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外媒近日披露,美国政府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美国这种在经贸领域推行霸权政治、实施单边霸凌的行径会得逞吗?25日,美国《外交政策》刊文直言:美方不仅无法迫使全球与中国“脱钩”,这种施压别国的做法还会反噬美国自身。
在这篇题为“特朗普无法迫使全球与中国脱钩”的分析文章中,作者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地缘经济高级政策研究员阿加特·德马雷(Agathe Demarais)写道,没有人知道美国在贸易问题上究竟想要什么,甚至根本不知道它是否有任何战略。关税来来去去,美国的官员们甚至难以为不可预测的行动和突然的反悔提供一点儿合理解释。在一片混乱中,有一个国家看起来知道目标。4月21日,中国商务部发出警告,不要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
文章称,如果美方的战略是迫使其他国家与中国“脱钩”,那么华盛顿的做法风险很高,至少可能在三个方面适得其反。
《外交政策》报道截图
首先,它可能对美国的伤害大于对中国的伤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贸易战将导致美国今年的GDP增长下降0.9个百分点,远高于对中国的伤害。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可以解释这一点。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达到4390亿美元,是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的3倍多——这意味着美国公司必须支付的关税将远远高于中国公司。
美中贸易的结构为美国经济为何看起来将比中国遭受更大冲击提供了更多线索。中国供应了美国某些高科技、难以替代的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和电脑显示器)进口量的约四分之三。由于美国没有简单的方法来提高产量,而且没有替代供应商,美国消费者很快将面临电子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相比之下,如果没有美国进口商品,中国也可以过得相当好,因为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多是石油、大豆等低端、易替代的商品。
中国手中还有几张王牌。药品就是一个例子,中国企业生产的抗生素前体原料占全球供应量的近一半。在稀土领域,中国拥有更大的影响力。4月7日,中国对七种关键稀土及相关材料实施出口管制。鉴于中国企业拥有全球约90%的稀土加工产能,这一决定在全球供应链中引发了震动。
文章称,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各国需要选边站,它们是否会站在美国一边尚不明确。欧洲是这方面最大的目标,而美国最近的行动意味着,降低对华风险在欧洲政策制定者的待办事项清单上已降到次要位置。最近的事件表明,布鲁塞尔在争议问题上与北京和解的可能性正在上升,上升到高于华盛顿可能预想的水平。例如,今年4月,欧盟委员会同意重启与中国就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谈判,而这恰恰是中欧关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资料图
在世界其他地区,美国胁迫其他国家的前景也不乐观。中国是大多数国家最大贸易伙伴,这些国家会三思而后行。中国巨大的全球经济足迹远不止贸易:尽管美国企业迄今为止仍是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2023年达到4040亿美元),但中国企业也是重要的参与者,2023年,中国企业的投资额达到1480亿美元,与日本和欧盟的投资额相当。
因此,大多数国家的合理策略是同时维护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向美方做出一些纸面上诱人、但实际上意义不大的让步。例如,日本正试图对其汽车安全规则进行一些表面修改,以安抚美方,因为特朗普长期以来一直在对日本和欧盟的汽车法规做出不实指控。
这凸显了美国胁迫其他国家设想的第三个缺陷:在美方向世界其他国家提出的条件尚不明确的情况下,要求其脱离中国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许多政策制定者承认,他们认为美国——而非中国——才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威胁。在盟友眼中,美方的煽动性言论严重损害了美国的信誉,以至于与美国站在一起在政治上已成为一种毒药。许多盟友也对美方可能一时兴起就废除协议的行为心存疑虑。
正如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日前所说,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也得不到尊重。面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冲击,谁都无法独善其身。国际贸易一旦回归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所有国家都会沦为受害者。
在这场美国挑起的关税冲突中,中国是抵制单边霸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一方,美国是推行霸权政治的一方,世界都看得很明白。再加上中国自身实力和影响力的加持,这种情况下,不要说世界大多数国家不可能听从美国施压与中国“脱钩”,美国所谓的亲密盟友也不会任凭美国摆布。
比如,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近日接受采访时就直言,英国应与中国建立更深层次的伙伴关系,而非设置新的障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认为不与其接触是非常愚蠢的。这是本届政府的态度”。
4月24日,美国彭博社报道称,美日即将举行第二轮关税谈判之际,现任和前任日本政府官员透露,鉴于日中贸易关系的重要性,日本拟抵制美国将其拉入对抗中国的经济联盟的任何计划。
图为中美国旗 资料图
各种压力下,美方近来不断释放所谓已与中国谈判的假消息。财长贝森特也公开表示,美国的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
来源:海峡导报面对8月1日对等关税协商大限,外界关注台湾地区是否会比照日本模式,以高额让利争取关税下调。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连贤明昨天(25日)表示,台当局已与美方进行多轮谈判,初步研判台湾关税落点可能在15%至20%间,各经济体谈判条件应视规模与优势而定,不可能完全照搬别人模式。“中华经济研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新中国成立之初,他们从自己的工作岗位神秘消失,他们去了哪里,在做什么......人民日报记者带你一起探访这个曾经的绝密禁地——中国原子城。(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中经记者 尹丽梅 张硕 北京报道继今年2月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萨斯宣布在上海独资建厂之后,丰田汽车在华布局再落一子。近日,多个信源称,丰田汽车旗下电池子公司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PPES,中文名为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或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株式会社)将在中国辽宁省
中新社上海7月25日电 (谢梦圆 康玉湛)记者25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本届进博会将首次为最不发达国家产品设立专区,进一步扩容升级原有非洲产品专区。自筹备至今8年多来,进博会不断为各方提供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为充分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韩联社24日报道,韩国政府拟将规模超1000亿美元的韩企对美投资计划当作经贸谈判筹码,投资金额日后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韩国《每日经济》称,日本日前与美国达成关税下调协议对韩国构成巨大压力,若未能达成类似协定,韩国在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力可能受损。报道称,韩方经贸磋商代表团原计划在定
近日,五矿资本所属五矿期货参与的大连商品交易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黑龙江省嫩江市玉米和大豆“银期保”项目顺利完成出单。大商所“银期保”项目将银行、期货、保险深度嵌入农业产业链,是金融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性实践,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提供金融样板。“银期保”项目是指通过采取“龙头企业
当地时间7月23日,美国白宫表示,美日投资协议将重点关注半导体设计和制造、天然气和新造船厂。日本将立即增加75%的美国大米进口量,并大幅扩大进口配额。日本将购买价值8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包括玉米、大豆、化肥、生物乙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白宫称,美日正在探讨就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达成新的承购协议。此外,日
我叫帝王蟹,来自俄罗斯勘察加半岛,生长在寒冷的深海之中,体型巨大、肉质肥美,可是“蟹中之王”呢!听说威武强悍的我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于是我漂洋过海,来到大麦屿港。捕捞、装箱、清关、卸货、分拣,你猜要几天?更多报道请看:之江向海!跳出瞩目上扬线→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