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俞峰、朱曼、王丽达等顶尖艺术家的助力下,《江西组曲》成为首部在国家大剧院完整亮相的江西题材交响乐作品。当音乐在顶尖的艺术殿堂里奏响,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是赣鄱文化最生动的注脚,无需言语,自有千言万语。
”
作者 | 刘紫娟
题图 | 《江西组曲》奏响国家大剧院
昨晚的国家大剧院,人潮涌动、座无虚席。江西唯一职业交响乐团——南昌交响乐团(以下简称“南交”)携大型原创交响乐《江西组曲》,登上第九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舞台,为首都观众奉献了一场极具江西风情的音乐盛典。
歌以咏志,乐为心声。指挥棒划破空气的刹那,整个音乐厅仿佛化作江西的山水长卷。赣鄱儿女的山水豪情、千年文脉、红色基因,在旋律交织中次第铺展,凝练的江西魅力在顶尖的艺术殿堂里绽放。一份来自红土地的深情告白,在掌声雷动中久久回响。
这是怎样的一部作品,竟能承载如此厚重的期待?
《江西组曲》俞峰、朱曼与南昌交响乐团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的首秀圆满成功。
原创的诞生
当交响乐这一漂洋过海的舶来品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本土原创作品化身连接传统与现代的艺术纽带,成为城市交响乐团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江西组曲》的创作始于2022年,彼时南昌交响乐团成立仅一年,亟须一部具有江西地域特色的原创作品。
“一个乐团要发展,得从演奏经典走向创造经典,我们要拿出有江西‘味’的原创作品去跟别人掰手腕。”南昌交响乐团副团长钟昕坦言。在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的支持下,南昌交响乐团委约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张帅,为江西和南交量身打造一部交响组曲。张教授这次要做的,就是让交响乐成为流动的镜头,把江西的千年过往与时代脉动,都“拍”进音符里。
张帅深入江西各地采风,挖掘文化记忆的“活化石”,赣南采茶戏的韵律、景德镇窑火的节奏、滕王阁诗词的意境,一连串带着赣味气息的文化符号,在他的乐谱中交织成音乐图景。“每个乐章中,我都大量使用了江西民间音乐素材,包括采茶戏、山歌、采茶调、赣南小调等,特别是运用了像《十送红军》这种民歌素材,赋予作品历史的纵深感与情感的穿透力。”张帅说。
创作中最动人的火花,源自指挥家朱曼的一次提议:“能否在音色方面加入一些民族乐器的色彩?”张帅于是选用笛子、琵琶、古筝和二胡,让这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承担主题旋律的演奏,同时给木管、铜管等西洋乐器以及弦乐对应的独奏声部设计了对应段落,在《江西组曲》中实现民族乐器与交响乐队的“跨界联袂”。
“从古至今,这片赣鄱大地的形成、建设、发展从来都不曾脱离伟大而勤劳的江西人民,所以这次我把饱含深情的《江西组曲》送给江西人民。”张帅如此定义这部作品。也正是这部既留存文化记忆、又敞开创新气度的作品,让南昌交响乐团既深扎传统文化的根系,又舒展现代艺术的枝叶,在音乐丛林里长出自己的年轮。
南昌交响乐团演奏《江西组曲》。
时间的沉淀
一部交响乐的诞生,是时光褶皱里的灵感结晶,是创作者脑海中星云碰撞的产物。从空白的五线谱起笔,《江西组曲》历经两年时光,逐渐从雏形演变为包含序曲、六个乐章及尾声的完整作品。
从2023年新年音乐会上首次奏响序曲,到同年“七一”建党节呈现四乐章版本,再到2024年7月1日完整版在江西艺术中心震撼首演,这部“听得见的江西纪录片”完成了从纸面到舞台的蜕变。
张帅回忆,创作初衷就是打造一部至少六个乐章、能涵盖整场音乐会的作品,因此在2024年特意增加了概括全曲精髓的序曲,并专门创作尾声歌曲《我在江西等你》。新增的序曲如画卷开篇,勾勒江西山水轮廓;结尾则以人声歌唱收束,让作品在文化叙事之外,多了一份直抵人心的情感共鸣。
《江西组曲》的打磨过程,与南昌交响乐团的成长轨迹深度交织。2022年以来,乐团秉持“用交响乐讲好江西故事”的初心,在各大舞台频频亮相:从受邀演绎国家大剧院《百年巨匠》音乐篇,到中国歌剧节、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的跨省交流,再到参演全国瞩目的央视跨年晚会,这支平均年龄28岁的乐团用扎实的演奏功底和鲜明的地域特色,逐渐在业内积累起知名度与辨识度。
2024年12月,好消息再次传来——经过严格评审,《江西组曲》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这份“国家级”认可既是对作品艺术价值的肯定,更成为乐团迈向更高舞台的强劲推力。
带着江西的文化基因,南昌交响乐团从地方剧院一步步走向国家级舞台。2025年4月,第九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帷幕,这项创办于2008年的国家级艺术盛会,首次迎来江西本土交响乐团的专场演出。在俞峰、朱曼、王丽达等顶尖艺术家的助力下,《江西组曲》也成为首部在国家大剧院完整亮相的江西题材交响乐作品。
南昌交响乐团党支部书记钟水明表示:“我们希望独特的交响音乐能成为江西文化新名片,让江西的山水人文、红色精神与时代风貌听得见、传得开。”
南昌交响乐团排练现场。
文化的破壁
舞台上,《江西组曲》的旋律在国家大剧院穹顶下澎湃激荡;舞台背后,是整支表演团队的匠心雕琢。
推开排练室的大门,“每一次奏响乐章,都要带着对音乐的敬畏和追求完美的决心”的红色横幅在顶灯映射下格外醒目。高低错落的音符悠然流淌,阳光在《江西组曲》的总谱上投下细碎的金边,长号副首席贾真揉了揉发红的眼眶说:“从3月中旬开始,每晚回家时乐谱还在眼前晃。”
对演奏者们而言,此次国家大剧院之行的挑战藏在细节里。
3月26日,俞峰院长专程从北京飞抵南昌对乐团进行指导。当他的指挥棒划过第六乐章,突然在空中顿住:“既然是这一章是‘赣鄱儿女唱新声’,要怎么唱出来?”俞峰随即对演奏形式进行调整,改吟唱为人声合唱,并增加了两句应时应景的唱词——“赣鄱大地春潮涌,江西儿女唱新声”。乐手们屏息凝听,当合唱声与弦乐群如江潮般涌来,在现场的南昌交响乐团副团长李琼瑶瞬间肃然起敬:“俞院长这一改,真是神来之笔!”
“指挥棒也是一种乐器。”指挥家站上舞台,背对着观众,却成为整个乐团的“情感枢纽”。乐手与观众的目光聚焦在指挥的指尖——躬身时如蜻蜓点水,跨步间似排山倒海,指尖起落间,万千音符随指挥棒迸发,牵动着千变万化的情感投入。
“国家大剧院的声场更开阔,乐音反射时间更长,对协作的要求更高,”贾真与队员们反复沟通,“哪怕偶尔没捕捉到声音变化,也要相信指挥的手势、紧跟内心的节拍,从容地完成每一个音符。”指挥的每个手势,都是乐手们心领神会的信号。
音乐是流动的地图,让远方的风景触手可及。“演奏时,眼前总会浮现江西的油菜花田、井冈山的竹海,哪怕不是土生土长的江西人,但我们对祖国山河的感受、对革命历史的触动是共通的,自然就融入到演绎中了。”小提琴演奏员黄少龙分享道。这种跨越地域的共情,在反复练习中悄然生长,最终传递给每一位现场观众。
好的音乐不需要多余的注解。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表演团队坚信《江西组曲》的魅力在于让音符自己说话,唤醒每位观众内心最真挚的情感记忆——琵琶的清脆、弦乐的悠扬、合唱的激昂,都在讲述着江西故事。
“我在江西等你”,这既是对远方宾客的热忱邀约,亦是对本土文化的深情告白。当乐符在国家大剧院的空间里绽放,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是赣鄱文化最生动的注脚,无需言语,自有千言万语。
来源:当代江西
近年来,湖南科技学院通过完善“三融贯通”课程体系、“三品协同”育人品牌、“三方联动”协同机制,构建起以地方文化为核心驱动的“三三三”文化育人模式,呈现出理念嵌入全程化、品牌协同立体化、机制运转长效化的文化育人特点,为地域文化资源赋能新时代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提供了极具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践行浸
当中医药行业面临科学化、标准化转型的考卷,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科技)以扎实举措交出硬核答卷:2025年上半年,企业首次作为牵头单位开展国家药典标准课题研究,同步推动芪参颗粒创新药完成Ⅱ期临床用药生产……科研创新与质量管控的双引擎战略,正让企业的“科技”底色愈发浓厚。在近日
定了!国内首家国家级院团直营剧院花落阜阳。8月27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阜阳大剧院“只此东方艺满阜阳”演出季正式启幕,标志着由该集团直营的阜阳大剧院正式运营。这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全国布局的首家直营剧院,填补了国内无国家级专业演艺院团运营地方大剧院的空白,有望成为全国演艺场馆运营创新样板。 首个国家
原标题:尹弘在听取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汇报时强调激发改革创新活力 加大协同攻坚力度纵深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魏星报道:8月26日,省委书记尹弘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汇报。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洋 程靓)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
蔡智超在综艺节目上介绍家乡雷州。受访者供图热闹的曲街。施东扬 摄美丽庭院。何盈 摄人气主播借助网络平台直播带货。陈文 摄“房车候鸟”在处井村其乐融融。陈文 摄日前,广东创新性推出《“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深入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实施“媒体+”行动助力“百千
听不到世界的声音,却用双手在“云端”搭建起一座桥梁;无法用语言表达,却用眼神和手势传递温暖与力量……在山东潍坊青州市王母宫经济发展区,有这样一位“80后”创业者——郭坤。从孤身探索到团队壮大,从无人问津到百万粉丝,他用坚持与智慧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创业故事,更以公益之心为听障人士点亮了希望的灯塔。8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向全国医务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广大医务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始终牢记党和人民重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弘扬和践行伟大抗疫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