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
南京将正式进入汛期
6月1日起,将进入主汛期
至9月30日汛期结束的这段时间内
雨水天气增多
江湖河库水位明显上涨
记者了解到
今年,南京防汛装备迭代升级
快速响应的“小河马”
一机多能的移动泵车
为即将到来的汛期筑牢科技防线
4月25日
南京龙潭防汛抢险训练基地内
来自主城六区、江北新区
及市防汛机动抢险队的
8支队伍、16辆移动泵车展开实战演练
其中,“小河马”排涝机器人
正式加入实训
据介绍,“小河马”的“杀手锏”
在于攻克排涝最后10厘米难题
传统排水设备
往往因积水过浅而“力不从心”
而“小河马”凭借独特的吸水设计
无需安装进水管即可启动作业
每小时排水量达400立方米
除了“小河马”新鲜加入
一款搭载4台便携式水泵的移动排涝泵车
也崭新亮相
此车搭载4台便携式水泵
其中3台大流量电动潜水泵
1台高扬程电动潜水泵
合计总流量大于1800立方米/小时
不仅可以处置城市道路排水
及各类积淹水点排涝需要
且高扬程泵适用于处置地下空间排涝需要
可谓“一机多能”
近期,南京水务集团排水设施运营中心
推进落实汛前各项工作
今年易漫溢点点位数量减少到58处
汛期来临前
中心派出工作人员对这些点位
周边道路及重油污路段污水管网
每月安排不少于一次的清疏养护
4月底前,中心计划完成
约700公里污水管道
及关联检查井的清疏养护
目前中心正在“招兵买马”
4月底前要完成防汛物资、材料
备品备件、备用设备的购置和储备
移动泵车、管道疏通车等
防汛应急车辆设备也已进入“备战”状态
眼下,全省防汛备汛正在进行中
江苏水文部门用好汛前宝贵窗口期
构建完善覆盖全域的
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
高空之上
水利气象携手
25部测雨雷达组网运行、8部正在建设
50公里观测间距
将“云中雨”尽收眼底
雨滴落地
4331处雨量站数据
在水文和气象部门之间实时互通共享
每24平方公里一站点追踪“落地雨”
河湖沿线
5000余处水文站点动态把脉“江河水”
359个报汛站完成信道升级
154个基本站实现双套测流
依托北斗卫星实现“断电不断讯”
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江苏省水利厅
南方日报讯 (记者/李心迪 通讯员/南沙商务宣)近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24年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排名结果。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再次获评A类,成为全省唯一连续4年保持全国A类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中综保区“跨境电商业务进出口值”指标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自2008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南沙
《南京照相馆》海报。《浪浪山小妖怪》海报。《长安的荔枝》海报。《捕风追影》海报。本文配图均来自网络灯塔专业版显示,截至8月27日,2025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已达113.5亿元,国产影片占据票房前十名中的7席,《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长安的荔枝》《罗小黑战记2》等多部作品
本周日绿茵烽火再度燃起8月17日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九轮南京队VS盐城队将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南京地铁、南京公交已准备就绪全力护航赛事期间的交通顺畅 轨道交通地铁2号线、10号线南京地铁将优化调整运力,散场高峰时段对途经奥体中心区域的2号线和10号线实施车辆最大化投放,压缩行车间隔,同时
7月7日至11日,“尖刀·使命”2025年全国公安特警挑战赛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江苏特警代表队勇夺团体总冠军,取得历史性突破。在江苏特警12人代表队中,有9名队员来自南京公安。一起走近南京公安巡特警支队,来看看他们的全国冠军之路。本次赛事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通过模拟贴近实战的现实场景,设置
【来源:中国宁波网_民生城事】甬派客户端记者 孙肖新的一周恰逢中伏开启,但宁波的天气却并非“热”字当头。记者今天(27日)从市气象台获悉,受台风残余低压系统影响,新的一周前期雨水频繁,高温暂时“隐身”,但8月初晴热将再度回归。28日-29日,我市将迎来明显降水过程,雨量大雨部分暴雨局部大暴雨,沿海海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赵海群 甘鑫)据老河口市不动产登记中心14日消息,今年以来,该市已累计开展不动产登记上门服务46次,办结率达100%。这一数据的背后,是老河口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优化便民服务的创新实践。作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老河口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当前,我省已经迎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高温、强降雨、雷电、大风等灾害性天气交织,给重点领域(油气储存、油气开采、烟花爆竹等)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为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就做好汛期安全生产防范工作提示如下:油气储存企业(含加油站)1.加强设施设备检查维护
全媒体记者 郑延昭 孔莉 魏敏在新蔡县栎城镇,一座充满人文关怀的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正为众多重度残疾人家庭带来新的希望。这里以专业贴心的照护服务为基础,创新推行“家属就业帮扶”模式,成为当地民生保障工作的典范。走进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家属马守勤正细致地为卧床的丈夫喂饭,这样温馨又日常的场景,每天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