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随笔】
作者:章清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32条“花期乡遇”主题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起大江南北花事盛景,带游客追随春天的脚步,开启“乡村四时好风光”。中央一号文件连续3年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要求“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
北京顺义的舞彩浅山步道,山花烂漫间藏着攀登者与骑行者的足迹,每一步都踏响春日的鼓点;四川广元的盐井河大峡谷,百年高山杜鹃与第四季冰川遗迹共舞,游客在花海中品味着地质变迁的壮阔;陕西汉中的百万亩油菜花海,金波涌动中朱鹮振翅,农耕文明与生态保护在此达成默契的共鸣。这些线路以花为媒,将生态科普融入赏花之旅,让游客在惊叹中读懂自然的密码。一朵花的绽放,是地球演化变迁的见证,谱写了生物多样性的乐章,更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
花事中,有文化。湖北阳新的茶花、月季与非遗采茶戏、布贴技艺交织,游客们在花影中触摸匠心的温度,在戏腔中听见历史的回响;安徽滁州的仰山桃花、贾龙海棠与龙山樱花次第绽放,欧阳修笔下“野芳发而幽香”的意境便在现实中苏醒。花事旅游是文化基因的活态传承载体,依循“文化符号—体验场景—情感共鸣”的转化路径,让传统文化从书本上的文字、博物馆中的展品变为可触摸的生活美学。
花事中,有生活。逃离城市的喧嚣,乡村的慢生活成为都市人的治愈良方。在田野间感受生活温度,在非遗技艺中触摸匠心传承,乡村旅游便真正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花事中,更有乡村全面振兴的希望。相较于过往较为粗放的农家乐模式,“花期乡遇”主题线路的推出,与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的政策形成共振。这种以文旅融合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实践,正与“村BA”爆红、乡村电商兴旺等共同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图景。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花期乡遇”主题线路,乡村正在完成从环境整治到价值再造的变迁。这种变迁,既需要政策设计的精准滴灌,也有赖于市场机制的活水滋养。站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的历史节点,我们乐见生态资本、文化基因与产业动能形成良性互动,广大乡村焕发出更大活力,在花开时节实现真正的价值绽放。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4日 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报讯 8月29日至30日,迎泽区在钟楼街举办了为期2天的“相约迎泽·都来出圈出彩”沉浸式消费展会,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让市民游客在特色消费场景中感受迎泽区的商业活力与人文魅力。 活动精心策划了4场特色展演,整合“寻购、寻美、寻趣、寻味、寻宿”5大特色消费场景,通过“舞台表演推介+
光明日报海东8月29日电(记者王雯静、万玛加)29日,农历七月初七,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七夕”(青海互助)主题文化活动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举办。活动现场,22对来自不同民族的金婚、银婚和新婚夫妇甜蜜携手,依次通过象征幸福的“七夕门”。紧接着,他们依次通过寓意着忠贞、和谐、生生不息的“
8月28日,全省旅游公路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朝阳市召开。会上,省交通运输厅解读了《推进旅游公路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年)》,锦州市、丹东市、朝阳市作经验交流发言。与会人员还现场观摩了朝阳市“红山文化之路”。近年来,我省充分结合省内各地特色旅游资源,围绕历史文化、绿色生态、亲水休
蔡智超在综艺节目上介绍家乡雷州。受访者供图热闹的曲街。施东扬 摄美丽庭院。何盈 摄人气主播借助网络平台直播带货。陈文 摄“房车候鸟”在处井村其乐融融。陈文 摄日前,广东创新性推出《“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深入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实施“媒体+”行动助力“百千
南清村藏于山中,展现出诗画般的优美与自然特色。邓建青 摄游人顺着南清村的山间石阶走向山上。邓建青 摄潘冬梅前不久,我邀约几位老同事择日一同前往“云上南清”打卡。临近约定的时间,天空忽然飘起蒙蒙细雨,但既定之期,岂能轻易更改?于是我们冒雨启程。一路上,怀揣着对“云上南清”的向往,满心期待。我们选择了县
经济参考报记者 何磊静 胡拿云身着素雅旗袍、手持精致团扇,德国姑娘莉亚漫步在江苏苏州水乡古镇。青石板路蜿蜒向前,河道波光映着白墙黛瓦,她不时驻足细赏,并非只为打卡拍照,“我想真正走进这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外国游客跨越山海而来,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渴望深度触摸立体多彩的中国。
清晨,猫儿山脚下的果冻水面泛着薄雾,一群年轻人身穿救生衣在桨板上,逆着清澈溪流向上游划去;中午时分,漓江边一家独具特色的咖啡馆里,键盘敲击声与咖啡机蒸汽声交织,几位紧盯屏幕的“数字游民”正对着山水处理工作邮件;暮色四合,磨盘山汐云星空基地里星星点点的露营灯次第亮起,烧烤架旁飘散的食物香气,与年轻游人
画河岸边,老人带着孩童嬉戏,其乐融融;海工产业园内,项目建设与企业生产热火朝天;蓬莱阁上,身着汉服的游客流连忘返……这是当下蓬莱古韵与新篇交融的最真实画面。近年来,锚定“打造经济强区”目标,蓬莱以“一体布局”重塑城市筋骨,以“两翼齐飞”锻造产业引擎,以“神仙生活蓬莱湾”推动文旅融合,奋力建设“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