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三年,科大硅谷孕育了多强的创新能量?
2022年至今,这里“长出”了3个“2500”:新增科技企业超2500家;汇聚高层次人才逾2500名;引育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突破2500亿元。
能量何来?有多重因素叠加: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推进、成果转化的链条畅通、产业培育的模式创新、多元资本及创新生态的打造等等。
然而,创新“大脑”需资源“输血”。这便少不了科大硅谷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网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当需全球创新要素的参与。科大硅谷以合肥为载体,推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创新资源集聚、配置、整合,亦需全球视野。
那么,这张“全球网”如何织就,又如何源源不断导入高能级创新资源,进而赋能合肥乃至安徽科创与产业的跃升?
超链接一:“校友”资源的聚“星”归“谷”
江西出生、浙江大学求学、珠三角就业并创业的梅领亮,如今来到合肥成为“科漂”。6月20日,其团队落户科大硅谷的“合肥科诗特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功。
“我们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已全部实现了国产化。”三年前,这位教授级高工选择在东莞创业,致力水导激光高端装备的国产化替代。
水导激光加工技术是一种对半导体、陶瓷、超硬材料、复合材料等材料进行精准切割的创新技术。其特有工艺克服了传统加工技术存在的诸多痛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微电子和医疗器械等现代工业领域。
远在珠三角的“硬科技”,缘何能千里迢迢奔赴合肥?
“该项目是由中国科大宁波校友会长张文武教授推荐。”科大硅谷公司成果转化中心工作人员丁戊辰道出其中由来。去年底,经推荐,梅领亮团队参加了第三届创业安徽大赛,并在决赛中斩获铜奖,获得了合肥招引。
第三届创业安徽大赛现场意向落地项目签约。人民网记者 王晓飞摄
“我们将总部设在这里。”认准科大硅谷创新生态的梅领亮,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充满期待。
梅领亮的“科漂”之旅,俨然是科大硅谷链接创新要素,让“校友”变“科漂”的生动注脚。“每一位校友都是牵引高科技人才及项目的‘超链接’。”丁戊辰一语道破“天机”。
事实上,早在科大硅谷成立之初,便设有科大硅谷全球校友事务部,使其成为招引校友资源“超链接”之一。仅在去年,该事务部对接全球校友组织超100家,联络校友超3000人次。
而欲成硅谷之“大”,“校友圈”也必先扩容。为此,科大硅谷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球600余家高校院所校友组织,建立起包容开放的校友资源联络与服务机制。
基于此,科大硅谷创新构建“全球校友组织+海内外创新中心+全球合伙人”三位一体的链接模式,畅通海外人才、项目与技术的“回流”渠道。
深层次而言:该模式不只服务当下,更着眼于感召——最大程度招引更多校友归“谷”,进而孕育成一片高能级校友逐梦科创的“科漂乐园”。
超链接二:全球合伙人的“合纵连横”
全球创新资源的“回流”,不仅需感召,也要恪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于是,科大硅谷创新开辟“全球合伙人”的资源链接路径。
“‘科大硅谷’面向全球招募创新合伙人,以市场化方式推动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科大硅谷公司董事长吴海龙指明其路径的核心要义。
2023年,璞跃中国成为科大硅谷首批“全球合伙人”。这是一家起源于美国硅谷、在全球布局60多座创新中心、拥有超20年科创服务经验的知名科创平台。
璞跃科大硅谷创新中心开园仪式现场。科大硅谷供图
牵手科大硅谷,并非璞跃的一时兴起。“我们一直在寻找最具活力的创新区域,科大硅谷的创新理念与我们高度契合。”璞跃中国常务副总裁陈志新解释说。
在陈志新看来,“全球合伙人”并非普通合作,而是通过深度“战略协同”构建出的一种“超链接”。
单从形式而言,此种“超链接”可谓创新要素的“合纵连横”。
以酷外科技为例,这家专注于外汇科技与算法的初创公司,核心团队来自斯坦福大学、谷歌、汇丰银行等知名机构,曾获璞跃中国的种子轮投资。
横向上是“内外牵引”。2023年,经璞跃合肥创新中心推荐,酷外科技参加“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荣获一等奖,从而链接合肥资金、渠道及场景资源,最终落地科大硅谷。同时,得益于璞跃的支持,酷外科技实现对美国市场的“反向”输出,加速了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纵向则是“底层创新”。今年4月,得益于合肥高新区“高新荟”的深度链接,由璞跃中国合肥创新中心联合科大硅谷公司等主办的“向新而行:AI重构能源新生态”活动,吸引一众产业领军企业和创新企业参与,推动了AI与能源领域的场景创新和资源整合。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科大硅谷已招募超100家全球合伙人机构,在全球13个城市设立创新中心,链接高校和机构资源。
应予指出的是,在观察人士看来,此“超链接”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合伙人的属地优势和深耕领域的资源禀赋,一来通过“异地孵化+本地注册”等形式实现全球创新资源的精准导入,二来采用“基金+基地”方式为引入项目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目前,在科大硅谷片区,全球合伙人聚焦不同赛道,推动79个“创新单元”启动,实现“一楼一联合体、一单元一产业链”的布局。
超链接三:耐心资本的长期坚守
科技创新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既需突破“从0到1”的爆发力,更需跨越“从1到100”产业化的耐力。
通俗地说,谁有“耐力”,谁便能链接更高端的创新资源。
今年初,安徽树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树突精密”)自主研发的细胞级荧光导引技术,被国际顶尖期刊《自然》誉为“开启细胞级精准手术新时代”的突破。
树突精密CEO沈来全介绍创新技术。人民网 陶伟摄
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国内超40家一流医院的500多例神经外科手术,显著提升肿瘤切除准确率,填补国内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空白。
鲜为人知的是,树突精密创新技术的“破土”,便源自合肥高新区及科大硅谷的“耐心浇灌”。
早在2018年该团队尚在上海时,便受到合肥高新区的关注。“他们主动和我们接洽,过程非常专业。”树突精密联合创始人王劲宇回忆道。
2020年,科大硅谷子基金合伙人——合肥高新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合肥高投”)又以“陪跑者”身份介入,最终在2024年推动树突精密总部迁入科大硅谷,同时联合省市政府基金对其完成超1亿元的战略投资。
据悉,合肥高投管理着20支基金,总规模近100亿元,其中5亿元专项锚定科大硅谷核心区,助力初创型科技企业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
“作为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下属的股权投资平台,相较于市场化机构,我们会从兼顾区域发展的视角出发,扶持企业、支持产业、服务经济。”合肥高投重大项目投资二部副总经理张雪松说。
今年,“壮大耐心资本”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我们主张以耐心资本陪伴科技企业成长,设立的科大硅谷引导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风险容忍度达50%。”吴海龙表示,耐心资本叠加科大硅谷政策支持,对科创企业的吸引力可谓倍增。
数据显示,三年来,科大硅谷引聚各类股权投资基金221支、规模超2500亿元,依托“子基金+直投”双轮驱动,为科技项目提供深度股权赋能。
科大硅谷核心区中安创谷。科大硅谷供图
“厚植创新生态,感召五洲英才。”——这是科大硅谷肩负的创新使命。
而欲完成这项使命,须由全球校友、全球合伙人、耐心资本共建起一个招引全球创新资源的多维度“超链接”。如此,“五洲英才”才会更容易看见安徽,“读懂”合肥,从而奔赴至“科漂新乐园”,筑就“梦想新GUi处”。
陶伟
成立三年,科大硅谷孕育了多强的创新能量?2022年至今,这里“长出”了3个“2500”:新增科技企业超2500家;汇聚高层次人才逾2500名;引育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突破2500亿元。能量何来?有多重因素叠加: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推进、成果转化的链条畅通、产业培育的模式创新、多元资本及创新生态的打
金融界2025年6月29日消息,兴证全球红利量化选股股票A(021979) 最新净值1.0632元,该基金近一周收益率1.14%,近3个月收益率4.60%,今年来收益率6.26%。兴证全球红利量化选股股票A基金成立于2024年10月31日,基金经理田大伟,截至2025年3月31日,兴证全球红利量化选
近日,辽宁省工业遗产文化协会成立大会暨首届高峰论坛在辽宁大厦隆重举行。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辽宁工业遗产保护事业进入专业化、系统化发展新阶段,将为全省工业文化传承、文旅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辽宁省作为新中国工业摇篮,拥有丰厚的工业历史遗存。协会的成立旨在统筹全省工业遗产资源,搭建政企学研协作
6月16日晚,不少合肥人的朋友圈、社交平台都被奇怪的闪电刷屏了。天空不断“放电”却没有声音,不少朋友拍下视频发布到网络上。不止合肥,在安徽阜阳、蚌埠、淮南等地,也有网友看到这奇特的一幕。闪电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之所以让大家刷屏是因为这次闪电频率非常高,一直安静听不到一点雷声。为什么一直闪电,却没有雷
据泰媒消息,6月10日,泰国旅游局(TAT)局长塔佩妮女士在曼谷举办的全球驻外大使和总领事会议上,向98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驻泰大使和总领事发表了名为“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背景下促进泰国旅游业发展指南”的特别讲座,泰国旅游部门及外交部相关代表一同出席。期间,塔佩妮向全球各地驻泰大使和总领事对泰旅局各项
5月30日,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仪式在香港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并致辞。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欧洲85个国家和近20个国际组织的高级代表约400人出席并见证仪式。其中,33个国家现场签署公约,成为国际调解院的创始成员国。香港迎来一个国际组织总部的落户,而且该组织像是为香港量身定
6月6日,华东政法大学集英楼内,法治“后浪”与时代“前浪”的思想碰撞激荡全场。第十二届“戈峻英才奖”颁奖典礼暨“拾光叙语·智启未来”主题活动在此举行。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玉刚、华东政法大学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宋瑞、华东政法大学校团委书记张晶星、华东政法大学校团委副书记刘亮等校领导及200多
科技日报合肥6月4日电(记者吴长锋洪敬谱)记者4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自2024年1月6日上线运行以来,已为143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完成超50万个量子计算任务,全球访问量突破2900万次,刷新中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成为全球量子计算领域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