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此时气候多变,时晴时雨,加之易触景伤怀,因此养生应顺应自然,重在“清”与“明”。
图片均由AI生成
策划:张宋红
记者:马丽娟、唐紫宸
技术:于卓
来源 贵州日报编辑 喻辉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年清明节假期,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缅怀英烈活动、传统文化活动、旅游活动,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新华社发多地红色旅游景区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广大游
清明小长假,空轨再次爆棚又登上央视。自开通以来,央视已经多次报道光谷光子号空轨。2025年4月5日,光谷空轨客流达到1.91万,创单日客流历史新高,继今年2月1日(正月初四)的1.86万之后,再次刷新最高纪录。为确保清明小长假期间大客流运营安全,光谷交通提前部署运力保障、优化服务举措,为游客提供了高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韩毅 实习生 黄喻清明假期,居民出游热情高涨。4月6日,同程旅行发布《2025清明假期旅行消费盘点》显示,清明小长假,周边游、短途游需求旺盛,全国主要城市的重点景区、乡村度假区等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其中,优秀传统文化成流量密码,年轻人流行穿汉服打卡历史博物馆。同程旅行数据
清明时节防火忙,文明祭祀护山岗。作为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重要节日,清明节承载着人们对先人的缅怀与哀思。然而,传统祭祀中焚烧纸钱、燃放爆竹等习俗,不仅易引发森林火灾,更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铜仁市以“绿色文明祭祀”为纽带,将传统节日赋予生态与人文的双重内涵,在移风易俗中织就平安清明的防护网,为城市文明注入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4月6日清明时节,人们外出游玩,放松身心。新华社发 张子彧 蒋克青 编制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清明假期正是户外踏青、旅游观光的好时节,贵州、安徽的多个景区近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来游客打卡体验。贵州:多彩活动点亮假日生活这几天,贵州多个景区游客量持续增长,助推旅游经济发展。在贵州肇兴侗寨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精彩的侗族大歌表演吸引着不少游人驻足观赏,游客们沉浸在
河北各地举行清明祭英烈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4月4日,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举办省会各界公祭革命烈士大会。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河北日报客户端讯 梨花风起正清明,慎终追远祭英魂。连日来,我省各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清明祭英烈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清明时节,苍松翠柏掩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