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文彦波 李谌涵 记者 阳锡叶)捡垃圾、扫地、擦窗户……近日,在湖南城市学院的校园里,参与校园环境卫生清洁的学生越来越多,参与晚了还很难找到劳动地点。该校启动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只要完成一定时长的公益劳动就可以拿到学分。
近年来,湖南城市学院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以“五五三”劳动教育模式为引领,为学生全面发展指引方向。
何为“五五三”模式?即坚持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文明养成教育、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双创教育“五结合”,从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实践、劳动技能、创造性劳动实践“五维度”构建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通过“双主体”评价(教师、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双度”评价(劳动素养达成度和劳动表现满意度)、“双域”评价(学校和居家表现),实现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全面、科学评价。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构建起一套科学、全面、有效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在评价中进步。”该校学生工作部部长余洪介绍,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劳动教育的局限,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特别是在专业教育中,学校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提升专业劳动技能;在双创教育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劳动能力。
为确保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湖南城市学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在各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中的地位,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在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上,该校构建了“通识教育必修课+专业实践必修课+综合实践必修课+劳动教育特色选修课”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群,涵盖劳动价值观教育、劳动知识学习、劳动技能训练等丰富内容。
“自入校以来,每周四下午,我都会参加学校的劳动实践课,拔草、打扫卫生……劳动强度虽然不大,却让我们在劳动中感受到收获的喜悦。”湖南城市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董振昊表示,学校的劳动实践课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毕业后,董振昊来到新疆,用奋斗谱写青春的赞歌,并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典型人物”。
“众多校友的卓越事迹,无一不是学校劳动教育成果的生动展现。”该校副校长孙倩说。未来,湖南城市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评价改革,不断优化“五五三”模式,持续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
作者:文彦波 李谌涵 阳锡叶
近日,备受瞩目的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河南省省赛在郑州航空港区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比赛结果正式揭晓。本次大赛吸引了河南、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多省的660支参赛队伍、超2000名青少年发明家齐聚一堂,共同开启创新征程。此次大赛得到了淮滨县委和教体局的高度重视,领导亲临现场进行指导,为同学们加油
观点网讯:7月23日,全球领先的城市空中交通(UAM)科技企业亿航智能宣布与全球领先的汽车外饰件和车身结构件供应商敏实集团(股票代码:00425.HK)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亿航智能低空eVTOL航空器的高安全性机身系统研发制造及文旅示范运营场景打造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构建价值链战略合作体系,并加
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今年的“三伏天”全程30天。如何使用空调,记住以下5点,省电又舒服。白天25-26℃、夜间27-28℃日常空调温度建议设置在26℃-28℃的“黄金区间”,这个区间不会因为温度太低导致“空调病”,体感最舒适,而且也相对省电。白天25℃-26℃体感舒适,夜间睡眠可升至27
全媒体记者 郑延昭 孔莉 魏敏在新蔡县栎城镇,一座充满人文关怀的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正为众多重度残疾人家庭带来新的希望。这里以专业贴心的照护服务为基础,创新推行“家属就业帮扶”模式,成为当地民生保障工作的典范。走进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家属马守勤正细致地为卧床的丈夫喂饭,这样温馨又日常的场景,每天都在
统筹:鲁红策划:王海燕记者:肖晴岚设计:张曼雪湖南日报社出品华声在线制作
7月15日,重庆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重庆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升至40~42℃。炎炎夏日,在这座城市的脉搏里,仍有一群人在热浪中执着前行——他们是街头巷尾的环卫工人,是地下管网中的检修人员,是路灯下攀爬的照明守护者。汗水浸透衣衫,阳光照热皮肤,他们却像盛夏里的绿荫,无声地撑起城市的整洁与明
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印发关于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从2025年到2027年底广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其中,聚焦高精尖产业与急需行业、就业重点群体等开展补贴性培训3000万人次以上。意见明确,围绕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聚焦先进制造、数字
7月14日,湖南祁东县闹市区三层别墅被指违建,举报多年,“像膏药一样揭不掉”,与县政府直线距离仅一公里,街道办:县里多部门正在处理。(记者 石伟 编辑:龚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