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东大力推倡导移风易俗 节地生态安葬率超63%
记者从广东省民政厅获悉,近5年来,全省有19.5万份骨灰海葬、树葬。目前,广东省节地生态安葬率超过6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东省民政厅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推动殡葬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倡导绿色文明殡葬新风,推行骨灰海葬、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以更多惠民殡葬成果推动节地生态安葬,群众接受度和参与度不断提升,移风易俗、文明祭扫效果不断显现。
为满足群众多样化祭扫服务需求,广东提供多种祭扫方式,除现场祭扫外,还提供代理祭扫、网络祭扫等服务。在微信小程序“粤省事”民政服务专区上线“云祭扫”网络服务,采用网上献花、线上寄语、云上代祭、撰文追忆等方式追思故人。
让骨灰随花瓣飘向蔚蓝大海,让思念化作年轮里的春华秋实。全省各地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多种多样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在南粤大地上绿意新生。
广州建成“1+N”绿色生态安葬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生态安葬服务,2024年全市组织开展骨灰撒海11批次,撒海骨灰3284具,参与群众4786人,发放撒海补贴337万元。深圳市加大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根据《深圳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深圳市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的通知》,符合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条件的,骨灰海葬按每具骨灰30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其他节地生态安葬按每具骨灰10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
2013年,汕头市澄海区在全省率先打造专门用于骨灰撒海的海葬码头,设置三个告别厅,建有骨灰集中撒海临时存放点、登船栈道和沿海护栏等设施。澄海区还出台了骨灰海葬管理制度,并制订海葬活动标准化流程,推动骨灰海葬规范化发展。
佛山大力推行以骨灰存放、壁葬、树葬为主的节地生态安葬改革,自2005年起推行骨灰植树活动,至今已有超2万份骨灰在“长青林”骨灰植树基地进行了树葬,节约用地相当于超过五个标准足球场面积。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何敏辉
通讯员 叶金鑫 邓立超
近几年,直播电商行业高速增长,目前直播电商的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6亿,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4.5万亿元。报告显示,短视频直播生态孕育和催生了174个新职业。在云南大理的宾川县电商直播间,当地特色农产品紫皮独头蒜火热售卖。五年前,独头蒜一度面临滞销的困境,宾川县95后姑娘晏林英通过电商直播打破了
为切实提升广大师生生态环保意识,有效推进校园及周边鸟类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近日,经开区各学校积极开展了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爱鸟护鸟”主题教育活动。在西安经开第二小学,学校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积极召开“爱鸟护鸟,你我同行”主题班会,特别开设了鸟类保护专题知识课堂,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精美的
【来源:深圳商报】深圳的小伙伴们,今天出门有没有觉得非常热?今天,深圳继续高温炎热开场,早晨时段气温已突破30℃,体感温度更是高达33℃+,紫外线指数也已达到了“极强” 。中午时段,全深圳市气温大致在33℃~35℃,东西沿海气温略低1℃~2℃。热带低压预计明早登陆据@广东天气6月25日消息,原位于南
“以前结婚彩礼十几万元,酒席摆几十桌,为了面子还得借钱,现在新规一出,负担一下轻了。”近日,谈及婚丧嫁娶新风尚,镇平县枣园镇村民感慨万千。近年来,镇平县枣园镇积极响应群众呼声,大力推动移风易俗,通过村民自治、法律保障和道德引导等多种手段,向陈规陋习“开刀”,让文明节俭的新风吹遍乡村角落。为从根本上解
静宁县紧紧围绕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生活好、能融入”,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不仅关乎住房安全,更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似火的六月里,杜卯珠往返于家和新建搬迁点之间,作为群众代表监督新建院落质量。杜卯珠所在的在静宁县贾河乡贾河村杜家社,基础条件较差,多数群众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站在这一历史节点,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本版推出“回眸‘十四五’”系列报道,聚焦“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区域协调、民生改善五大核心领域,分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区域协调、高水平开放、乡村振兴五个篇章,盘点
近日,又一家支付机构进行增资。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非银行支付机构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信息公示显示,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付通”)获批增资70亿元,注册资本从153亿元增至223亿元,增幅高达45.75%。图源: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官网财付通为腾讯旗下第三方支付公司,也是微信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题:大漠深处绿意渐涌——“三北”工程攻坚战成效综述新华社记者黄垚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的万里风沙带上,人与沙较量千百年。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三北”工程,在只争朝夕的奋斗下,重点治理区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2023年6月召开的加强荒漠化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