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公共停车位供给
是我市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
今年 我市将建成公共充电桩3500个
截止上半年
全市已建成公(专)用充电桩2320个
完成年度任务的66%
超额完成上半年任务
记者走进我市首个“光储充换检”综合示范大功率充电站——大明宫MetroPark,看到多家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入驻,建成超级充电桩50余个,换电站两座。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新能源汽车品牌在这里部署了应用最新技术的液冷超充设备。在充电站中央日照充足的区域,建设有2000平方米的双玻光伏车棚,预计每年可发用绿电31万余千瓦时,成为我市功能全、建设标准高、一线充换电品牌聚集多、硬科技集中应用、生态效益显著的大型充电站,为市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充电服务。
送孩子参加兴趣班的市民王女士将车辆接入充电桩后,安心地走向咖啡厅。“在这儿充电特别高效,喝杯咖啡、看会儿书,等到孩子两小时课程结束,充电也就完成了。”王女士说。
充电桩的逐渐普及,为全社会带来了绿色出行体验的大幅提升。
网约车司机刘师傅对此深有体会,“现在,全城充电点分布密集,接单间隙随时能补电,空跑‘找桩’的情况几乎没了,收入更稳定,成本也更低了。”刘师傅告诉记者。
西安城投特来电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参与我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员,公司总经理徐康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在全市布局了1200多座充电站,运营的充电设施充电总次数达3500万次,累计充电量13亿千瓦时以上。
“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布局,覆盖居民区、商业区及交通枢纽,满足多元场景的充电需求,加大综合能源服务站及大功率超充应用布局,增加配套服务,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用户体验。”徐康说。
开启智慧充电3.0时代
7月8日,陕建八建集团首个自主投建的新能源充电站项目——边家村智慧充电示范站正式上线运营。该充电站是集智能充电、绿色出行、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城市绿能空间。预计每年可为电动汽车提供约200万度电,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000吨。目前,该充电站已接入市级智慧交通平台,未来将拓展光伏发电、储能等新功能,打造「“光储充”一体化示范站点」。
项目现场,崭新的充电桩整齐排列,不少新能源车主正在体验快速充电服务。第一次体验液冷超充的车主李女士表示,“以前充电要排队很久,现在这里的液冷超充10分钟就能充到80%,而且可以用手机实时查看充电进度,特别智能。”站内技术人员补充道:“超充桩最快10-15分钟补能200公里以上,同时我们的智能调度系统能根据电网负荷自动调节功率,既保证充电效率又确保电网安全。”
该项目选址地铁五号线边家村站旁,通过“地铁+充电”的P+R(停车换乘)模式,鼓励市民选择“新能源车+公共交通”的低碳通勤方式,推动绿色出行。项目的落成,直接解决了周边居民及地铁换乘车主的充电难题,缓解充电焦虑,同时,为西安市提升智慧交通水平、实现绿色发展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点线面”发力织密充电网络
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数量增长与公用充电设施建设相匹配为目标,今年以来,我市围绕优化电力配置、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推广等领域,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此过程中,市发改委精准布局,以“点、线、面”三维策略编织高效便捷充电网络。
其中,“点”上强覆盖,聚焦市民高频出行需求,将充电桩精准嵌入城市的关键节点。如今,在交通枢纽、大型商场超市以及医院、公园等公共停车区域,人们抬眼可见群充系统与快慢结合的充电设施,让大家轻松完成车辆电力补给。
“线”上补短板,我市对交通干线充电设施实施“肌肉升级”——鼓励将老旧低功率充电桩更新改造为250千瓦及以上大功率设备,加密国省干道充电设施布局,推动“公路+充电”与物流园区、货运枢纽协同发展。与此同时,我市巧妙盘活二环路、三环路及快速干道的桥下空间,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充电场站,不断完善城区充(换)电布局。
“面”上促均衡,面对老旧小区“停车难、充电难”的痛点,我市创新开展“统建统管”“智能有序充电”试点应用,探索在路边停车位建设充电桩等新模式,通过分时电价政策引导错峰充电,满足绿色出行需求。不仅如此,我市还鼓励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建设一批“光储充换检”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站。
当便捷充电渐渐成为日常
西安用扎实的“桩基”
夯实了市民的绿色出行路
这张日益细密的充电网络
正悄然化解人们
对新能源车辆的“里程焦虑”
让绿色出行的底气更足
#网评石家庄入选城市GDP50强名单 近年来,石家庄市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产业于根基、优环境于市场、增活力于创新,持续激发城市发展动能,凭借强劲的发展势头跃升“城市GDP50强”行列!这份殊荣的背后,是城市综合实力的显著跃升——产业布局科学合理,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发展的活
虽然已进入 “立秋”节气,也已进入到了末伏,可暑热未消。近几天我市大部地区白天最高气温基本保持在30℃左右,好在早晚气温已在悄悄发生变化,各地最低气温已降至25℃以下,尤其是北部地区仅有20℃上下,体感还是比较舒适的,一早一晚可适当多安排一些散步、健身等运动。预计未来几天我市将会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
增加公共停车位供给是我市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今年 我市将建成公共充电桩3500个截止上半年全市已建成公(专)用充电桩2320个完成年度任务的66%超额完成上半年任务记者走进我市首个“光储充换检”综合示范大功率充电站——大明宫MetroPark,看到多家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入驻,建成超级充电桩50余
7月25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我市相关高校设置工作的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等法律法规和规定,按照教育部有关工作部署和我市高校设置工作相关要求,经我市高校设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现对拟向教育部申报的以天津市职业大学为基础设立本科层次职业
【来源:中国宁波网_民生城事】甬派客户端记者 孙肖新的一周恰逢中伏开启,但宁波的天气却并非“热”字当头。记者今天(27日)从市气象台获悉,受台风残余低压系统影响,新的一周前期雨水频繁,高温暂时“隐身”,但8月初晴热将再度回归。28日-29日,我市将迎来明显降水过程,雨量大雨部分暴雨局部大暴雨,沿海海
猛士M817开启预售,一小时斩获订单近万辆;岚图FREE+上市即交付,不到一周收获正式订单突破2万台……盛夏,武汉之南,新能源汽车正火。7月25日,记者从武汉经开区经信局获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因车而兴的武汉经开区全力以赴,新能源汽车持续加快发展。今年上半年,10款“车谷造”新能源汽车上市,新能源
在今日隆重召开的渭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带发展大会上,陕甘两省文旅集团联合推出覆盖全流域、贯穿全年的惠民门票政策与五大精品主题旅游线路产品,标志着渭河流域文旅协同发展迈入深化惠民、共塑品牌的新阶段。本次大会最引人瞩目的,是面向不同客源地游客推出的差异化门票优惠体系:针对陕西省游客、定西市游客全年享受渭河
中国甘肃网7月24日讯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记者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甘肃电网新型储能装机突破600万千瓦,电力储存容量达到606.93万千瓦,且可连续放电2.3小时。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同比增长65.64%,位居全国第五。储能技术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