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3月,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表示,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已累计创建215个停车资源优化项目,开工建设3.25万个公共停车位,提供4.44万个错峰共享停车位。2025年,上海计划持续推进创建30个停车资源优化项目,开工建设4500个公共停车位,建成20个示范性智慧公共停车场(库),基本实现智慧道路停车场建设全覆盖。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近年来上海市、区两级交通部门牵头破解停车难的不懈努力,多措并举让有限的空间资源承载住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停车难的本质是城市公共资源供给与民生需求的结构性失衡,要破解这一困局,需通过重构物理空间,在空间利用上持续“做文章”。通过立体化、共享化、智慧化的空间再造,破解停车资源短缺的“硬约束”。位于上海徐汇的桂江路公共停车库,采用分层出让供地方式,地上为公园绿化,地下为公共停车库,实现了土地空间资源的复合利用,可有效缓解周边居民和商务办公的停车难题。类似桂江路智能停车库的新型智能停车技术的应用,是城市停车资源优化突破的重点。通过空间的复合节约利用、系统的高效精准运转,实现最大幅度的空间增容,让市民享受到安全、快速、便捷的停车体验。
要想打好停车资源优化的城市“攻坚战”,还需激活时间资源。通过精细化治理将“时间差”转化为“资源差”,通过错峰共享、动态调配等方式,打破停车位在时间维度的闲置限制,实现存量资源的高效复用。这一模式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城市治理思维从“静态管控”向“动态共享”转变的重要标志。位于上海普陀真如街道的曹杨八村,在普陀区交通委、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的协调下,向周边公共停车资源要效益。邻近该小区的真如山姆会员店提供了100个错峰共享停车位。利用停放需求的“时间差”实现错峰共享的“双盈利”,不仅缓解了停车供需矛盾,更推动了城市治理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模式转型,为破解大城市停车难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除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变革,治理模式的持续升维也必不可少。通过制度重构、技术赋能和主体协同,实现城市治理从“管控”到“共治”、从“经验决策”到“数据驱动”、从“矛盾化解”到“价值创造”的跨越。要想推动城市停车资源持续优化,则需要构建多元共治体系,破解“碎片化治理”困局,通过整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力量,突破传统单一主体治理的局限性,形成停车资源优化配置的协同网络,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补充—社会协同”的良性生态。同时,通过技术应用推动停车治理不断升级,实现数据重塑管理效能边界,例如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和AI巡检车实时采集车位状态数据,形成城市级“停车热力图”,提升城市停车资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动态调控能力,进而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调控”的转型。
搭建智慧停车场,通过科技智慧赋能优化市民的停车体验也不失为优化停车资源的有效之举。搭建智慧停车场,可以在市民的停车成本上做“减法”,通过自动化运营实现减负。上海市闵行区交通委对亭场路、平阳路沿线道路停车场实施了智慧化改造,可实现无人值守、自主缴付,并同步开通了错峰共享电子签约功能,停车人不仅可以进行停车自助缴费,还可实时查询道路停车的错峰共享服务信息,申请按月计费优惠政策。在完善使用体验方面,还可以设置蓝牙AOA定位基站、停车信息采集发布设备,提供面向车行和人行的路径规划、场内导航、空位引导、反向寻车等全过程智能引导服务,最终实现停车资源从“粗放供给”向“精准服务”的转变。(作者:唐一路 来源:经济日报)
【影视锐评】作者:蔡萃艺近期,以萌娃为主角的微短剧悄然兴起,并迅速成为平台争相追逐的“爆款密码”。除了萌娃题材,还有很多微短剧里,小孩人物形象占据的篇幅比重越来越大。参演的小演员们凭借天真可爱的外貌以及极具反差感的角色设定,收获了大批观众的喜爱,参演作品频频创下播放新高,屡屡跻身热榜前列。这一趋势背
快科技8月1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能建集团所属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宣布,其建设运营的世界最大人工硐室储气原位试验平台成功完成储气密封循环试验。试验压力达到18兆帕,创下人工硐室储气库最高压力等级记录。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人工硐室储气领域核心技术,将有力推动压缩空气储能行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进程
中国队队员和球迷互动(8月10日摄)。热情的球迷(8月10日摄)。2025览山音乐季演唱会现场,歌迷热情高涨(8月17日摄)。当足球的激情与音乐的浪漫在塞上湖城相遇,当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在贺兰山下碰撞,银川正以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赛事与演出,书写着商文体旅深度融合的发展篇章。8月以来,2026年亚足
画河岸边,老人带着孩童嬉戏,其乐融融;海工产业园内,项目建设与企业生产热火朝天;蓬莱阁上,身着汉服的游客流连忘返……这是当下蓬莱古韵与新篇交融的最真实画面。近年来,锚定“打造经济强区”目标,蓬莱以“一体布局”重塑城市筋骨,以“两翼齐飞”锻造产业引擎,以“神仙生活蓬莱湾”推动文旅融合,奋力建设“新时代
近日,在成都一家养老院的活动室,一场别开生面的晨练正在进行。身形流畅的“绵阳造”人形机器人“夸父-MY”伸展机械臂,以柔和精准的招式带领老人们正在打太极拳。它不急不躁的节奏,传递出超越机械的平和与鼓舞,无声守护着长者的健康活力。此刻,科技化身生命律动的温情守护者。当太极教学告一段落,“夸父”无缝切换
#网评石家庄入选城市GDP50强名单 近年来,石家庄市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产业于根基、优环境于市场、增活力于创新,持续激发城市发展动能,凭借强劲的发展势头跃升“城市GDP50强”行列!这份殊荣的背后,是城市综合实力的显著跃升——产业布局科学合理,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发展的活
目前,第12届世界运动会正在四川成都举行。这一届世运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世界运动会,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世运会以来,参赛项目最广、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今天赛程已经过半。作为全球最高水平的非奥项目综合性体育盛会,成都世运会不仅以“运动无限、气象万千”的愿景吸引着世界目光,更以独特的城市
从VR穿越明代《坤舆万国全图》的时空,到秦淮河夜游邂逅流动的千年光影;从XR解锁星辰大海的奇幻航程,到数字世界见证仙凡爱恋的唯美传奇……为丰富游客暑期出行新体验,2025年江苏省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优秀案例名单日前正式对外发布,18个项目脱颖而出。入选项目有何魅力?它们如何带领游客开启沉浸式“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