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何丹莹/文 俞兴鑫/图
罗祺在弹奏钢琴
4月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当晚,24岁的罗祺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演练厅的“与你”公益音乐大课堂上,以一曲《贝多芬第23号钢琴奏鸣曲.op.57第三乐章》震撼全场。“音乐治愈了他,他用音乐治愈了我们。”不少听众被罗祺的音乐与故事感动。
这位6岁就被诊断为孤独症并伴有智力残疾的青年,用十余年时间完成了从封闭自我到音乐使者的“蜕变”,而在他的背后,是家人始终如一的陪伴与坚持。
小时候认知“慢半拍”
如今拥有“绝对音高”
“那时我们并没有自闭症、孤独症的概念,也错过了小罗祺最佳的黄金训练时间。”罗土炎回忆起儿子的童年,眼神中依然带着心疼,他介绍,那时小罗祺不愿意与同学交流,认知和学习能力也比同龄人慢半拍。直到幼儿园的音乐课上,小罗祺对钢琴声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专注,这让家人看到了希望。“音乐或是他唯一能感知的世界,我们决定抓住这个突破口。”
罗土炎和罗祺接受采访
为了帮助儿子学习乐理,罗土炎和妻子分工协作:妻子先向老师学习,再回家用卡片、手势等方式反复教导。“小罗祺有着出色的音乐记忆力,88个琴键发出的音,他都能准确无误地记住。”罗土炎说,为了不影响邻居,他们用隔音棉封死了家中所有窗户,每天五小时的练习后,妻子还要为儿子冷敷肿胀的手指。
经过十余年高强度训练、一万多次演奏练习,罗祺也渐渐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他不仅掌握了钢琴十级、小提琴九级演奏技巧,更拥有罕见的“绝对音高”能力。如今,罗祺已经能记住近200首钢琴曲并熟练演奏。
经常参加公益演出
社交能力显著提升
在采访过程中,罗土炎谈起家人为了罗祺的康复付出了许多努力。自从儿子确诊后,罗土炎就开始大量阅读关于自闭症、孤独症的文献,主动学习、系统掌握方法,也渐渐琢磨出一套帮助“星”娃康复的“家长经”。
“家庭是康复的主战场,机构训练只占30%,剩下的70%要靠家长。”罗土炎说,家长的心理建设其实是第一道坎,不要自我否定,要坦然接受孩子的特殊,孩子的黄金训练时间才能不被“耽误”。
罗土炎认为,更重要的是家长要积极扮演好情绪稳定和安全感的提供者。“‘星星的孩子’往往去到陌生环境就会慌张,但如果家长镇定,他们也会心安很多,不安的情绪会有很大缓解。此外,还要主动去创造社交机会,走出去才会越来越好。”为帮助儿子融入社会,罗土炎说,他们会经常带儿子参加婚礼演奏、公益演出。而经过长期训练,罗祺的社交能力显著提升。
讲述
“别人练10遍的曲子,他要练1000遍”
“他只是走得慢,不是学不会。”在和记者的聊天过程中,罗土炎多次提到这句话。
在2018年时,罗祺获得福州一国际酒店的驻场钢琴师职位。这份工作不仅让他获得经济独立,更让他学会了手机支付、骑电动车等生活技能。“现在他能主动和客人交流,还会用微信分享演出视频。”罗土炎欣慰地说。
罗祺为什么能成功?罗土炎说,是源于“蜗牛式坚持”。“别人练10遍的曲子,他要练1000遍。”罗土炎说,为了让罗祺的感觉统合训练效果更好,他每天500次拍球训练、游泳、滑冰等康复运动从未间断。
2020年,罗祺的《我和我的祖国》小提琴独奏通过网络直播感动5.8万观众,2023年又在省级公益音乐会上完成高难度曲目演奏。这位曾被幼儿园劝退的“特殊孩子”,成为舞台上的焦点。
罗土炎说:“每个生命都有发光的权利,如果社会多一点耐心,这些孩子完全能胜任工作。”
编辑:一醉
.近日,一位参与《郁病专长裘玉明中医中药治疗自闭症有效性研究》课题的家长(应受访者要求隐去全名,下文称"陈妈妈"),讲述其家庭参与该项目的经历与体会。孩子基本情况据陈妈妈介绍,其子现年4岁,目前在上幼儿园。在谈及参与课题的初衷时,她表示:"孩子对中药不太抗拒,比较容易接受,家里对孩子之前状态有不少担
3月29日晚,青岛科技大学四名学生郭明川、王士勇、郭志兴、孙少辉不顾寒冷,冲进海里将落水女子救回。本报报道以后,迅速引起广泛关注。4月2日上午,崂山区政法委为四人颁发“崂山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证书,鼓励他们见义勇为的行为和勇气,并奖励每人3000元。记者从青岛科技大学了解到,青岛科技大学以及学生所在
云南网讯(记者 龙彦 通讯员 陈果)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昆明市博物馆联合云南省康复医学会、昆明长和天城康复医院共同开展的“自闭症儿童开放日”融合公益活动温暖举行。活动通过专业讲解、医疗支持等多维度服务,致力于为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营造一个温暖的社会环境。 活动邀请十余组自闭症儿童家庭走进昆
有这样一群独特的孩子:他们能听见声音,却常常对呼唤毫无反应;能看见世界,却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并非不会说话,却难以用语言表达内心。他们是孤独症患者,一起关注“来自星星的孩子”。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并持续终生的神经性发育障碍,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
N海都全媒体记者 何丹莹/文 俞兴鑫/图罗祺在弹奏钢琴4月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当晚,24岁的罗祺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演练厅的“与你”公益音乐大课堂上,以一曲《贝多芬第23号钢琴奏鸣曲.op.57第三乐章》震撼全场。“音乐治愈了他,他用音乐治愈了我们。”不少听众被罗祺的音乐与故事感动。这位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日讯 4月2日,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师范大学与山东传媒职业学院主办的“点亮星空 融爱未来”关爱孤独症儿童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活动以“我们不一样,我们也一样”为主题,向小学生介绍了属于孤独症儿童的独特之处,以及和普通儿童的共性。通过“声音迷宫大挑战”“回应慢半
这是广东深圳一支由6名心智障碍者和普通孩子组成的“52Hz乐队”。在乐队这一“交往空间”里,孩子们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星孩”们站上舞台向更多人展示爱好,乐队日常的协作磨合,也在帮助他们逐步融入社会。记者:钟焯、仇清漪、邱晨、赵紫羽部分画面来源:深圳广电集团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蓝震孤独症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数据显示,我国孤独症患者已超1000万,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面对这一群体,如何构建科学、包容、可持续的康复支持体系,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文明的试金石。在第18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来临之际,潮新闻记者对话中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