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庆祝的不只是抗战胜利,更是进步、和平与友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4 06:21:00    

【特别关注】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61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有关国家高级别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等出席大会。中国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引发全球各国媒体高度关注。

中国向世界作出和平承诺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在题为《习近平主席呼吁各国牢记历史教训》的报道中援引习近平主席有关历史警示的重要论述称,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俄《莫斯科共青团员报》报道指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向全国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爱国人士和抗日将领,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海内外中华儿女,致以崇高敬意。报道还称,中国人民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巴基斯坦《每日团结报》网站摘录了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等重要论述,还有报道赞赏中国长期以来倡导全世界团结起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愿景。

奥地利广播公司的报道关注了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其他奥媒还在报道中提到“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述。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指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表明了中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彰显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的决心与承诺。中国领导人发出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为民族复兴伟业团结奋斗的强力信号。日本《朝日新闻》报道,中国领导人在讲话中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向世界强调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日本《读卖新闻》分析称,习近平主席强调“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体现了中国对国际局势的判断和把握。日本时事社、共同社均发文称,中国领导人的讲话突出面向和平、面向未来的一面,强调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和平承诺。

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日益增大

挪威广播公司记者斯特罗门发文提到,“中国的阅兵仪式令人叹为观止,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力”。

德国《图片报》援引德国联邦国防军大学SPEAR安全、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问题专家梅-布里特·斯图姆鲍姆的观点称,此次阅兵展示了中国军队在无人机系统、电子战和能量武器等新领域的进步。

《赫尔辛基日报》中国通讯员约基宁在评论文章中写道:“中国最近的技术突破令人惊讶,军事方面的突破也同样令人震惊。今年年初,中国凭借先进的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引起轰动;在中国春节期间,机器人与人共舞更是让人们欣喜不已。在这次阅兵中,中国证明了其军事装备方面的技术发展也同样快速。”

芬兰广播公司亚洲通讯员苏拉斯玛表示,如果说本周早些时候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展示了中国的软实力,那么阅兵仪式则展示了中国的硬实力。中国向世界表明,多极化的世界秩序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它已经来临。

巴基斯坦最大的英文媒体《黎明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巴总理夏巴兹以及俄罗斯、朝鲜等国领导人一道出席了这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展现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

瑞士《新苏黎世报》报道认为,阅兵仪式彰显了中国的历史地位,展示了中国的实力和政治社会稳定。长期以来,西方一直严重低估了中国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中国视为战略伙伴,西方是时候幡然醒悟了。

纪念胜利是为了正视历史

捷克独立评论和分析网站《论争》发文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丝毫不逊于其对欧洲或俄罗斯的影响。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作出了重大牺牲,但西方对亚洲战场的了解却相对较少。如今,中国推行和平政策,主张外交而非战争,主张合作而非对抗,并致力于团结而非分裂国际社会。中国如今纪念胜利,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过去,也是为了提醒世界,和平并非天赐之物,历史不应基于一时的政治需要来书写。

文章提到,日本在亚洲犯下的战争罪行和欧洲大屠杀一样恐怖。然而,这些罪行却在西方的历史记忆中被淡化。正如冷战时西方掩盖甚至利用法西斯罪行一样,如今西方一些人正在淡化苏联和中国的牺牲,夸大自身的作用。历史记忆正在变成一个新的战场,真相被抹去,各种故事被用来为地缘政治对抗辩护。文章强调,我们有必要摒弃目前在西方国家蔓延的历史修正主义和虚无主义,努力构建一个全球化的历史观。

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报道了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对纪念大会的祝贺。扎尔达里表示,9月3日这一天有力地提醒人们,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英勇斗争。他说,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日子,不仅承认了中国在促进全球和平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也强化了坚忍、勇气和团结反抗压迫的价值观。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捷克《我们的真相》周报刊文表示,纪念活动表明各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追求和平的世界秩序,共同反抗霸权主义。文章指出,出席活动的领导人大多来自倡导世界多极化的国家。这些重量级人物的会晤展示了中国作为国际秩序重要支柱的地位,并加强了中国在建设更加公正的世界和促进国家间合作方面的作用。文章强调,铭记中国人民的抗争是反对法西斯主义、帝国主义的关键,这将加强全球南方国家在反对霸权上的团结。

埃塞俄比亚广播公司在报道中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也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受邀的世界各国领导人、外交官、记者以及嘉宾出席了此次阅兵仪式,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备受瞩目。中国庆祝的不只是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更是如今与各个友好国家共同实现的进步、和平与友谊。

缅甸仰光媒体集团主席戈戈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深远,这意味着中国将与各国一道,为人类建设共同的家园。他说:“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某一群体的未来,而是全人类共同的未来,是和平发展的未来。”

他表示,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全球和平、国际秩序新格局以及世界多极化密切相关。他认为,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各国应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避免敌对关系和大规模冲突。“我希望世界能够迎来全人类共享的未来,构建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合本报维也纳、亚的斯亚贝巴、柏林、伊斯兰堡、莫斯科、赫尔辛基、布拉格、日内瓦、仰光、东京9月3日电 记者付志刚、冯源、焦授松、尤铭、李遥远、邓宇飞、杨艺明、孙铁牛、陈晓阳、高庆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