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信息泄露可能带来以下后果:
身份证号码是重要的个人身份识别信息,一旦泄露,可能会被用于非法活动,如冒用身份办理银行卡、贷款等业务,进一步侵犯个人隐私。
身份证号码包含个人信息,如姓名、出生日期、性别等,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非法借贷、盗刷银行卡、盗取支付密码等,威胁个人财产安全。
身份证号码泄露可能导致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信用卡申请、贷款等,若未按时还款,可能会对个人的信用记录造成不良影响。
身份证号码可能被用于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如伪造身份证进行虚假信息诈骗,给个人带来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害。
可能会被人利用于各种非法活动,如被拿去作各种会员卡登记,然后被二次卖出,从而更广泛泄露。
某些审核不需要身份证传真件就可开通的金融应用中被人冒用,然后被用于非法借贷;非法方可以利用身份证号码、姓名、银行卡号、预留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注册并开通银行卡的快捷支付来套钱。
有人可能会利用身份证号上的信息进行诈骗或者敲诈的行为,如伪造身份证去银行开户,然后再进行虚假信息诈骗。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综上所述,身份证信息泄露的后果非常严重,可能导致个人隐私、财产安全和信用记录受到严重侵害,甚至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因此,保护个人信息非常重要,应避免将身份证信息随意泄露给他人。
韶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5年食品监督抽检信息的通告(2025年第4期)近期,韶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对市内食品生产、销售、餐饮环节进行监督抽检,根据《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总局第15号令)等相关规定,现公开监督抽检结果信息,具体如下:本次抽检餐饮食品、粮食加工品等食品共74批次样品。根据
当数据如狂潮般涌入金融赛道,万亿级市场背后是机遇与风险交织的迷雾。你是否困于信息的碎片化,难以捕捉真正有价值的信号?你是否疲于数据的庞杂性,无法快速锚定最优决策路径?以AI之力破局者,已在浪潮中亮剑。南财理财通AI助理“南小财”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备案号:网信算备440106
停气信息2025年4月14日时 间:13:30—17:00停气区域:和平镇牡丹小镇。停气单位:牡丹小镇。时间:14:00 — 16:00停气区域:平凉路。停气单位:省委大教梁1号楼5单元用户。来源:甘肃昆仑燃气
河南信阳市浉河公安分局微信公众号“平安狮河”4月7日消息,近期,浉河公安分局网安大队在工作中发现,婚介从业人员王某在某平台发布“信阳光棍突破120万,男女比例2:8”的不实信息。 2025年4月2日,王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其编造传播散布网络谣言的违法事实。经查,王某为博眼球、吸引流量,编造“信阳光棍突
上传一张静态照片,即可生成动态视频;只需几秒语音,就能克隆声音……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件,“AI换脸”正成为侵权违法的重灾区。近期,为规范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对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
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4月2日上午,国新办就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为何出台《意见》?《意见》部署了哪些政策举措?公众普遍关心的信息安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等问题如何在实践中优化?跟随权威解读,一起了解。01 为何要在此时出台《意见》?
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4月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着力解决多头公示带来的信用修复难题,严厉打击有偿信用修复乱象。建立信用修复制度是为了给予失信主体改过自新的机会,推动其主动履行法定义务、纠正失信行为,提升全社会诚信意识。下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信息展示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的专利,公开号CN 119741080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1月。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展示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在信息展示方法中,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