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3月18日,彩画工匠正在对普乐寺前山门进行保护修缮。本报记者 陈宝云摄
“‘雕梁画栋’是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美,宏大巍峨的建筑因彩画而平添绚丽锦色。彩画也是木构建筑对抗风雨的第一道防线,其所用颜料可以避湿、防虫。这层薄薄的彩衣,分布在梁枋、斗拱之上,饰建筑之华丽,护木构之周全……”3月18日下午,记者在承德市文物局高级工程师刘伟引领下,来到了位于避暑山庄东北,武烈河东岸的普乐寺。一路行走,前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等建筑一一呈现眼前。除精湛的建筑技艺让人驻足外,刘伟讲述的建筑内外檐上彩画的构图和功能也分外引人入胜。徜徉其中,彩画色彩之华丽、技艺之精湛,给人深深震撼。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普乐寺始建于1766年,是清乾隆皇帝平定西北叛乱后修建的寺庙,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刘伟介绍,普乐寺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宗印殿、旭光阁等建筑上,分布着大面积的彩画,其背后蕴含的丰厚文化内涵值得我们追寻和了解。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她希望这瑰丽的色彩能永久传世。
随着时间流逝,普乐寺古建上的彩画,出现了积尘、龟裂、起翘、酥粉、剥离、缺失、掉色、霉斑等情况。尤其是一些外檐部位的彩画,因长时间风吹、日晒、雨淋,不仅出现了起甲和空鼓,还出现了木结构开裂等情况,对其进行保护修缮刻不容缓。
“你们看,前山门单檐歇山顶木结构上这层漂亮的‘外衣’就出现了破损,现在我们的彩画工匠正在对起甲、空鼓等病害进行科学修缮。”在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油饰彩画队副队长郑建洋指导下,记者登上了前山门,他指着眼前起甲的彩画介绍,对该病害进行修复,首先需要清理灰尘,之后要清洗积尘、鸟粪、水渍,对颜料层进行预加固,对裂隙进行封护,再回软、回贴,补做缺失地仗等。
“听起来很容易,但为了留存历史信息,要在施工前为古建彩画手工绘制小样、拍照存档。在维修过程中,还要坚持采用传统原料与工艺,让修缮效果更持久地保存。”郑建洋举例说,起甲、空鼓病害回软过程中,蒸汽的温度、时间和喷气量都需精准把控。针对彩画出现空鼓情况,也需先用蒸汽将画面回软,再将其回贴牢固,防止已经复位的彩画再次空鼓。
针对露木骨和木结构开裂情况,郑建洋和同事要在这些木结构上重新做地仗。“用发制的血料,熬制的桐油,以及灰料等配上线麻或苎布等材料混合覆盖在木构件表面,这种工艺称之为地仗。”郑建洋介绍,这种工艺就像装修中刮腻子一样,完成后在平整的表面绘制各种彩画纹饰,让木材与外界环境隔离,延长古建筑的寿命。
这么繁杂的工序,直接重绘不行吗?“有的游客看到彩画褪色,也希望重绘彩画,我们理解大家的心情,但和以往整幅图重绘的修复方式不同,如今的彩画保护方式更加科学,必须遵循‘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保持文物价值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郑建洋介绍,作为施工单位,他们2022年底接手普乐寺清代油饰彩画保护修复项目,一年多来,最多时30多位工人一起为彩画“体检治病”,一幅幅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在他们手中“起死回生”。
“普乐寺清代油饰彩画保护修复项目总费用超千万,能亲身参与其中,感觉身上的担子很重,也觉得很光荣。”郑建洋说,今年普乐寺清代油饰彩画保护修复项目将全部完工,虽然做古建彩画保护修缮很苦很累,但让后辈子孙一睹古建风采,成就感油然而生。
避暑山庄永佑寺舍利塔石构件石质文物修缮项目、须弥福寿之庙石质文物保护项目二期项目……近年来,承德先后批复立项石质文物保护、馆藏文物修复等文物保护项目,众多珍贵文物像普乐寺彩画一样重焕光彩。
历史文化资源不仅要“活起来”,还要“火起来”。而要让历史文化资源“火起来”,新颖鲜活的呈现方式是关键。“夏天马上到了,以避暑山庄金山亭为背景,手持同款景点造型的雪糕拍照,是年轻人夏日游览避暑山庄的新玩法。”承德文创中心旗舰馆研发经理王顺涛介绍,他们依据避暑山庄金山亭等建筑,开发6种文创雪糕,越来越多游客通过文创雪糕走进历史,传承文化。
为充分挖掘避暑山庄丰富内涵,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年7月,承德文创中心旗舰馆投入运营,馆内有40个系列2000余种(款)文创产品,兼具文化性、故事性、趣味性、创新性、实用性,将文物承载的无形文化打造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与文化体验。此外,当地文旅部门还通过博物馆展览、文化讲堂等多种形式,让文化遗存、历史信息、前人智慧等得以最完美、鲜活地呈现,让更多人了解避暑山庄深厚的历史、高超的造园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记者史晓多、陈宝云)
中新网黄山8月13日电 (韩苏原景彦荣)“这鱼,闻着臭,吃着可真香!”13日,在黄山学院,一堂徽菜制作课热闹非凡。参加“徽风探源——2025华裔大学生中国文化体验营”的32位来自美国、英国、菲律宾等12个国家的华裔大学生,正跟着烹饪名师,探寻臭鳜鱼的制作奥秘。8月13日,在黄山学院,几位华裔大学生将
#网评石家庄入选城市GDP50强名单 近年来,石家庄市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产业于根基、优环境于市场、增活力于创新,持续激发城市发展动能,凭借强劲的发展势头跃升“城市GDP50强”行列!这份殊荣的背后,是城市综合实力的显著跃升——产业布局科学合理,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发展的活
河北承德滦平县一村庄发生山体滑坡已致4人遇难8人失联记者从河北省承德市获悉,28日,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南台子西沟村因强降雨导致山体滑坡。经初步核实,灾害已造成4人遇难,目前仍有8人失联。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迅速组织力量,正有序开展救援工作。来源:新华网
街区的藏式建筑。打卡网红墙。文创产品小店。围观平安大月饼。7月26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来到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体验浓郁的河湟文化。步入街区,以河湟地区各民族老建筑为原型复建的街巷,老砖旧瓦、木雕门楣透出浓浓古意。各色小吃档口前热气腾腾,飘散着青海特色美食的香气,循化辣椒、
【来源:国家文物局_行业资讯】日前,云南省博物馆推出的VR沉浸式探索体验展“探秘古滇”正式上线,以创新科技赋能文化传播,在虚实交错的沉浸空间里,让古滇文明沉睡千年的记忆重焕光彩。“探秘古滇”将云南文博系统的馆藏文物与大空间虚拟现实深度融合,打造出全链路、强交互、高还原的文化传播范式。“探秘古滇”融合
红星新闻网7月23日讯7月22日,四川作家“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授牌仪式暨走进五凤采风活动在金堂县五凤镇举行。四川省作协、成都市文联、成都市作协、金堂县和五凤镇相关领导,以及省、市、县优秀作家代表共同出席活动。活动中,四川省作协向金堂县五凤镇授予“四川作家‘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新时代
7月5日夜,仲夏的邛江河畔灯火辉煌,大型民族歌舞剧《梵净西游 印江印象》在“贵州村戏·乡当好耍”第一季总结展演暨第二季启动仪式上首次亮相,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乡土文化,以璀璨夺目的光芒,点燃了现场上万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此次演出不仅是《梵净西游 印江印象》大型民族歌舞剧的首秀,更是对过去一年中“
新华网长春7月5日电(张建、赵丹丹、王健民)历史如镜,昭示未来。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作为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长春市新民大街,两侧伪满时期历史建筑的大院面向公众开放,让人们有机会进一步走进历史建筑,铭记历史,砥砺奋进。这条街的保护,坚定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