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问鼎!南京特警为团体总冠军之队添锋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2 10:12:00    

7月7日至11日,“尖刀·使命”2025年全国公安特警挑战赛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江苏特警代表队勇夺团体总冠军,取得历史性突破。在江苏特警12人代表队中,有9名队员来自南京公安。一起走近南京公安巡特警支队,来看看他们的全国冠军之路。

本次赛事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通过模拟贴近实战的现实场景,设置理论考试和快速射击、识爆排爆、解救人质、追捕突击、极限越障,共计5个竞赛科目,综合检验特警队员的体能、技能,更考验团队协作能力,拼的是能力与作风,比的是纪律和担当。

优异成绩的背后,正是队员们日复一日、一点一滴地刻苦训练。

龙虎突击大队民警杨宝宝,名字虽可爱,却是个实实在在的硬汉,本次比赛中,这位主力担当连续参加三天的高强度比赛,飞速奔跑、精准射击、翻越障碍,看着这些挑战身体极限的场景,让人很难想象他曾经受过重伤。

2016年杨宝宝在一次训练中不慎坠落,全身多处骨折、颅内出血,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医生不建议他再进行剧烈运动,但杨宝宝毅然回到龙虎,依然保持对待特警训练的热情,主动加练、不断加压,训练状态逐渐恢复。

此次全国比赛强度大、任务重,考虑到杨宝宝的身体,队长一开始并未把他放进集训名单。但他始终坚持、不愿落后,每次训练都拿出最好的状态,最终通过考核、进入后备、成为主力。他说:“只要不是骨头断了都能继续练!”

龙虎突击大队民警张前进,在5月底极限越障训练中左侧第四根肋骨骨折。当时处在高强度训练中的他只靠着吃止痛药克服伤痛、继续训练,直到半个月后,他在一次训练中再次撞到受伤部位,到医院检查后,这才发现肋骨骨折,经简单治疗就回归训练,他说:“我认为只要能坚持,我就一定能做到最后!”

正式比赛极限越障科目中,张前进胸口重重撞到横杆上,整个人掉了下来,他不顾疼痛,硬咬一口气,越过了后面所有的障碍物,这份坚持让人动容。

轻伤不下火线,无论是杨宝宝还是张前进,他们都是众多特警队员们的缩影。队员武洋在破门训练时,手部被划开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还有邱鸿涛、徐鹏、殷晨、朱锴、葛晓宇、王驰等,每个人身上都是新伤叠旧伤,他们形成了默契:小伤小病都要“瞒着”队长,因为队长一旦知道,肯定会因此让他们减少训练量。

集训队里年龄最大的是狙击手朱楷。在体力上他可能不及年轻队员,但每天基本保持一个“半马”的训练量,他近乎苛刻的自律

和超乎寻常的付出,感染着每一个队员。他说:“在大队这个集体里,每个人对训练都十分积极认真,你会不自觉地融入!”

这支队伍平均年龄36岁,正是每个队员的顽强拼搏、不懈努力,奠定了这支队伍全国夺冠的基础。而谈到夺冠密码,队员们的回答出奇一致,大家都强调夺冠的关键不在自己,而在整个团队团结一致、科学训练、细致保障,是全国夺冠的关键所在。

早在今年年初,南京巡特警支队就开始谋划组训事宜,对选拔、集训、冲刺、竞赛等各阶段工作进行细致部署,从严从难开展进阶训练、极限训练,全体备赛队员秉持“勇争第一 耻为第二”的进取精神,坚持“苦训+精训”。

明确“两个不强求”组训理念:不强求个人名次、不强求单项成绩;制定“两个不发生”战略:不发生重大失误、不发生比赛违规,确保队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个人、小组强项集中整合成为团体优势。

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南京巡特警支队专门组建一支高水平教练团队,突破部门、地域壁垒,主动聘用外部、外地专家充实教练团队,对无人机侦查、远距离狙击、快速射击等科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培训,同时在训练中引入体适能、普拉提等新型训练科目,全方位提升队员的技能水平。

4月苦练基本功、5月聚焦短板提升、6至7月开展适应性训练,全体队员相互学习、愈战愈勇,最终在本次大赛中一举夺魁。

特警队伍是公安机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尖刀”力量。天山脚下5天的竞技比拼,充分展现了特警队员忠诚担当、敢打必胜的拼搏精神。以赛促训、以训促建、以训促战,南京特警将以此次全国比武为新起点,继续强化实战练兵和队伍建设,提升公安特警“硬实力”确保“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再次为优秀的特警小伙子和小姑娘们点赞!

文/仁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