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月份,国内需求有效扩大,生产供给较快增长
应变克难,中国经济显实力(权威发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张芳曼
4月份,中国经济有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延续向新向好态势。“这既得益于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也得益于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各方面积极应变,更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结果。”5月19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
需求——
市场销售稳定增长,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4月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推进,国内需求有效扩大。
从消费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市场销售保持稳定增长。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其中,与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在假日经济等带动下,服务零售保持稳定增长。1至4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随着政策效果继续显现、消费动能不断壮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有望持续增强。”付凌晖说。
从投资看,投资总体稳定增长。1至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下,1至4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8.2%,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4.5%。
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1至4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8%,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在产业升级带动下,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增势较好,分别增长13.4%和8.2%。
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1至4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0.7%,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6.9%。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势较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融合,1至4月份,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3%,其中专业技术服务、信息服务投资分别增长17.6%、40.6%。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我国投资潜力依然巨大,支撑投资增长有利因素仍然较多,“一是产业升级发展空间广阔,二是重大区域战略引领带动,三是社会民生领域还有较大投资需求。要着力提高投资效益,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更好发挥投资扩需求优供给的作用”。
供给——
产业高端化发展态势明显
工业生产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同比增长,增长面超八成。
产业高端化发展态势明显。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9个百分点。1至3月份,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3%,保持较快增长。4月份,集成电路制造、光电子器件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21.3%、19%;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60.7%、29.5%。
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速。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较好,4月份,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8.9%、61.8%。智能产品生产快速增长,4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2%、29.3%;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1.5%。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前沿领域实现突破,将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市场需求扩大。在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4月份,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包装专用设备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电动自行车、液晶显示屏等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
同时,扩大内需带动服务业增势平稳,4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旅游交通出行增多,4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0.4%、8.9%,快于全部服务业增长。
外贸——
多元化发展,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
1至4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4%,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4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5.6%,其中出口增长9.3%,保持较快增长。
外贸多元化发展取得新成效。4月份,尽管对美贸易下滑,但我国对东盟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加快,有力支撑了外贸增长。1至4月份,我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2%,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3.9%,加快1.7个百分点。
民营外贸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1至4月份,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6.8%,好于整体外贸形势。
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较好,1至4月份增长9.5%,快于一季度。
“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形势下,我国外贸克服困难,保持了平稳增长,彰显出强大韧性和国际竞争力。”付凌晖认为,这体现出我国产业基础坚实的支撑能力、外贸快速调整的应变能力、稳外贸政策的保障能力,“面对外部冲击,各地区、各部门强化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加大出口退税、金融支持、贸易便利化等政策力度,为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付凌晖表示,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有利于双方贸易增长,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但国际合作共赢的大势不会改变,我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也不会改变。”
“我国经济基础牢、发展有成效、制度有优势、政策有保障、市场有活力,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付凌晖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多重有利因素支撑下,有望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记者手记
风险挑战不足惧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4月份中国经济的表现格外引人关注。最新发布的成绩单,再次彰显了中国经济强大的“抗压能力”,为发展注入底气与信心。
透过成绩单,可以看到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的大国经济独有优势。需求端,4月份,随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实施,消费、投资等需求有效释放。供给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增势明显,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科技前沿领域加快突破,显示工业生产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茁壮成长。总体看,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广阔,国内大循环具有内在稳定性、长期成长性,为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有利条件。扩大内需、优化供给,中国经济将在供给与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中平稳向前。
透过成绩单,可以看到中国外贸的强大韧性和国际竞争力。4月份,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涌动的背景下,我国货物出口取得9.3%的增长殊为不易。这背后,是与日俱增的硬核实力,是外贸多元化的有力支撑,是稳外贸政策的落地见效。主动拥抱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大“朋友圈”,中国经济的舞台会越来越宽广。
顶住“压力测试”,栉风沐雨前行,中国经济展现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强大能力。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必将行稳致远。
(来源:人民日报)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本报讯(通讯员魏立涛)近日,从河北保津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收费部门了解到,上半年,该公司各收费站采用“高速+企业”模式积极走访驻地周边生产、物流、景区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与企业深度融合引流增收。上半年来自周边企业的车流量增长80%以上,既降低了企业成本,又为津雄高速公路增加了效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3日)公布6月份中国仓储指数。指数连续八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仓储行业延续良好运行态势。6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51%,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新订单、平均库存周转次数、业务利润、业务活动预期等主要分项指数均有回升。具体来看,6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1.6%,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维生素产品生产企业新和成(002001.SZ)业绩持续增长。7月1日晚间,新和成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3亿元至37.5亿元,同比增长50%至70%。报告期内,营养品板块主要产品销售数量、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增长,实现
6月26日,三亚晨海实业有限公司顺利完成肉类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下的首单业务,标志着三亚外贸企业在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的实践中取得又一成果。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规定,对原产于海南或含进口料件加工增值超过30%的货物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该政策能帮助企业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强
“签证(政策)变化让中国游客过境新西兰更加便捷。”新西兰“1news”网站6月18日以此为题报道称,新西兰政府当天宣布,自今年11月起,中国公民经新西兰机场中转将不再需要过境签证,只需申请新西兰电子旅行授权(NZeTA)。同日,在上海进行访问的新西兰总理拉克森还宣布了一条从上海经奥克兰飞往南美的新航
近日,梅州鸿兴工艺品有限公司递交的《企业自查情况表》及随附资料顺利通过梅州海关审查,海关不再对该家公司开展实地核查。这标志着海关核查“企业自查结果认可模式”改革落地梅州。据悉,“企业自查结果认可模式”是指被核查企业按照海关相关要求,对特定核查事项自主开展验核查证,自行确认相关生产经营行为真实性、合法
高考结束,放松时刻到来,有人买电子产品,有人趁机锻炼生活技能,还有很多学生准备开启一段青春的旅途。商家们也纷纷瞄准了这些消费热点。记者了解到,很多考生计划在高考后报名驾考培训,争取在步入大学前取得驾驶证。高考后来一场放松惬意的旅游也是不少考生的首选。(6月12日央视新闻)“考后经济”的火热,既是青春
在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指引下,中电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建冀交高投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政策部署,以党组织为核心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多方发力,全力做好今年的“三夏”跨区农机运输通行服务保障工作。政策执行提质增效,打通农机通行“快速路”中电建冀交高投公司各收费站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