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大力推动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蹚出富有人文氤氲的发展“新路”。
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用的不是其他什么文化,而是从中国大地生长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黑神话:悟空》带火多个旅游目的地,到六尺巷故事凝练为今天基层治理的“六尺巷调解法”,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硬支撑”;从遵义以转折之城为文化IP,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到湖南“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品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体现了革命文化点燃的“强引擎”;从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到涵养新时代廉洁文化,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毋庸讳言,过去也有一些地方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山寨版”海外小镇、文化街区等,有的虽然也曾风靡一时,但不少最终走向荒废沉寂,造成资源浪费。这说明,不坚持文化上的自我,不坚守精神上的独立,抱着崇洋媚外心态搞出来的“文化产品”,不仅不伦不类,而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和累赘。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才能汇聚起强大的文化力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撑。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里曾写道:“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比如,浙江省杭州市坚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经济和商业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丰富文化内涵,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有效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数据显示,2024年杭州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8亿元、同比增长6.5%,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实践证明,推动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重在处理好文化传承与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关系,贯通经济和文化双向赋能的路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当前,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日益丰富,深刻改变了原有的经济业态,越来越多的地方正在谱写新的人文图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需要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大胆实践、不懈探索,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中总结新鲜经验、汲取充足养分,提炼出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取得更多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让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在此基础上,坚持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握当前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深入挖掘各类有益的文化资源,以“文化+”贯通科技、旅游、制造、消费等千行百业,不断延伸人文经济的应用场景和空间载体,持续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在推动文化与经济共生共荣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底蕴、内在张力和能量储备,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空间、组织活力和质量效益,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原标题:《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思想纵横)》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程沛
来源:作者:人民日报
7月5日夜,仲夏的邛江河畔灯火辉煌,大型民族歌舞剧《梵净西游 印江印象》在“贵州村戏·乡当好耍”第一季总结展演暨第二季启动仪式上首次亮相,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乡土文化,以璀璨夺目的光芒,点燃了现场上万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此次演出不仅是《梵净西游 印江印象》大型民族歌舞剧的首秀,更是对过去一年中“
新华网长春7月5日电(张建、赵丹丹、王健民)历史如镜,昭示未来。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作为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长春市新民大街,两侧伪满时期历史建筑的大院面向公众开放,让人们有机会进一步走进历史建筑,铭记历史,砥砺奋进。这条街的保护,坚定了这
7月2日至3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在榆林市督导检查生态修复治理、防汛备汛、稳增长等工作。 王晓先后来到府谷县、米脂县、吴堡县,与市、县负责同志和基层干部群众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生态修复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地质灾害防治、防汛备汛和稳增长等工作并予以具体指导。他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炳文7月1日,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举办“执笔绘初心 一线牵党情”庆“七一”风筝文化活动,以风筝非遗为纽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潍坊市副市长狄波,潍坊国际风筝会综合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王保梁,副主任邱松,潍坊传统风筝第四代传承人刘志江,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心、党委
记者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应急指挥部了解到,6月30日21时至24时,西峡县太平镇、二郎坪镇遭遇短时极端强降雨,雨量达208.3毫米,过程累计降雨量达225.3毫米,导致下游蛇尾河猛涨,部分设施损毁,有群众被困。事件发生后,西峡县立即组织力量开展救援,2名群众脱困获救,8名群众失联。目前,获救人员情况
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主场活动30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正式拉开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的序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和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部署要求,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激发暑期消费活力,文化和旅游部于7月至8月
当前,旺盛的市场需求正驱动演艺产业进入强劲增长周期。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收入达796.29亿元,比2019年增长39.14%。演艺产业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能,成为耀眼的消费热点与文化亮点。近年来,我国演艺产业蓬勃发展,成绩斐然,精品力作层出不穷。民族舞剧《
6月28日晚,壶关县第二届非遗宣传展示暨文旅推介活动启幕。活动现场,发布了地质地貌、乡土文化、非遗体验等5条精品研学路线。此次活动是该县围绕长治市打造全国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真正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的生动实践,旨在全面展现壶关独特文化魅力,提升壶关文旅产业传播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