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了缓解育儿压力,各地相继推行育儿假这一福利制度。但现实中,这一福利制度落实情况如何?如果员工因此将企业诉上法庭,法院又会如何判?近日,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与育儿假相关的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男子请育儿假不成
被扣4天年假
据报道,江苏昆山刘先生的孩子于2021年6月出生,其2023年休假时曾向公司申请休育儿假,并提交子女出生证明等相关材料。公司不同意刘先生休育儿假,将其4天休假均按照年休假处理,并扣除对应天数的年休假补贴。
聊天记录(左),刘先生提交的请假条(右)。来源:昆山法院
刘先生认为,上述4天休假应为育儿假,据此诉至法院,要求公司支付2023年未休的4天年休假、5天公司假及剩余6天育儿假的工资。
法院经审理认为,江苏省发布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子女3周岁之前,夫妻双方每年分别享受10天的育儿假,刘先生有权利向单位申请这一假期。法院对刘先生2023年其所休4天假期应为育儿假的主张予以支持。计算其未休年休假工资应为3339.4元。
此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只有法定年休假未休完,用人单位需要折算工资待遇,故刘先生对剩余6天育儿假及5天公司假工资的主张无法律和政策依据,公司在规章制度中亦未明确规定未休补偿,法院不予支持。
最终,法院依法判决被告某工业公司支付原告刘先生2023年年休假工资3339.4元,并驳回其他诉讼请求。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判决现已生效。
育儿假为何“有假难休”?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全国多数省市都有相关规定,即子女3周岁以内的夫妻,每年双方各享受5天至20天不等的育儿假。其中,北京、上海等地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在子女3周岁前,每人每年各享受5天育儿假;吉林省规定,在子女3周岁前,每人每年各享受育儿假累计20天;江西、安徽、湖北、江苏等全国大多数地区则是规定了在子女3周岁前,每人每年各享受10天育儿假。
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不少地方都被曝出育儿假存在“纸面化”现象。记者搜索发现,在社交媒体上,北京、天津、广东、江苏等多地都有网友反映公司拒绝员工的育儿假申请。而用人单位拒绝育儿假的理由,通常有单位没有休育儿假的先例、公司业务繁忙无法请假、年假没用完不能休育儿假,等等。部分公司甚至在员工反复维权沟通后仍拒绝批假。
针对“有假难休”这一现象,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孙鹏律师分析,造成育儿假休假难的主要原因是,对于用人单位不批准员工休育儿假这一行为,大多数地区没有规定相应的惩罚规则,使得不少单位对于育儿假的认知停留在“可休可不休”的概念里。其次,对于休假的折算、时效等问题缺乏具体指引,造成实务中育儿假无法有效落地的窘境。
如何进一步保障育儿假福利政策的有效落地?孙鹏律师指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等职能部门应对用人单位落实育儿假情况进行经常性地监督检查,督促用人单位认真落实和执行;各地区应结合当地实践,尽快出台对未休育儿假的处理规则,如按照正常出勤工资作为补偿等,保障劳动者在发生争议时能够通过仲裁有效维权,也能有效避免用人单位“有假不批”的现象发生。
【来源:法治网、中国妇女报、长江日报】
4月14日,安康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翼一行到宁陕法院调研督导重点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宁陕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尹峰主持座谈会,院班子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调研组一行先后检查了院机关安检值班、诉讼服务等工作情况,察看了立案大厅、共享法庭等场所,查阅有关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资料。座谈会上,调研督导组
沈逸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自2015年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以来,这一制度化安排不仅显著提升了全民的国家安全意识,也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十年来,中国国家安全实践不断演进,国家安全
2025年4月16日,杭州图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因营业成本与费用划分不准确,导致公司 2020 年度、2021 年度、2022 年度和 2023 年度的财务报表和附注披露不准确。2025 年 4 月 15 日,公司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
近日来,云城区南盛镇下西村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民化参与”为核心,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卫生治理模式,通过实施卫生“网格轮值+专职保洁”制度,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长效管护,成为助力基层治理的“一剂良药”。责任网格化构建“共治共享”治理网络下西村创新推行“网格轮值+专职保洁”双轨机制,将村庄划分为
每经AI快讯,盛航股份(001205)4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于近日与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签署《2025年山东裕龙石化“化工品”4000/5000/6000/7000吨级船舶水路运输合同》(简称“《水路运输合同》”),合同暂定含税运费总价为7.31亿元,除税后约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3
食品饮料板块逆市走强。今天上午A股市场整体低位震荡,主要指数多数时间下跌。行业板块和赛道方面,食品饮料板块大涨,多股盘中涨停。港股市场上午整体窄幅震荡,其中的食品饮料板块也大幅上涨,港股雨润食品盘中涨幅一度超过9%,周黑鸭盘中涨幅一度超过8%,中国波顿、华润饮料、卫龙美味、怡园酒业等多股涨幅居前。港
2025年4月14日,瑞可达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15亿元,同比增长55.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28.11%。尽管营收大幅增长,但净利润增速明显低于营收增速,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仍面临挑战。瑞可达在新能源汽车、储能、工业机器人等领
苏州医疗器械头部企业沛嘉医疗今天(4月14日)发布消息,公司与合作伙伴法国HighLife SAS公司合作的创新产品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据悉,这一产品用于治疗中重度二尖瓣返流(MR)患者,可通过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治疗瓣叶薄、短、易碎或钙化的二尖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