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陈小慧
这几天的深圳,“集结”了一批机器人“顶流”企业,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机器人总动员”。4月26日,为期3天的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 plus 2025)在深圳圆满闭幕。记者获悉,本次活动观展近3.5万人次,成功打造了集新品发布、产品呈现、产业展览、技术交流、学术研讨、供需对接于一体的国际级机器人合作交流盛会。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指导,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主办,以“智启未来、链动全球”为主题。作为深圳市内举办的机器人产业规模最大、品类最多的最新成果展,本次活动成为揭示深圳机器人产业“创新密码”的重要窗口,全方位展示了深圳良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引领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新浪潮。
“链”接产业上下游
200余家机器人“华山论剑”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吸引了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积极参展,共计200余家来自国内外的机器人全产业链企业参与展示,其中3/4为零部件供应商,1/4为整机厂商。零部件供应商中,既有兆威机电、雷赛智能等老牌企业,也有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初创公司,比如海归创业生产摆线针轮减速器的国盛动力和大厂离职员工创业生产轴向磁通电机的璇玑动力,还有中科院先进院孵化的电子皮肤企业深圳君柔等。整机厂商中,有优必选、宇树科技、乐聚、逐际动力、云深处等国内人形机器人知名企业。此外,英伟达、西门子等国际行业巨头也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不仅是机器人最新研发成果与技术创新的展示平台,更是一次“链”接产业上下游的合作契机,既有企业之间的合作,还有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的参与,有效促进了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据了解,本次活动共举办23场供需对接会,面向幕墙清洗、园林绿化、消防救援、工业生产、商业服务、建筑施工等多个场景,南方电网、中广核、深圳航空、水务集团等重点企业开放需求“发榜”,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等机器人企业参与“揭榜”,推动机器人产品在真实场景中加快落地应用。
超200位国外买家聚集
“吸金”千万意向订单
记者注意到,这场机器人产业盛会还吸引了不少外国观众,他们时常围着中国机器人拍照、录视频,专注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据主办方介绍,本次活动聚集了来自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德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超200位专业买家,推动马来西亚机器人协会、泰国教育部、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德国巴伐利亚州汽车产业集群等精准对接机器人零部件和整机产品,促成交流合作。同时设置高校专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高校及海外知名高校对接机器人整机企业,拓展机器人在科研教育领域市场。
“Very interesting!”日前,一位来自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的海外观众,被中国机器人的“绝活”给“圈粉”了。他告诉记者,参展团里大家都非常惊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速度,以及深圳在产业链上的优势。“在其他国家可能需要半年或一年才能做成的事情,在中国、在深圳可能只需要一到两周就做好了。极致的迭代速度和极致的成本追求,让中国机器人产业这些年发展的特别快,我们都非常惊叹于中国公司的战斗力。”他向记者表示:“我们这个参展团有德国人,也有法国人、德裔华人以及泰国人。大家都是带着不同的目的,有些是来找产业链商机的,有些是想做资源整合的。”
热闹的“需求”化作成了“购买力”。本次活动帮助末端执行器龙头企业德国雄克对接雷赛智能、兆威机电、长盈精密、汇川技术等企业,促进双方合作。组织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及30多位德国企业家走进优必选、优艾智合等多家深圳企业;协助泰国教育部开展机器人整机企业闭门对接会,助力推动在教育场景深入合作。
此外,据主办方不完全统计,本次链接会累计促成近50家揭榜单位与发榜单位达成意向合作,涉及金额6000余万元,成功推动产业上下游交流合作和机器人产品在多个实际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多家展商发布新品
产业标准制定加快
本次活动还迎来了多个“首次”,并集中发布了一批新品。例如,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企业eBots,通过结合AI、高精度机械臂和3D视觉系统,解决3C制造业中传统工业机器人难以替代人工的超精细元件柔性组装问题。eBots具身智能机器人首次在国内展会亮相,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此外,帕西尼感知、科盟创新、数字华夏、睿尔曼智能等多家机器人上下游企业现场发布新品并召开产品说明会,腾讯RoboticsX实验室研发的“小五”机器人首次与市民现场互动。
机器人产业标准制定也成为了关注焦点。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成为行业热点,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打破企业间的技术壁垒,促进产业链深度协作,成为了市场共识。近日,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系列国家标准正式获批立项。这是国内首批人形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涉及环境感知、决策规划、运动控制、作业操作等多项技术要求。
本次活动,由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主办的人形机器人CR认证标准工作组会议,涉及整机子标准和数据集子标准等相关标准的研讨会,在活动现场成功召开,取得初步意见成果。由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种设备用机器人分技术委员会(TC591/SC1)联合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特种设备用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主办的“特种设备用机器人标准工作会议”,围绕特种设备用机器人标准制修订工作进行深入交流与讨论。
产业生态不断完善
深圳“机器人谷”逐步成型
“通过三天的参观,切实感受到深圳完善的机器人产业链配套以及活跃的创新氛围,计划在深圳成立子公司,布局灵巧手、机械臂及伺服舵机和关节电机等产品。”活动期间,国内机器人精密传动部件某头部企业创始人表示,深圳具有良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他向记者表示,这次链接会活动促进了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对接,有助于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机器人产业生态。
当前,深圳机器人产业生态要素正在加快集聚。深圳“机器人谷”正在阳台山和塘朗山之间逐步成型,越疆科技、速腾聚创、优必选等机器人产业链上市企业以及肯綮科技、云鲸智能、普渡科技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南科大、哈工大深圳、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清华深研院等近10所高校在“谷内”聚集,引领深圳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机器人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
从发展规模看,深圳正在加速培育壮大“20+8”产业集群,并将机器人产业纳入其中之一重点培育发展。2024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集群产业链总产值超2000亿元,企业数量众多,拥有机器人相关专利企业近4000家,已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生态。
接下来,活动将持续搭建产业合作、市场开拓、信息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走出去”和“引进来”作用,以下游应用场景为牵引,协同创新,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助力深圳打造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随着智能技术赋能、时尚消费驱动、眼睛健康管理越来越受重视,AI眼镜、用眼行为监测智能眼镜、运动骑行等垂类使用场景眼镜等日渐兴起,眼镜已从单一功能性用品变为更具复合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消费单品。作为全国知名的眼镜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深圳市从政策支持、服务配套等方面不断发力促进多行业协同,发挥集群优势,推动
记者今天了解到,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近期正式发布《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包容性数字经济通用要求与指南》(ISO 25556:2025),该标准由我国牵头制定,是ISO首个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数字经济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适老化数字经济的基本准则和核心要素,并针对在线购物、数字银行、数字医院、在线娱乐、社交
杨燕玲进出口总值18.8亿元,外贸增速全国第一;规上工业开复工率达88.4%,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消费品以旧换新撬动消费超19亿元,市场消费持续回暖;接待游客逾千万人次,旅游业强劲复苏……2025年一季度,青海经济数据亮眼、成果丰硕,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开局就奔跑、起步就冲刺”的精神状态,有力提振了发展
大小新闻客户端5月1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姜春康 通讯员 王铎)近日,位于烟台高新区的南辰星(烟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办事员在审批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山东省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平台“一件事”服务专区,快速办理了企业迁入登记。高效便捷的“一件事”服务让企业负责人连连赞叹:“这一网通办
隐藏式车门把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车门把手的传统形态让渡于隐藏式设计所带来的高级感与低风阻,“打开车门”这一简单动作也提升了门槛难度。比起搭乘网约车时因不会开车门而被司机屡屡催促的尴尬与窘迫,交通事故后车门难以开启而导致错过乘客最佳救援时间,无疑是公众最不愿遇见的情况。为了汽车工业设计的规范化,也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通讯员 周秋燕)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有新动态!5月11日,记者从湘江集团临港产投公司获悉,由该公司在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投资建设的首个高端人才公寓——“临港泊寓”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作为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首个投用的人
5月10日是第9个“中国品牌日”。为强化质量和品牌引领力,高质量推动制造业当家,佛山市举行“有家就有佛山造”2025年中国品牌日活动,重磅发布“佛山制造”品牌系列榜单。近年来,佛山坚持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的产品供给,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684项、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集中力量实施产品质量升级行动佛山
在第31届“五羊杯”全国象棋冠军赛决赛阶段的现场,一场大雨把广州浇得透湿,却浇不灭文化公园中心台的热情。一位德国小哥托克,举着雨伞,半个身子都淋在雨里,却像被磁石吸住似的,盯着场中悬挂的大棋盘足足站了近两小时。托克 图\记者 柳诚 托克来自遥远的德国,他与象棋的缘分颇深。“我非常喜欢象棋,小时候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