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东大力推倡导移风易俗 节地生态安葬率超63%
记者从广东省民政厅获悉,近5年来,全省有19.5万份骨灰海葬、树葬。目前,广东省节地生态安葬率超过6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东省民政厅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推动殡葬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倡导绿色文明殡葬新风,推行骨灰海葬、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以更多惠民殡葬成果推动节地生态安葬,群众接受度和参与度不断提升,移风易俗、文明祭扫效果不断显现。
为满足群众多样化祭扫服务需求,广东提供多种祭扫方式,除现场祭扫外,还提供代理祭扫、网络祭扫等服务。在微信小程序“粤省事”民政服务专区上线“云祭扫”网络服务,采用网上献花、线上寄语、云上代祭、撰文追忆等方式追思故人。
让骨灰随花瓣飘向蔚蓝大海,让思念化作年轮里的春华秋实。全省各地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多种多样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在南粤大地上绿意新生。
广州建成“1+N”绿色生态安葬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生态安葬服务,2024年全市组织开展骨灰撒海11批次,撒海骨灰3284具,参与群众4786人,发放撒海补贴337万元。深圳市加大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根据《深圳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深圳市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的通知》,符合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条件的,骨灰海葬按每具骨灰30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其他节地生态安葬按每具骨灰10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
2013年,汕头市澄海区在全省率先打造专门用于骨灰撒海的海葬码头,设置三个告别厅,建有骨灰集中撒海临时存放点、登船栈道和沿海护栏等设施。澄海区还出台了骨灰海葬管理制度,并制订海葬活动标准化流程,推动骨灰海葬规范化发展。
佛山大力推行以骨灰存放、壁葬、树葬为主的节地生态安葬改革,自2005年起推行骨灰植树活动,至今已有超2万份骨灰在“长青林”骨灰植树基地进行了树葬,节约用地相当于超过五个标准足球场面积。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何敏辉
通讯员 叶金鑫 邓立超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始终以绿色电力为纽带,将“两山”理念融入能源发展血脉,用实干书写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广州答卷。从乡村酒坊的“柴改电”到城市充电站的“全绿电”,从光伏板覆盖的“蓝色海洋”到近零能耗的智能变电站……一系列实践生动诠释着:电力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家讲坛》推出大型文化专栏《我见青山》,节目通过“专家讲解”“现场互动”“典说生态”等多个环节,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为脉络,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展示各地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案例,展现习近平生态文明
从更大视野看,应善用市场化的方式,激发各类要素资源活力科技创新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关键就在于“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百年变局重塑全球格局,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党中央高瞻远瞩、布局落子。“安
央广网北京8月10日消息(记者修治国 内蒙古台记者王荣)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横亘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区北部的大青山曾因过度开采而扬尘漫天,经过十多年的生态治理,青城人民又看到了久违的青翠。中国之声特别策划《故乡山水》,10日推出:《山川不语,青绿作答》。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
根据中央气象台观测,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的中心,已经在21日上午离开广东陆地进入北部湾。广东省气象部门21日预计,22日起“韦帕”对广东的风雨影响将明显减弱,但22日至24日广东仍有部分地方需防局部暴雨。“韦帕”进入北部湾后期趋向越南广东局地累积雨量超400毫米根据中央气象台观测,“韦帕”中心21
中新网西宁7月15日电 (潘雨洁)“我们期待各位媒体朋友以镜头为眼、以妙笔为翼,让祁连山‘生态美’跨越珠江口、飘向维多利亚港,更让青港合作从经贸往来走向‘生态共鸣’。”15日,青海省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副局长韩强表示。当日,“探访秘境绽放世界”香港媒体祁连山国家公园(候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西藏广播电视台开展大型新闻行动《74县行记》,以“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真切记录各族干部群众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结出的丰硕成果。地处拉萨北部、毗邻藏北的当雄县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作为牧业大县当雄县探索走出的家庭牧场模式以联户或单户为单位通过“放牧+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申书郝广东岭南湿热的气候特点全国闻名,炎炎夏日,许多市民会有浑身困倦、食欲不振、烦躁失眠等不适的感觉,此时,不少广东人就会想到找中医调理。“天灸”作为传统的中医外治法,已有1700多年的渊源传承。它是在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指导下,以经络理论及中医时间医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