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黔山秀水间,藏着六盘水的产业密码。
这里,机器轰鸣奏响发展强音,产业集群蓄势崛起;
这里,智慧火花点燃转型引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这里,生态优先绘就绿色底色,产城融合谱写新篇。
从苍莽山野到现代化园区,从“黑笨粗”到“高精尖”,六盘水以园区为笔,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答卷。即日起,贵州日报报刊社六盘水记者站将推出系列报道带您走进这些“引力场”,聆听发展脉动,见证园区巨变。
3月25日上午10时,六枝经开区三条产业链同时脉动:
贵州六矿瑞安水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来自电厂的脱硫石膏废渣与石灰石在1450℃窑炉中淬炼成低碳水泥;
贵州太平洋纺织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车间,混棉、梳棉、条卷、细纱、并纱、倍捻……一条条纺织设备生产线前,上百名工人分工协作,一件件纺织成品渐次落地;
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综合利用项目现场,焦炉煤气经数道工序提纯为“氢钻石”,注入氢能重卡的储气瓶。
从“黑色燃料”到“绿色动能”,从“单点突破”到“链式生长”,六枝经开区正以“链”为笔,谱写传统产业与新兴业态的交响乐 。
贵州六矿瑞安水泥厂区
绿色嬗变:水泥窑里的“循环革命”
在贵州六矿瑞安水泥厂区,颠覆性场景不断上演:
——利用厂区内人工湖、停车棚等区域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因地制宜利用太阳能资源发电,做到“自发自用,余量上网”。
——水泥窑化身“城市净化器”,每年可消纳电厂脱硫石膏、粉煤灰等固废30万吨;
——生产现场环保收尘设施配置齐全,生产用水实行内部循环使用,实现污水“零排放”。
“除此之外,我们还配备了余热发电装备,每年发电量可满足厂区三分之一的用电量。”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恒东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努力,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制造企业”、国家级“绿色矿山”等多项称号,实现了企业发展、城市治理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多赢态势。
贵州六矿瑞安水泥厂区
今年前2月,贵州六矿瑞安水泥营收实现增长,其中,商品混凝土营收同期增长10%。在陈恒东看来,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园区的暖心护航,“及时解决企业骨干人才子女上学问题、延迟下班帮企业办理手续、定期走访企业,一项项定制服务让企业轻装前行。”
随着无人驾驶装车机器人陆续投用,这座传统水泥厂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工厂”转型。“我们要让每吨水泥都刻上绿色基因。”陈恒东望向正在调试的智能控制系统,窑炉火光映照着转型升级的决心。
贵州太平洋纺织的数字化车间
织造新生:纺织集群的“共富密码”
贵州太平洋纺织的数字化车间内,184台智能设备正演绎现代纺织革命:80%的重复性劳动已由机器“代班”,24小时不间断生产,产品日产量达55吨,人力减少四分之三,效率大幅提升……
“现在苦累的活,都由机器人来代劳。通过‘机器换人’‘数字车间建设’等多项创新举措,去年,企业实现产值2.2亿元。今年,我们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产值有望突破3.5亿元。”该公司负责人王友军告诉记者。
一块布如何织出“共富密码”,在车间记者找到了答案,当记者问起上班的感受,工人们纷纷打开话匣子。“每个月都能拿8000工资,还能带徒弟。”“我在这里上班带小孩上学方便,工资比外出务工还高。”……在贵州太平洋纺织有限公司,582名员工从田间走向车间,小家庭的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贵州太平洋纺织的数字化车间内,工人正在调试机器。
“我们希望在六枝造一个‘微型柯桥’,带动当地居民增收。”木岗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书良向记者讲解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以现有纺织产业(太平洋纺织、浙圆印染)为基础,延伸“纺纱—无水印染—服装加工”全产业链,力争2026年前建成“包芯纱-无水印染-服装加工”一体化基地(年产值达5亿元),推动形成区域性纺织产业集群。
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氢能重卡。
氢链崛起:以商招商的“裂变效应”
在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产业园,焦炉煤气正经历“黑变绿”的奇幻之旅:利用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等技术进行焦炉煤气精深加工,生产纯度高达99.999%的高纯氢,注入氢能重卡内,再用这些卡车运送煤炭,实现循环应用。
“氢能重卡加满一次续航能力可达400公里,运行成本是油车的60%,行驶过程中唯一排放的是水。”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孙乾揭开降本秘诀——通过“焦炉煤气制氢-加氢站-氢能车”闭环,实现从煤炭到车轮的零排放跨越。
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产业园
这条“氢链”引发链式反应:
——上游,以煤焦化为引擎,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大型焦炉清洁生产技术,建设380万吨每年的焦化装置,配套2套余热发电装置,年发电量可达6.4亿度,可解决一半的生产用电需求;
——中游,围绕焦炉煤气精深加工,布置4000万标方/年的高纯氢装置,20万吨/年的LNG装置,30万吨/年的合成氨装置及10万吨/年的液态二氧化碳装置,延长现代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
——下游,围绕合成氨和煤焦油精深加工产业链招商,现已招引了山西金兰化工、山西三强科技共同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链。
“我们不是招商,而是‘种’产业链。”六枝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周胜利展开产业图谱:以美锦为“链主”,六枝与山西金兰化工、山西三强科技等美锦能源产业生态伙伴达成投资意向,两个项目预计可实现年产值80亿元。
【记者手记】
如今,六枝经开区的产业逻辑愈发清晰:绿色转型不是“推翻重建”,而是让传统产业长出新枝;链式发展不靠“单兵突进”,而要构筑共生共荣的生态圈。在这里,水泥窑化身城市净化器,传统纺织业邂逅智能制造,煤炭裂变出氢能未来——每一次蜕变都在证明:山区工业的突围,既需壮士断腕的勇气,更要有“把铁炼成钢”的智慧。
贵州日报报刊社六盘水记者站出品
策划/孙勤 王康旭
执行/桂榕
编辑 尚宇杰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往期链接:
园有“引力”系列报道①|钟山产业园区:绿色发展的“排头兵”
6月28日上午,由贵州省抗癫痫协会、贵州省医学会神经电生理分会主办,仁怀市人民医院承办的“6.28癫痫关爱日”大型学术讲座、健康宣教及义诊活动在仁怀市人民医院圆满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贵州省内癫痫领域的顶尖专家,通过多种形式普及癫痫防治知识,提升基层诊疗水平,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活动开幕式
6月6日,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再增新光、再添浓彩”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吴起县专场发布会。吴起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史奇,吴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冯军平,吴起县发展改革科技局党委书记曹遵伟出席发布
长三角,创新浪潮风起云涌,创新风暴高潮迭起。关注科创攻坚突破,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要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
5月30日,贵阳市第十七中学举行了以“公益集市映初心,微光成炬暖民心”为主题的第十四届校园公益集市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开展,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探寻更多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形成与街道、学生家庭建立常态化育人团队,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贵阳市第十七中学第十四届校园公益集市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让智能电饭煲的每
5月28日,贵州省第二届枇杷品鉴会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举行。本次活动以深入打造“贵果”品牌,促进产销衔接,赋能乡村振兴为核心,由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省水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联合主办,贵州省水果行业协会承办,贵州省贵果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品鉴会吸引了来自全省6个市州、11个区县的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郑国宁:全力稳就业促增收 为展现幸福贵州新风采作出人社新贡献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进行战略部署,将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细化为具体施工图。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牢记嘱托,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
2025长三角产业论坛·现场快讯:5月22日下午,2025长三角产业论坛在上海鲁能JW万豪侯爵酒店正式开幕。会上,中电光谷集团副总裁、南方区总裁李明辉发表“多元共生——成为值得信赖的确定性”的主题演讲。李明辉表示,当下园区经营存在着政府、投资者和运营商之间的园区经营三元悖论,政府需要高税收、高就业、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通辽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方群升,注册资本6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检验检测服务、储能技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工程管理服务、发电技术服务等,由海螺水泥(600585)旗下安徽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宁德时代(300750)分别持股6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