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在蓝田县汇盛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常小箭(左)给种植户讲“绿肥+”果园生态循环种植技术的好处。
4月29日,在蓝田县汇盛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百亩桃林里,毛叶苕子长出紫蓝色花穗。
负责人魏威一边查看,一边对记者说:“今年,桃园的畸形幼果非常少,得益于农业技术人员‘种草护地’的科学指导。这让果园实现了生态循环发展。”
2024年1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耕地有机质提升,综合采取秸秆还田、畜禽粪肥还田、种植绿肥还田等措施,提高耕地地力和产出能力。
西安市以“绿肥+”果园生态循环种植技术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改善土壤生态、提升果品品质的新路径,一场关于“种草护地”的绿色革命推广开来。
为土壤提供天然绿肥
在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魏威在果园的桃树行间种植了毛叶苕子和二月兰等草本植物。这些植物的根系能起到固氮肥田的作用,为土壤提供天然绿肥,助力果园实现生态循环。
绿肥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从大自然中筛选具有固氮肥田作用的植物品种。
《齐民要术》记载:“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在中国古代,人们通过种植豆科、禾本科等植物,利用其根系特殊的固氮作用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在现代农业中,化肥的广泛使用一度让“绿肥还田”循环种植技术淡出了农业生产的主流。面对土壤退化、农田生态失衡等问题,沉寂已久的“绿肥还田”循环种植技术再度被关注。
近年来,西安市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出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降低水土资源过度消耗。针对关中地区的果园土壤问题,西安农业技术人员探寻绿色肥田之路,让古老的农耕智慧重新焕发生机。
魏威算了一笔账,如果使用传统的果园管理办法,每月至少除草1次,果子生长期累计除草6次,按人工每亩80元计算,一年下来,仅人工除草成本每亩就达480元;如果长期使用除草剂,不仅会对土壤生态造成危害,还会增加种植成本。
相比之下,种植绿肥植物并将其还田,每年只需耕作一次,不仅提高了地力,还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兼具生态效益和观光价值
“看,这就是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素固定到土壤中,有效提升土壤氮素水平。”4月24日,在西安毅朝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人员常小箭挖开葡萄园土壤中的毛叶苕子根系对记者说,在花期过后,将这种植物体翻压还田或覆盖在地表,能够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质和养分,减少化肥使用。
早在2014年,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就开始了果园绿肥品种的筛选工作。技术团队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学习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引进了不同类型的绿肥资源。
“并非所有的绿肥品种都能适宜关中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田间试种与反复筛选。”常小箭介绍,在田间试验种植过程中,技术团队持续关注果园病虫害发生情况,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积累效果等核心技术指标。
经过长达10年的试验与筛选,毛叶苕子、二月兰等5个品种被选定为西安地区的绿肥植物。
毛叶苕子属于豆科植物,固氮能力强,每亩能替代5公斤到7公斤的尿素,不仅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
二月兰开花时形成紫色花海,兼具生态效益和观光价值。
带动农户“种草护地”
“2018年,我们开始大面积推广‘绿肥+’果园生态循环种植技术。”常小箭坦言,当时,很多农户还保持传统观念,习惯使用除草剂,对果园绿肥技术存在疑虑,担心所种植物与果树争水争肥,影响果园丰收。
为了让广大农户了解并应用“绿肥还田”循环种植技术,西安市农技部门采取“示范带动”的推广方式,让先行试种的示范园区向周边农户分享种植之后的成功经验。
4月24日,西安汇丰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的50亩桃园绿意盎然。工作人员将林间生长茂盛的毛叶苕子翻耕入土,作为桃树生长的天然肥料。
合作社负责人王爱峰说:“5年来,我们园区果树行间种植着鼠茅草、二月兰、毛叶苕子等多种绿肥植物,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技术人员介绍,关中夏季气温高,桃树根系较浅,容易受到强烈日光的灼伤。树行间种植的绿肥植物,就像给土壤盖上了一层凉被,能够有效调节土壤温度、增加空气湿度。
同时,每年将绿肥植物翻压还田,显著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目前,园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已达到3.8%,改善了果品品质,使果实含糖量更高、口感更加香甜、更符合绿色健康安全的标准。
通过西安汇丰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等一批示范园区的成功实践,越来越多的农户感受到绿肥种植技术带来的好处。目前,“绿肥+”果园生态循环种植技术已在全市100个果园中推广。
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杨雍说:“我们将加快建设果园绿肥种植样板,传播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助农增收,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群众新闻记者 杜玮文/图)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西安市灞桥区老洞小学以音乐教育为突破口,通过设计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特色实践作业,构建起“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育人新生态。5月8日,该校音乐组以“音梦启航 乐润童心”为主题的成果展演活动,生动诠释了艺术教育在核心素养培育中的独特价值。“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
4月29日,在蓝田县汇盛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常小箭(左)给种植户讲“绿肥+”果园生态循环种植技术的好处。4月29日,在蓝田县汇盛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百亩桃林里,毛叶苕子长出紫蓝色花穗。负责人魏威一边查看,一边对记者说:“今年,桃园的畸形幼果非常少,得益于农业技术人员‘种
28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福建省第五届(2024年度)农业技术正高级职称和推广研究员评审结果的公示其中,三明市拟获农业技术正高级职称的有:范亦新 三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饶荣莲 明溪县农村环保能源站邓彩清 三明市农田建设与土肥技术推广站廖维连 三明市将乐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拟获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的有:
4月25日清晨,牂牁江面还氤氲着薄雾,牂牁江镇半坡村的水果基地里,严强已经带着工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十多个工人穿梭在樱桃林里,采摘着一颗颗饱满圆润的樱桃。“今天,我们要采摘已经订购好的500多斤樱桃,为了保障樱桃新鲜,下午就得送去市里。”严强说。严强告诉记者,最近随着樱桃成熟,不少游客选择入园采摘的
一杯咖啡,配一汪心形湖水,多个“出片”点位……位于浙江湖州市安吉县的“深蓝计划”咖啡馆吸引了众多游客。很难想象,三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废弃矿坑。近年来,安吉县实施“深蓝计划”,以“咖啡业态”为载体,以“颜值经济”为主旋律,蔚蓝湖水+清冷岩石、咖啡+露营+旅游,“废弃矿坑”这个“生态疤痕”变废为宝,成为
据河北省水利厅消息,去年河北全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9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9.77%,水土流失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监管能力全面提升。水土保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各地持续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不断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去年,河北省以太行山、燕山、坝上等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为重点,有序实
近年来,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引,围绕擘画绿色之美、壮大经济之美、筑牢生态之美发力,全力争当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绘就了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美画卷。生态修复与绿色转型:从盐碱地到“绿草地” 新店子镇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又是一年世界地球日。执生态之笔,绘美丽家园,近段时间,河北生态建设好消息不断传来:雄安新区白洋淀发现中国新记录种——五月四节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猞猁种群在承德塞罕坝稳定增长……“新物种”现身,“好朋友”安家,越来越多的动物用脚为河北省的生态环境投上信任的一票。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