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改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标准价:
1995年以前房改的,基本上是用标准价购买的,增值额的80%归个人所有,其余20%交回原产权单位。
成本价:1995年以后房改的,基本上是以成本价购买的,其增值部分全部归个人所有。
补成本价:1995年以前已经按标准价房改的,在1995年以后,办理了补成本价的手续,视为以成本价购买,增值部分全部归个人所有。
购房对象:房改房的销售对象是有限制的,主要是承住独用成套公有住房的居民和符合分配住房条件的职工。
面积控制:对购房的面积有所控制,规定人均可购房的建筑面积的控制指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工龄折扣:根据购房职工夫妇双方建立住房公积金前的工龄给予工龄折扣,折扣率为0.9%。
职务或职称优惠:购房时可以根据职务或职称享受一定的优惠折扣。
购房补贴:允许职工在购买公有住房时自愿选择购房补贴。
优惠贷款:允许职工以购房补贴或优惠贷款的方式购买原已购公有住房。
售后租金评估:建立公有住房售后租金评估制度,对已购公有住房出售给职工后,对其中的住房困难户或愿意享受补贴的职工由政府提供补贴。
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改造安置住房建设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免征印花税:对改造安置住房经营管理单位、开发商与改造安置住房相关的印花税以及购买安置住房的个人涉及的印花税予以免征。
免征土地增值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转让旧房作为改造安置住房房源且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
契税减免: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以下改造安置住房,按1%的税率计征契税;购买超过90平方米,但符合普通住房标准的改造安置住房,按法定税率减半计征契税。个人因房屋被征收而取得货币补偿并用于购买改造安置住房,或因房屋被征收而进行房屋产权调换并取得改造安置住房,按有关规定减免契税。个人取得的拆迁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
提租补贴:国家为职工解决住房问题给予的补贴,将用人单位用于建房、购房的资金转化为住房补贴分次或一次性发给职工,再由职工到住房市场上通过购买或租赁等方式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
这些优惠政策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减轻职工购房负担,推动住房制度改革,促进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走进仲夏的曲靖富源兴云煤矿,空气澄澈如洗、花草生机勃勃,并不是想象中的“灰扑扑”的矿区。6月16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云南局启动了2025年安全生产月的宣传活动,开屏新闻记者跟随云南局执法人员一起走进矿区,步入矿山腹地,一探新时代煤矿工人的日常与远方。全家福照片墙,大家的
6月16日,记者从佛山市总工会获悉,工惠聚力促消费再造佛山焕活力——佛山“工惠促消费”职工悦购节热度不断攀升,职工市民领券消费热情高涨。100万消费券的发放,推动了智能家电、餐饮消费、商圈消费、家具家装、汽车等5大领域消费节节高。数据显示,6月12日-15日短短4天内,消费交易量达4000多笔,交易
75支队伍、1826名职工球员进行175场比赛打进1011个进球奉献了一场场精彩、文明、团结的职工足球盛宴“连超”职工组比赛落下帷幕6月13日,2025大连市足球超级联赛职工组决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在大连足球青训基地举行。经过紧张激烈的对决,大连金普教育行业工会联合会职工代表队获得甲组冠军,大连大特
2024年度综合所得个税汇算办理时间将于2025年6月30日截止若还没办理个税年度汇算请抓紧年度汇算指的是年度终了后,纳税人将全年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综合所得合并计算,得出应纳个人所得税,向税务机关申报并办理退税或补税的过程。综合所得,适用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专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赖志凯)“公司会多聘任我3年,让我传承非遗技艺多培养几个徒弟,而且待遇跟公司管理层比肩。”近日,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有限公司首席工匠刘更生接到了公司继续聘任的通知。作为高技能人才,刘更生到了退休年龄,继续被企业留用。他从事京作硬木家具制作与古旧
“叮——”一阵清脆的提示音响起,金昌经开区某生物科技企业71名职工的手机接连弹出工资到账提醒。近期,金昌市人社局成功解决了该企业拖欠165.99万元工资的难题,市劳动仲裁委员会与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协同联动,为劳动者追回了被拖欠的工资,同时兼顾企业实际困难,开展了一场“双赢”维权行动。2024年,受市
【来源:中国宁波网_民生城事】甬派客户端记者 蒋丽丽 通讯员 陈沣 李佳捷 钱骏艺4月25日,当最后一方混凝土精准且平稳地浇筑完毕,由宁波城投置业开发建设的重点民生工程——首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提前一个月圆满完成主体结构结顶这一关键节点。据悉,该项目位于鄞州区首南街道的核心地段,区位优势显著,总建
“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投诉举报渠道按照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工作要求,对“未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内容和标准提供服务;未履行信息公示和报告义务;未履行物业服务企业的移交义务;小区公共收益底数不清,管理不规范;擅自利用小区公共部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