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大风扬沙天气影响,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推迟返回地球。记者4月29日从东风着陆场了解到,着陆场目前各参试系统及人员装备均处于良好状态,针对各类突发情况做了充足预案,他们有信心有能力坚决完成好神舟十九号搜救回收任务。
东风着陆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地带,地域辽阔,受冷空气影响,目前正处于风沙期,而载人飞船的返回着陆有严格的气象条件要求,必须满足气象条件才能实施返回着陆。
因近日东风着陆场气象条件不满足任务要求,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4月29日实施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这次任务推迟主要是因为气象条件不满足飞船系统返回的工作要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毛永军说,大风会对飞船的姿态控制产生较大影响,影响返回舱的落点精度,返回舱落地后也容易发生拖拽翻滚等情况。
此外,大风扬沙天气对搜救分队的正常搜救影响也比较大。毛永军说:“比如,搜救直升机起降是有风速限制的,若风速过大,地面分队行进和现场的处置工作也会无法正常进行。”
据了解,飞船返回时间发生变化后,飞船返回舱的落点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不过,不管返回舱的落点在哪里,最终都是要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区。”毛永军说,此前,他们已经针对返回搜救进行了多次空地协同和全系统的综合演练,“无论飞船返回舱落在哪里,我们都有信心也有能力坚决完成好神舟十九号搜救回收任务。”
根据计划,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将采用5圈快速返回方案,经历分离撤离、返回制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着陆等阶段。目前,东风着陆场各系统已准备就绪,具备执行搜救任务的各项条件。
2016年,我国首次启用东风着陆场,圆满完成新一代载人飞船缩比返回舱搜索回收任务。2020年,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东风着陆场首次执行载人航天工程搜索回收任务。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着陆,开启了着陆场系统常态化应急待命搜救模式。
(来源:新华社)
受大风扬沙天气影响,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推迟返回地球。记者4月29日从东风着陆场了解到,着陆场目前各参试系统及人员装备均处于良好状态,针对各类突发情况做了充足预案,他们有信心有能力坚决完成好神舟十九号搜救回收任务。东风着陆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地带,地域辽阔,受冷空气影响,目前正处于风沙期,而载人飞
记者4月25日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随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上行的生物和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已在航天员协助下顺利转运至空间站,并陆续完成在轨安装,正常开展科学实验。已获取的实验数据和图像视频显示,涡虫、斑马鱼、链霉菌等实验对象状态良好。据介绍,涡虫空间再生实验是国内首次开展,此项研究将
中国甘肃网4月24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4月25日17时17分,搭载着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陈冬、陈中瑞、王杰3名航天员顺利开启太空之旅。当长征火箭的尾焰划破戈壁苍穹,甘肃移动以“零差错、零闪断、零投诉”圆满完成此次载人航天发射通信保障
喜报!神二十发射圆满成功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新华社记者 李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今天,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970年的今天,“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探索之旅;55年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
中国军网酒泉4月23日电(记者王粲 杨徐子琳)今晚8:30,中国航天日“飞天圆梦,登月有我”主题无人机灯光秀在东方红塔架上空举行。千架无人机点亮的“太空剧场”。王粲 摄千架无人机点亮的“太空剧场”。王粲 摄无人机编队组成东方红一号卫星。王粲 摄无人机编队化作航天员杨利伟剪影。王粲 摄无人机编队再现航
重磅!振奋!今天上午神舟二十号飞行乘组名单公布陈冬、陈中瑞、王杰三位航天员受命出征其中即将踏上个人首飞之旅的王杰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飞行器制造专业2011届学士毕业生王杰,男,汉族,籍贯内蒙古巴彦淖尔,博士学位。1989年9月出生,2021年1月入伍,200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
神舟二十号飞船瞄准明天(24日)17时17分发射,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神舟二十号乘组对即将迎来的六个月太空出差充满期待,三名航天员向记者透露了自己将要携带上天的私人物品。方寸包裹间藏着星辰大海中的人间烟火,看看他们选择了哪些物品陪他们度过接下来的太空生活。陈中瑞和王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