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浙江德清县打造的全球最大单体LED影棚。 经济日报记者 李 景摄
“准备,射!”导演一声令下,监视器中,上千支利箭直扑数字技术生成的“钱塘潮头”。随后,工作人员轻点操控台,箭雨又化作漫天花雨,“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意境在光影中徐徐流淌……“实现棚内场景的分钟级转换,这正是德清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给影视摄制带来的创新生态。”浙产纪录片《吴越国》总导演许继锋不禁感慨,通过虚拟制片这种新兴的影视拍摄技术,能够将“钱王射潮”的细节一一还原,重塑实拍难以复制的史诗感。同时,6天拍完18场大场景、大跨度的戏份,这在传统片场难以想象。
近年来,地处杭嘉湖平原的浙江德清县,主动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以“文化+科技”为核心引擎,聚焦“影视+数字技术”前沿领域。从2022年9月开始,该县依托“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的创新生态与人才优势,在康乾街道高起点布局莫干山AI影视城,推出一揽子服务政策,旨在打造一个以人工智能、虚拟制片等前沿技术为支撑的未来影视产业高地,探索走出一条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现代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记者走进位于莫干山AI影视城中的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5座LED虚拟影棚、2座实时高速预演棚及完备的全流程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尤其是其配备的全球最大单体LED影棚面积达5000平方米,是全球首个高标准、大规模、全链路集成的虚拟影视生产基地,对上下游企业的吸附力和产业生态的辐射力逐渐凸显。
“一个影棚里就可以拍完一整部电影,能节约85%的场景搭建成本,效率是传统制片的3倍。”德清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虚拟现场组组长郭志伟介绍,虚拟制片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制作相结合的制片方式。通过虚拟制片技术,物理空间不再是拍摄的限制,也无需等待周期不可控的后期特效制作,现场拍完就是最终镜头。
如今,博采传媒、完美世界、灵伴科技等知名文化科技企业纷纷进驻影视城,累计引聚优质影视文化企业40余家,实现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突破,产业链“链主”效应初步显现。
德清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许定福介绍,德清正在推进“实拍+虚拍”互补的现代化影视制作体系建设。一方面,充分利用德清丰富的山水、古镇、乡村等多样化景观资源,打造特色实景拍摄场景;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在电影产业的应用。同时,推出影视企业在县属国有旅游景区免费取景拍摄的优惠政策,按需配套提供协拍服务。
此外,德清不断迭代人才新政,充分发挥“编剧村”“作家村”引才、浙工大和完美世界育才、产业项目聚才等优势,推动企业从创新“主体”成为创新“主力”。比如,浙江泥丸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用8个月时间制作了《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最具难度的“洪流大战”场景,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技术的突破;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运用“AI+AR”眼镜技术创新文旅体验。
当前,日益完善的产业生态和浓厚的“文化+科技”氛围,让莫干山AI影视城成为一方文艺创作生产的新热土,入驻企业累计参与出品影视作品30余部。自2022年以来,德清已成功举办莫干山AI电影峰会、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XR虚拟制片(影视)制作技术创新大赛等特色活动10余场。眼下,电影《追梦者》、电视剧《资治通鉴》等作品正在莫干山AI影视城拍摄制作,一座充满创新活力的“未来影视科技新城”,正在加速崛起。(经济日报记者 李 景)
图为浙江德清县打造的全球最大单体LED影棚。 经济日报记者 李 景摄“准备,射!”导演一声令下,监视器中,上千支利箭直扑数字技术生成的“钱塘潮头”。随后,工作人员轻点操控台,箭雨又化作漫天花雨,“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意境在光影中徐徐流淌……“实现棚内场景的分钟级转换,这正是德清博采AI虚拟影视基
8月13日—14日,青岛-昌吉数字化转型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现代轻工产业链专场对接会在新疆昌吉举办。活动聚焦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产业细分赛道,通过经验交流、产品推介、需求发布、项目路演等形式,推动两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协作,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活动由
从更大视野看,应善用市场化的方式,激发各类要素资源活力科技创新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关键就在于“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百年变局重塑全球格局,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党中央高瞻远瞩、布局落子。“安
【来源:国家文物局_行业资讯】日前,云南省博物馆推出的VR沉浸式探索体验展“探秘古滇”正式上线,以创新科技赋能文化传播,在虚实交错的沉浸空间里,让古滇文明沉睡千年的记忆重焕光彩。“探秘古滇”将云南文博系统的馆藏文物与大空间虚拟现实深度融合,打造出全链路、强交互、高还原的文化传播范式。“探秘古滇”融合
走进武陵山深处的贵州石阡,处处都是茶的海洋。漫山遍野,大小茶园,举目碧绿。封林成行的,宛如“绿色巨龙”,尚未“成年”的,长势蓬勃。 石阡苔茶是贵州名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贵州省石阡县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推动全县生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石阡县完成干茶生产
中新网昭通7月22日电 (杨东升)“最近‘半边红’李子迎来采摘季,我们忙着采摘、销售。”21日,家住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的蒋从涛称,在上海援滇干部的帮助下,目前已接到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的400吨“半边红”订单。绥江县位于云南省东北缘,金沙江畔,栽种“半边红”历史逾70年。截至目前,种植面积
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7月,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进入松茸采摘季。作为木里松茸主产区之一,近期,木里县雅砻江镇举行松茸促繁保育工作专题会议,围绕松茸资源保护、交易流通优化等关键环节进行部署,要求严禁采摘5厘米以下的松茸及铜菇,以此保护珍稀资源,促进产业发展。松茸拍卖点木里县大面积地区被原始森林覆盖,这里出
在那巍峨的青藏高原之巅,每一寸土地都铭记着跨越千山万水的深情厚谊;而在悠悠秦淮河畔,每一缕清风都似乎在低语着两地携手并进的动人故事。自2021年那个金秋时节,第二批南京援青干部人才肩负着时代的使命与期望,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西宁的征途。光阴如白驹过隙,当这批干部的工作期满之际,回首往昔,“宁宁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