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季度,港股新上市公司数量、募集资金规模等指标明显增长,A股优质上市公司选择赴港双重上市意愿增加,港股“上新”持续升温。
港交所数据显示,3月最后一周,又有三家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涵盖有色金属、消费等行业。这也使得,一季度在港新上市公司总数达到了16家,同比增长33%。从行业分布看,消费、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等位居前列。
此外,港股新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规模也明显增长。港交所数据显示,一季度,港股新股发行募集资金达到182.14亿港元,同比增长281%。
国信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 王开:一季度,港股的新股发行速度、募集资金规模,同比快速增长,在全球范围内也位居前列。以消费和新能源、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领域企业集中赴港上市,让越来越多投资者看好港股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认可港股的投资价值,这也会不断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一季度港股的16家新上市公司中,有1家是已经在内地上市,又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也就是俗称的“A+H”公司。此外,今年以来,还有新能源、机械等行业的33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计划赴港上市。在未来,这也有望将目前“A+H”上市公司数量再提升超20%。同时,还有多家A股公司也选择香港作为子公司的上市目的地。
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 杨超:近期A股公司赴港双重上市意愿增加,它们很多都是在A股具有吸引力的行业龙头,在香港上市能够加速企业的全球化业务布局,助力它们拓展国际市场。而且企业在两地上市,能够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便捷进行融资,加快企业成长速度。同时,更多国际投资者也能有机会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今年境外机构投资港股新股热情高
不仅是港股“上新”速度加快,记者还发现,境外机构投资新股的比例越来越大,热情明显升高。
在中金公司香港办公室,记者直观感受到了境外机构参与港股新股的热情,每天这里都有不同的港股上市公司、各类投资机构来沟通交流。负责人丛晖介绍,年初至今,中金在操作30余个港股上市项目。他明显感到,今年来自中东、东南亚的机构对港股热情最高,很多会议往往要比原定时间长一倍还多,上市公司高管更是要“组团”来香港路演。
中金公司资本市场部负责人 丛晖:今年港股新上市公司来香港进行路演,很多都是整个高管团队3—5人甚至更多一起来,分头行动,线上和线下给不同的机构去做路演和交流。基本上,我们每天都至少安排6场会,甚至有的时候8—10场。
中金公司研究数据显示,在今年一季度港股新上市公司中,69%的公司有境外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相比去年一季度,这个数据仅有25%。而且,瑞士嘉能可集团、瑞银资产管理公司、英国英卓投资管理公司等国际知名机构,都名列其中。
基石投资者,也就是在公司上市阶段,提前确认认购、并且会长期持有公司股份的投资者。他们参与新股发行,也反映了对上市公司的坚定看好。
此外,据了解,今年以来,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养老金、公募私募基金甚至主权财富基金等国际长线资金,已经不满足于投资港股新股,还希望挖掘更多具有成长性的项目,完善他们在中国资产领域的布局,这在此前是少见的。
创新频出 政策支持 提升中国资产吸引力
境外投资机构为什么对港股态度积极?记者也在近期一系列的研报和观点中发现了他们态度积极的原因。
高盛在研报中,建议高配中国的港股和A股,特别提到,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中国国内需求向好等因素的带动下,越来越多低成本、高性能、开源的中国大模型会不断涌现,这将带动人工智能的投资和发展从专注硬件逐步转向软件应用,不断推动人工智能在机器人、物联网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扩展。
汇丰在研报中认为,自从DeepSeek出现,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情绪变得乐观,并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的创新能力。
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上调恒生指数等一系列中国资产指数的预期,原因是这些指数追踪的中国资产,预计在今年和明年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盈利增长。
摩根资管资深环球市场策略师 蒋先威:今年以来,中国在政策上定调积极,对于民营经济给予进一步呵护和支持;产业上,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突破,都促使全球投资人开始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价值。此外,上市公司通过加强成本控制、进行分红与回购等方式,积极提升自身质量,注重投资者回报,而且政策环境也叠加持续落地见效的宏观经济政策,都在不断增加中国资产的吸引力。
(总台央视记者 朱继华 董彬 周伟琪 梁志玮 成奕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3日)公布6月份中国仓储指数。指数连续八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仓储行业延续良好运行态势。6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51%,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新订单、平均库存周转次数、业务利润、业务活动预期等主要分项指数均有回升。具体来看,6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1.6%,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维生素产品生产企业新和成(002001.SZ)业绩持续增长。7月1日晚间,新和成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3亿元至37.5亿元,同比增长50%至70%。报告期内,营养品板块主要产品销售数量、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增长,实现
近期,包头市市场监管局紧盯医美机构医疗器械使用安全,聚焦资质、维护、人员等关键环节,安排部署各旗县区开展医美行业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工作,筑牢用械安全屏障。此次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关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射频皮肤治疗仪等产品,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无证经营和经营使用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美容类产品等行为,排查化
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主场活动30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正式拉开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的序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和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部署要求,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激发暑期消费活力,文化和旅游部于7月至8月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豪掷逾86亿元,亿纬锂能(300014.SZ)海外扩产,加速出海。6月27日晚间,亿纬锂能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全资孙公司EVE ENERGY STORAGE MALAYSIA SDN.BHD.(以下简称“亿纬储能马来西亚”)投资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
德国征信机构“信贷改革”公司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国登记的企业破产数量为11900起,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4%,达到十年来的最高水平。该机构经济专家帕特里克-路德维希·汉奇表示,德国企业正面临需求疲软、成本上升和不确定性等多重挑战,预计直至今年年底,德国企业破产数量将持续上升。来源:央视
每经AI快讯,6月29日,紫光国微公告称,2025年6月27日,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了首次回购,回购公司股份数量77.55万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09%,最高成交价为64.28元/股,最低成交价为63.67元/股,成交金额为4961.73万元(不含交易费用)。每日
这是3月30日在俄罗斯萨哈林岛涅韦尔斯克港附近海域拍摄的搁浅的中国货轮“安洋-2”号。 新华社发(郭飞洲摄)据中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事馆28日消息,在俄罗斯萨哈林岛附近海域搁浅的中国货船“安洋-2”号将于8月择机脱浅。据总领馆介绍,根据《俄罗斯联邦海商法典》有关规定,“安洋-2”号所属公司于今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