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骄阳似火,近日,“抱冬瓜睡觉”可以降温的方式突然流行起来,网友们戏称冬瓜为“天然空调”。实际上,冬瓜不仅是物理降温的好帮手,也是我们餐桌上的常见食材,更是中医推崇的“夏日解暑圣品”。
夏天如何巧吃冬瓜解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伍敏生、主管中药师曹礼慧为您推荐三款夏日冬瓜解暑美食。
值得一提的是,体质虚寒、脾胃功能较弱的人群需适量食用冬瓜,以免出现腹胀、腹泻等不消化的症状。
药食同源:冬瓜——解热解暑佳品
冬瓜自古就是药食同源的佳品,其全身都是宝。据《本草纲目》记载,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入肺、大肠、膀胱经,主清热、利水、消肿”,是应对夏季暑湿的天然良药。其中,冬瓜皮(收录于《中国药典》2025版)味甘性凉,长于利尿消肿,对暑热口渴、小便短赤等症状尤为有效;冬瓜子(收录于《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三册)味甘性寒,善于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常用于痰热咳嗽、肺痈肠痈等症状。冬瓜的每个部位都在中医宝库中发挥着独特的药用价值,且水分充足,富含多种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多,容易导致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出现口渴、尿少等症状。由于冬瓜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相辅相成,不仅可以补充人体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还能促进尿液排出,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热量和废物,从而达到清热解暑的目的。
推荐美味食疗方
推荐冬瓜解暑吃法,有需要的街坊不妨试试:
冬瓜薏米老鸭汤
材料:冬瓜500g,薏苡仁30g,老鸭半只,生姜3片。
做法:薏苡仁炒黄,鸭肉焯水后一起同炖1小时,加冬瓜煮至透明。
点评:滋阴不腻,祛湿不伤正。
冬瓜皮玉米须饮
材料:冬瓜皮30g(晒干),玉米须10g。
做法:沸水冲泡代茶饮。
适合人群:适合水肿、小便短赤的“湿热体质”者。
冬瓜茶
材料:冬瓜(带皮带瓤带籽)、红糖、冰水适量(冬瓜与红糖的比例大约为5:1)。
做法:冬瓜连皮切块,加红糖小火熬煮成膏,备用。取适量兑冰水饮用。
注意事项:
1.体质虚寒者慎食。冬瓜寒凉,体质虚弱者食用冬瓜时要适量,或者搭配一些温性,如生姜、红枣等,中和冬瓜的凉性。
2.不要过量食用。脾胃功能较弱者过量食用可能会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策划|龚丹枫 王倩
统筹|林清清
执行|郭子扬 李可欣
文字|王沫依 通讯员 白恬
海报|陈健怡 李可欣
视频|郭子扬 李可欣
编辑:许敏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近日,“抱冬瓜睡觉”可以降温的方式突然流行起来,网友们戏称冬瓜为“天然空调”。实际上,冬瓜不仅是物理降温的好帮手,也是我们餐桌上的常见食材,更是中医推崇的“夏日解暑圣品”。夏天如何巧吃冬瓜解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伍敏生、主管中药师曹礼慧为您推荐三款夏日冬瓜
告别暑假宅家无聊!第三期“游南海 味好‘农’百万学子游南海之‘农’情食品康养游”又来宠粉啦!7月5日(周六),跟着我们一起深入南海九江,开启一场“鱼”你有约的亲子奇遇记!捞鱼花、刮鱼出塘、渔船渔民、水影冬瓜、田园市集......一网打尽!孩子充电,家长放松,全家乐翻天!康养游线路:九江水产专业村——
4 月份,在一些地区一种水分超足、味道清甜、金黄圆滚、外形可爱的水果上市了,很多尝过鲜果的人都会忍不住爱上,它就是枇杷。皮薄汁多、清甜微酸,咬一口就能感受到满满的春天气息。很多人以为枇杷太甜不适合控糖人群,其实它的糖分并不算高,而且富含水分、膳食纤维和类胡萝卜素。今天让我们好好了解下这个南方人心中的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通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之后,目前,第六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已经在全国各地有序展开。第六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体质检测两部分,监测对象为3至79周岁的中国公民,按年龄分为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3个人群。样本涵盖全
土豆叶子发黄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养分不足 :土豆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如果施肥过少,会导致养分不足,从而使得叶子发黄。此时,应及时追施速效肥料及复合肥。水分过多或过少水分过多:土壤中长期水分过多会导致植株根系腐烂,叶子发黄,严重时植株会死亡。需要及时开沟排水。水分不足:土豆生长需要充足的水
冬瓜的种植时间主要分为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具体时间因地区气候条件而异。春季种植时间:一般在12月至次年3月之间。在南方温暖地区,播种时间可以延长至4月。特点:春季气温逐渐回升,地温适宜,有利于冬瓜生长。在北方寒冷地区,建议选择3-4月进行播种。秋季种植时间:一般在6月至9月之间。在湖南、湖北等地,种
水分含量是指 物质内部所含的水分的量,通常用百分比、毫升每克(ml/g)或毫升每千克(ml/kg)来表示。这个指标可以用于描述各种材料,如土壤、岩石、陶瓷、水果、木头、药品等。百分比表示:水分含量可以用百分比来表示,例如,棉花的含水量为0.5%,这意味着在100克棉花中有0.5克的水分。体积和重量表
上庄姜老红糖 产地:河南焦作原料:上庄姜(姜汁≥50%)、红糖制作工艺:古法制糖推荐理由:上庄姜产自河南省北部太行山脚下,因地得名。是药食同源的佳品,2008年,“上庄姜种植与加工”技术被列入焦作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庄姜红糖品质高,就是因为原产地出产的生姜是优质姜,以及成分配比中姜汁含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