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在反思中寻找突破口。
2024年其业绩下滑,并遭遇史上最严重亏损。今年一季度,业绩续亏但较2024年同期收窄。
“外因是行业供需失衡,开工率不足,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行业技术快速迭代,PERC产能淘汰带来资产减值。内因是我们经营管理中诸多失策的积累。”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致股东的信》中坦言。
自2023年以来,隆基绿能在未选择N型TOPCon技术路线的情况下,开始大举押注BC。也走过“弯路”:在“以产定销”的运营模式和思维惯性下,该公司HPBC 1.0产品出现了研产销脱节的错误,造成存货跌价损失。
不过,随着2024年以来新一代HPBC技术的升级,隆基绿能奠定了BC产品矩阵的基石。在泰睿硅片、HPBC 2.0技术的底座上,该公司面向分布式和集中式场景,发布了一系列BC组件产品。与此同时,为了健全产品生态链,隆基绿能先后与多家光伏电池企业合作,扩大朋友圈。
那么,全面布局BC技术的隆基绿能,有望在未来两年“逆风翻盘”吗?
2024年,光伏行业进入洗牌的深水区。在主材产量增长的情况下,主材价格却在去年大幅下滑。根据业内统计,2024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价格分别下滑约39%、50%、30%、30%。量增价跌下制造端产值及出口额均同比下降,光伏产业链遭遇大面积亏损。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110家A股光伏公司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1.38万亿元,同比减少17.96%;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63亿元,同比减少100.25%。这其中,隆基绿能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25.83亿元、净利润亏损86.18亿元。对此,董事长钟宝申在《致股东的信》中说:“这成为公司上市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2024年,隆基绿能采取了“控量保利”的策略。经营数据显示,该公司去年实现硅片出货量108.46GW(对外销售46.55GW),电池组件出货量82.32GW。
与其他光伏头部企业一样,在周期性低谷中,隆基绿能选择降成本、保现金流。
不可否认的是,自2023年以来,由于光伏产业链价格全面下跌,部分环节已经跌破成本线,导致企业普遍亏损,大量企业因订单流失,融资困难。而在2024年,隆基绿能也开启“瘦身”模式。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在职员工人数为37853人,这较2023年大幅减少近一半人员。在接受《财经》专访时,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有所感慨:“2024年是我成就感最差的一年。这不是因为隆基亏损,而是因为隆基的员工人数减少了。”
但相应地,隆基绿能的确在2024年的营业成本有所下降,为764.40亿元,较2023年减少27.54%。这其中,该公司管理费用34.30亿元,较2023年减少49.15亿元。截至2024年底,隆基货币资金531.57亿元,其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09.48亿元。
在多轮行业振荡周期中,隆基绿能严控经营风险,降低经营负债。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资产负债率不足60%,表现相对突出。而在保障稳健的现金流下,隆基绿能加大持续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这也使得,在日前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其全力押注的BC技术成为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
据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业绩会上介绍,2025年6月,该公司BC产能有望达35GW,年底增至50GW。而在今年设定的80GW至90GW的组件出货目标构成中,BC组件的出货占比为力争超过25%。
“隆基绿能BC技术目标在今年底的成本接近TOPCon。”钟宝申表示,在当前,公司会聚焦毛利差,优先高毛利产品。
钟宝申进一步表示,BC二代相较于TOPCon更容易实现贱金属替代,预计降本空间还有0.02元/W。且目前,隆基绿能的HPBC 2.0组件量产效率最高24.8%,为全球量产效率最高的光伏组件产品。
今年4月底,两大BC巨头隆基绿能、爱旭股份(600732.SH)联合多方发布了一份《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得益于BC量产化的快速推动,规模效应初现,设备、材料等成本投入与TOPCon差距快速缩小,预计未来一年量产BC成本将与TOPCon平齐,甚至低于TOPCon。
作为BC技术的拥趸,隆基绿能在过去两年毋庸置疑地大举投入研发,致使BC生态圈渐成。财报显示,2024年,隆基绿能研发投入约5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已获得各类已授权专利数量3342项,其中,拥有BC电池组件专利数量400余项。
“过去几年,隆基和爱旭在构建技术护城河等方面意识强烈,包括专利的申请设立;和核心供应商、装备供应商进行研发,有限独家的供应、人员管控方面采取更有效措施等。”李振国表示,现在BC技术在扩散方面算是比较好,不会重蹈TOPCon的覆辙。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目前BC技术朋友圈正在扩大。根据业内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以来,行业内主流组件厂家开始陆续展示或发布BC组件产品,包括协鑫集团、正泰新能、通威股份(600438.SH)、晶澳科技(002459.SZ)、高景太阳能等。
“BC技术成熟比重约能达到80%左右的水平,后面还会有一些优化空间,但是大的堵点和卡点问题已经没有了,已经完全可以真正地在行业里大规模推广。”李振国表示,2025年是BC产能爬坡之年,BC产品真正发挥作用会在2026年,越往后展现的效果会越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2025年第一季度,隆基绿能实现电池组件出货量16.93GW,这其中,BC组件销量4.32GW,占比达到了25.52%。据悉,该公司HPBC 2.0量产线已全线贯通,电池良率97%。而目前,BC技术效率距离BC的理论极限仍然有2%左右的效率差异。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在未来的3~5年内,BC电池效率会提升到28.5%左右,整体组件效率超过26%。
上述《白皮书》认为,BC技术仍“后劲十足”——随着主流企业制造良率提升到98%以上,效率突破27%,当前BC的制造成本与TOPCon相比差异已经控制在5分/W,未来BC技术仍可以通过电池转换效率的提升、规模效应和技术工艺进步三个方面实现快速的成本下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隆基绿能在反思中寻找突破口。2024年其业绩下滑,并遭遇史上最严重亏损。今年一季度,业绩续亏但较2024年同期收窄。“外因是行业供需失衡,开工率不足,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行业技术快速迭代,PERC产能淘汰带来资产减值。内因是我们经营管理中诸多失策的积累。”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致股东的信》中坦言
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 题:“五一”假期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如何?新华社记者黄浩铭、吴慧珺、艾福梅“五一”假期消费品以旧换新表现如何,各地采取哪些举措进一步促进消费,未来以旧换新如何更好满足群众新期待?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商场门店,带来以旧换新最新进展。“五一”假期以旧换新表现亮眼5月3日下午,安徽合肥市民
封面新闻记者 马梦飞5月7日,知名鞋类公司斯凯奇即将“卖身”退市的消息引发热议。据悉,该交易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交易完成后该公司普通股将不再于纽交所上市。斯凯奇公告当地时间5日,美国第三大鞋类公司斯凯奇公告,同意被3G资本收购。3G资本将以每股63美元、总额90多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斯凯奇,较公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蓝鲸新闻5月7日讯(记者 王涵艺)近日,一封署名青岛双星名人集团创始人汪海的公开信在网络流传,信中控诉其子汪军、儿媳徐英及孙子汪子栋通过“抢夺公章、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逼迫其交权。信中称,4月11日,汪子栋曾限制汪海自由两小时,汪军夫妇则带人闯入办公室破坏监控并阻挠会议,企图夺取公
2025年5月6日,招商蛇口(001979)股价以9.15元开盘,盘中最高触及9.17元,最低下探至9.08元,最终收报9.16元,较前一交易日微涨0.11%,全天成交额达5.04亿元,总市值约829.97亿元。数据显示,该公司当日振幅为0.98%,换手率0.65%,市净率维持0.84倍。盘后大宗交
全省接待游客3533.02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162.72亿元;博物馆共接待观众531.7万人次,文创收入2104.53万元;营业性演出观演人次28.51万,带动文旅直接消费13亿……这个“五一”假期,江苏文旅市场持续火爆,一系列多元业态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深度体验“水韵江苏”的独特魅力。肖雷/文案
眼下,走进静宁县治平镇现代苹果产业园,一条条黑色的滴灌管道如同“毛细血管”般在果园中延伸,清澈的水流混合着养分精准地输送到每一棵果树根部,这是静宁县近年来大力推广的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带来的现代农业新图景。2023年以来,治平镇开始试点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该技术通过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肥料按作物
观点网讯:5月6日,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以网络文字互动形式召开了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总经理黄华波先生、独立董事潘嵩先生、财务负责人丁永晟先生、董事会秘书黄金龙先生出席。业绩说明会上,德邦股份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暂未收到控股股东关于私有化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