌的深水区。在主材产量增长的情况下,主材价格却在去年大幅下滑。根据业内统计,2024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价格分别下滑约39%、50%、30%、30%。量增价跌下制造端产值及出口额均同比下降,光伏产业链遭遇大面积亏损。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110家A股光伏公司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1.38万亿元,同比减少17.96%;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63亿元,同比减少100.25%。这其中,隆基绿能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25.83亿元、净利润亏损86.18亿元。对此,董事长钟宝申在《致股东的信》中说:“这成为公司上市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2024年,隆基绿能采取了“控量保利”的策略。经营数据显示,该公司去年实现硅片出货量108.46GW(对外销售46.55GW),电池组件出货量82.32GW。
与其他光伏头部企业一样,在周期性低谷中,隆基绿能选择降成本、保现金流。
不可否认的是,自2023年以来,由于光伏产业链价格全面下跌,部分环节已经跌破成本线,导致企业普遍亏损,大量企业因订单流失,融资困难。而在2024年,隆基绿能也开启“瘦身”模式。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在职员工人数为37853人,这较2023年大幅减少近一半人员。在接受《财经》专访时,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有所感慨:“2024年是我成就感最差的一年。这不是因为隆基亏损,而是因为隆基的员工人数减少了。”
但相应地,隆基绿能的确在2024年的营业成本有所下降,为764.40亿元,较2023年减少27.54%。这其中,该公司管理费用34.30亿元,较2023年减少49.15亿元。截至2024年底,隆基货币资金531.57亿元,其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09.48亿元。
在多轮行业振荡周期中,隆基绿能严控经营风险,降低经营负债。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资产负债率不足60%,表现相对突出。而在保障稳健的现金流下,隆基绿能加大持续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这也使得,在日前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其全力押注的BC技术成为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
据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业绩会上介绍,2025年6月,该公司BC产能有望达35GW,年底增至50GW。而在今年设定的80GW至90GW的组件出货目标构成中,BC组件的出货占比为力争超过25%。
“隆基绿能BC技术目标在今年底的成本接近TOPCon。”钟宝申表示,在当前,公司会聚焦毛利差,优先高毛利产品。
钟宝申进一步表示,BC二代相较于TOPCon更容易实现贱金属替代,预计降本空间还有0.02元/W。且目前,隆基绿能的HPBC 2.0组件量产效率最高24.8%,为全球量产效率最高的光伏组件产品。
今年4月底,两大BC巨头隆基绿能、爱旭股份(600732.SH)联合多方发布了一份《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得益于BC量产化的快速推动,规模效应初现,设备、材料等成本投入与TOPCon差距快速缩小,预计未来一年量产BC成本将与TOPCon平齐,甚至低于TOPCon。
作为BC技术的拥趸,隆基绿能在过去两年毋庸置疑地大举投入研发,致使BC生态圈渐成。财报显示,2024年,隆基绿能研发投入约5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已获得各类已授权专利数量3342项,其中,拥有BC电池组件专利数量400余项。
“过去几年,隆基和爱旭在构建技术护城河等方面意识强烈,包括专利的申请设立;和核心供应商、装备供应商进行研发,有限独家的供应、人员管控方面采取更有效措施等。”李振国表示,现在BC技术在扩散方面算是比较好,不会重蹈TOPCon的覆辙。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目前BC技术朋友圈正在扩大。根据业内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以来,行业内主流组件厂家开始陆续展示或发布BC组件产品,包括协鑫集团、正泰新能、通威股份(600438.SH)、晶澳科技(002459.SZ)、高景太阳能等。
“BC技术成熟比重约能达到80%左右的水平,后面还会有一些优化空间,但是大的堵点和卡点问题已经没有了,已经完全可以真正地在行业里大规模推广。”李振国表示,2025年是BC产能爬坡之年,BC产品真正发挥作用会在2026年,越往后展现的效果会越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2025年第一季度,隆基绿能实现电池组件出货量16.93GW,这其中,BC组件销量4.32GW,占比达到了25.52%。据悉,该公司HPBC 2.0量产线已全线贯通,电池良率97%。而目前,BC技术效率距离BC的理论极限仍然有2%左右的效率差异。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在未来的3~5年内,BC电池效率会提升到28.5%左右,整体组件效率超过26%。
上述《白皮书》认为,BC技术仍“后劲十足”——随着主流企业制造良率提升到98%以上,效率突破27%,当前BC的制造成本与TOPCon相比差异已经控制在5分/W,未来BC技术仍可以通过电池转换效率的提升、规模效应和技术工艺进步三个方面实现快速的成本下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A股三大股指9月9日集体低开。盘初快速拉升后午前下挫,午后更是进一步跌幅扩大,尾盘回暖跌幅收窄。从盘面上看,午后市场罕见出现多头缺失,大消费、固态电池概念擦出零星火花但资金普遍追价动能缺失,尾盘黄金股出现炸板潮。黄金、电解液、有色铜领涨,CRO、消费电子、服务器概念领跌。至收盘,上证综指跌0.51%
9月8日,有媒体曝许凯长期聚众赌博。该话题迅速登上热搜第一!爆料称他身边有一帮铁杆牌友,长期聚众赌博,每次输赢几万不等,一年下来金额高达百万,尤其是他位于横店的豪宅更成为他私设的“赌场 ”。爆料人还曝光了一组有转账记录的微信聊天截图和视频。 截至发稿,许凯方并未作出回应。随后@许荔莎 发文表示:我实
2016年9月,苏陕两省10个设区市确立结对关系,扬子江畔的扬州与黄土高原的榆林结缘携手。扬州6个县(市、区)、1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功能区分别与榆林8个县(区)形成结对关系。2017—2024年,扬州累计派出四批71名挂职干部在榆林开展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前四批扬榆协作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东西部协
新增一批工改项目,推进科技大市场3.0建设,实现技术交易额24.2亿元……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利好消息不断。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深,海曙区正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打造全域创新活力区。海曙区藕池未来智慧园里,今年年初才落地投用的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生产工厂实现“领航者2号”全面量产
8月的最后一周,半导体行业热度不减,多家头部公司的关键性并购屡见报端——芯原股份、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等,多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其中,芯原股份宣布筹划收购RISC-V CPU IP企业芯来智融的全部或控股权。东吴证券研报称,此次收购将助力芯原股份补全CPU IP能力,强化全栈布局。民生证券也认为,这是国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摄影【企业故事】8月30日星期六,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材科技”)的办公室里,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友正在研究完善一项新的激励政策,其核心点在于提升技术研发团队分享先进产品效益。“鼓励创新,激励要跟上。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奖、利润提成等多种方式,让研
低利率环境下,中国银行的全球化业务布局、非息收入占比高的比较优势正在可比同业中持续凸显,带动营业收入增速成为国有大行中最高。8月29日,中行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收3294亿元,同比增长3.61%。实现税后利润1261亿元、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176亿元,同比保持平稳
今天(8月29日),在吴江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孙道寻当选吴江区人民政府区长。孙道寻7月15日,苏州市吴江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任命孙道寻为吴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并决定孙道寻代理区长职务。公开简历显示,孙道寻生于1981年11月,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