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阳》讯:3月31日晚8时,影片《立冬的夏天》在CCTV-6电影频道全国首映。影片将镜头贴近乡村田野,以青少年的视角,讲述了10岁的都市少年赵立冬在农村暑假生活中接受教育、启迪思想、浸润心灵、树立理想的过程。影片于旬邑县赵家洞村实地取景,把层叠的崖洞群和村民淳朴的笑脸悉数纳入镜头。
当晚7时40分,在取景地赵家洞村村委会,村民早已自发摆放好桌椅板凳等待电影开播。当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和熟悉的崖洞群映入眼帘时,现场气氛变得热闹起来。村民王红娟看到自家那饱经岁月的老房子出现在电影屏幕,脸上满是笑容。王红娟:“这屋子里的桌椅板凳全是我自己家里的物件!剧组当初说‘要的就是原汁原味’,没想到拍出来效果这么好!”
赵家洞村党支部书记杜栓虎:“希望这部影片能成为咱赵家洞村的‘招牌’,把游客吸引来看崖洞、住农家院、摘旬邑马栏红苹果。”
影片开播时,在拍摄期间负责协调工作的县文旅局工作人员马欣欣家中,一家人也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影片。提起拍摄经历,马欣欣十分自豪。他说:“电影里我客串了村干部,感到非常荣幸!看到咱旬邑的窑洞、花田在电影中出镜,希望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
屏幕里,马欣欣饰演的村干部正在开会;屏幕外,他的妻子李小苗眼中闪烁着光芒。李小苗:“这就是我们的日常,他平日里工作的样子和电影里一模一样。”
当马欣欣的脸庞出现在电视机中时,他10岁的女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对弟弟说:“你看!爸爸上电视啦!”
影片放映结束后,他们仍沉浸在剧情之中。
马欣欣:“看完电影后,我感触最大的是对咱旬邑的宣传,比如红色革命根据地——马栏,人文历史的赵家洞崖居,非遗类的旬邑唢呐及旬邑彩贴剪纸,优美的环境和淳朴的民风,让更多人了解旬邑,认识旬邑。”
《立冬的夏天》是一部具有国防教育意义的优秀少儿电影,也是一次对旬邑自然美景的深度挖掘。透过镜头,观众能够沉浸于旬邑的旖旎风光,探寻红色马栏的革命足迹、绿色旬邑的生态画卷以及神秘的赵家洞崖居,每一处场景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旬邑融媒)
山峰名片黑麋峰位于长沙市望城区东北角,自古号称“洞天福地”。北接汨罗市川山坪镇,南连开福区,东与长沙县接壤,西靠望城区桥驿镇杨桥村、沙田村,距省会长沙19公里。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为77.51%,面积3016.16公顷,主峰海拔590.5米。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华“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风
【来源:北青网】6月22日,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法语国家分会在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举办“文明互鉴·光影同行”《康熙与路易十四》专场观影活动,吸引了包括留法分会会员、兄弟分会代表及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师生近百名观众参与。今年4月,国家电影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北京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以充分发
海报新闻记者 刘敬怡 上海报道6月21日,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金爵电影论坛现场,来自两国的电影人、IP运营者齐聚上海展览中心,以“推陈出新——中日电影与IP合作新纪元”为主题,共同探索IP多元化开发的创新路径。论坛现场在论坛现场,一个关于“谷子”的故事悄然展开。“谷子”来源于英文单词“Goods”,是商
“以前结婚彩礼十几万元,酒席摆几十桌,为了面子还得借钱,现在新规一出,负担一下轻了。”近日,谈及婚丧嫁娶新风尚,镇平县枣园镇村民感慨万千。近年来,镇平县枣园镇积极响应群众呼声,大力推动移风易俗,通过村民自治、法律保障和道德引导等多种手段,向陈规陋习“开刀”,让文明节俭的新风吹遍乡村角落。为从根本上解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盖煜 迪丽娜尔·加力肯)6 月 22 日,夏风掠过乌鲁木齐永丰镇公盛村旷野,6 亩黄粉白交织的花浪翻涌起伏 —— 冰岛虞美人舒展着绸缎般的花瓣,油菜花点缀其间,与远处雪山轮廓相映成趣。游客田雅丽驾车途经时,被这片花海牢牢吸引,忍不住停车驻足,捧着手机在花丛中流连忘返。“去年
近日,大连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无废城市”建设十佳优秀案例,普兰店区丰荣街道杏花村与大连第一互感器有限责任公司凭借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脱颖而出,彰显普兰店区绿色发展新风尚。作为“无废乡村”,杏花村以“秸秆革命”为突破口,构建起“回收—加工—替代”的全链条闭环体系,通过配置破碎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合水县立足资源禀赋,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引进龙头企业、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了一条“产业多元发展、群众稳定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在板桥镇瑶子头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户李义鹏正忙着对黄瓜进行打包。他告诉记者,通过承包经营,错茬种植、错峰上市的方法,每年他的蔬菜销售额都在5
金钟山下、清江河畔,盛夏的施秉县马号镇,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崭新的气象。走进马号镇的农家小院里,村民正悠闲休憩;在文化广场院坝里,村民们关于简办酒席的新规讨论得热火朝天……近段时间,马号镇一手抓人居环境“两清两改两治理”,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手推移风易俗“五控一治理”,涵养文明乡风。这一“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