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天气网最新消息,今天(5月18日)至下周初,今年北方首场高温过程已开启,尤其是19日至22日,高温范围大、强度强。山东中南部等地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山东西部等地日最高气温可达37℃至40℃,局地超过40℃,高温有明显的极端性。
山东省气象台今日8时发布,19日白天到夜间,全省天气晴间多云。最高气温将出现在菏泽、济南北部、淄博北部、潍坊北部和鲁西北地区37℃左右,半岛地区30℃左右,其他地区33°C左右。
19日白天到夜间,全省天气晴间多云。最高气温将出现在菏泽、济南北部、淄博北部、潍坊和鲁西北地区37°C左右,局部可达40℃,南部沿海地区30°C左右,其他地区34℃左右。
这场高温从何而来?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介绍,本次高温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强,范围较大;主要影响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将达到35℃至37℃。尤其是19日至20日,高温天气范围扩大、强度增强。高温过程预计持续到22日前后。
5月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是否异常?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从中国气象局监测数据来看,5月华北到黄淮地区出现阶段性高温并不是偶然现象。此次高温是大气环流与地形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大气环流上讲,华北南部至黄淮地区高空受偏西风影响、低层受暖湿气团控制,在晴空辐射的助力下,近地面温度迅速上升。从地形看,气流翻越太行山后,在下沉过程中增温,进一步升高局地气温。
高温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高温对农业生产和公众健康会造成一定影响,需要提前防范。5月正值冬小麦灌浆关键期,此次高温影响地区与冬小麦产地重叠,高温可能影响小麦籽粒发育。春播期的玉米、花生等作物也可能受高温影响,生长受抑。
相关人员建议,春播区要根据土壤状况趁墒播种或及时灌溉造墒播种,采用微喷灌技术补水,避免大水漫灌损伤作物根系,已播田块做好苗期管理,保证苗齐苗壮。冬麦区要注意开展“一喷三防”,或采用微喷灌设备适时适量喷水、降温增湿,降低干热风对小麦灌浆影响。
遭遇高温天气,如何做好防暑措施?
哪些错误要避免?
请查收这份防暑攻略↓
资料来源:中国天气网、山东省气象局网站、应急管理部等
(大众新闻)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梁浩楠)8月15日,重庆市气象台预计,15日白天,西部部分地区12小时累计雨量为大雨(25~40毫米);15日夜间到17日大部地区多云为主,部分地区阵雨。实况监测显示,14日07时—15日07时,重庆中西部偏南和东部部分地区出现阵雨或雷雨,局地大到暴雨,最大雨量78.2毫
近期,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广泛关注。据《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山东省被归类为基孔肯雅热防控的Ⅱ类地区。何为Ⅱ类地区?如何预防?何为基孔肯雅热防控Ⅱ类地区?何为Ⅱ类地区?防控技术指南指出:贯彻多病同防策略,综合考虑媒介伊蚊地域分布和活跃期长短,参照《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年版),
#成都天气#成都市气象台2025年8月14日7时发布天气预报:预计我市14日白天多云,有分散阵雨或雷雨,气温23~36℃;中心城区,多云,有分散阵雨或雷雨,气温24~35℃。 来源:成都气象
虽然已进入 “立秋”节气,也已进入到了末伏,可暑热未消。近几天我市大部地区白天最高气温基本保持在30℃左右,好在早晚气温已在悄悄发生变化,各地最低气温已降至25℃以下,尤其是北部地区仅有20℃上下,体感还是比较舒适的,一早一晚可适当多安排一些散步、健身等运动。预计未来几天我市将会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
8月8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记者: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迅速投入防汛抢险救灾任务。请发言人进一步介绍有关情况。蒋斌:人民至上、使命必达。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防汛救灾
街区的藏式建筑。打卡网红墙。文创产品小店。围观平安大月饼。7月26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来到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体验浓郁的河湟文化。步入街区,以河湟地区各民族老建筑为原型复建的街巷,老砖旧瓦、木雕门楣透出浓浓古意。各色小吃档口前热气腾腾,飘散着青海特色美食的香气,循化辣椒、
今天(7月26日)华北等地仍将有强降雨出现,受台风减弱后的残余环流和热带低压影响,南方降雨也将增多,与此同时中东部闷热感普遍较强,高温范围较大,正值周末期间,公众出行请注意防暑防雨。北方降雨过程无缝衔接 南方多地降雨增多昨天,华北、东北一带的多雨格局仍在持续,多地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监测
来源:新华社马上,就要进入三伏。今年三伏天气怎么样?会更热吗?一起听听气象专家的解答。新华访谈:今年三伏天气怎么样?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今年,我们预计这一时段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偏多,旱涝并重,东部降水呈现出南北多中间少的分布格局,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以及高温热浪都很明显。江苏省气候中心预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