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 贺勇 李亚楠
7月10日凌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的沙漠里,飞手胡良桂操作无人机拉着初级导引线从185号铁塔侧的跨越架向南越过和若铁路,到达184号铁塔侧的跨越架,随着一根根封网主绳、一张张网片陆续通过铁路上方,跨越铁路封网工作顺利完成。
等在塔下的建设者将初级导引线与二级导引绳连接,一根根导引绳陆续贯通。牵引机拖着大牵绳,将挂在走板上的6根导引线向北拉过和若铁路,经过2.44公里的“跋涉”,于7月13日抵达188号铁塔——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实现全线贯通。
至此,我国最大的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工程——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历经15年建设正式“合龙”,进入投运倒计时。
环线长度4197公里,环内面积达到53万平方公里
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由9项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组成,分阶段施工完成,工程共计9个变电站、1个开关站,线路总长度4197公里。
数万名电网建设者在5000多个日夜与沙海搏斗,完成51处跨越,围绕塔里木盆地“画”了一个圆,将塔里木盆地圈在中间。
工程建设过程中共铺设草方格48万平方米,有效减缓了沙丘流动速度,起到固沙作用。同时,带动周边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以及光伏治沙等工程开发建设。光伏可作为风沙屏障,有效降低地表风速、减少风蚀,以新能源绿洲锁紧黄沙。
工程环内面积达到53万平方公里,建成后电网延伸涵盖区域将达到106万平方公里。“广袤的覆盖区域意味着工程能为更广泛的地区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形成了全国最大的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国网新疆经研院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研究中心主任辛超山说。
最后建设的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于2023年11月开工,动态投资47.36亿元,新建民丰、且末2座750千伏变电站,扩建和田、若羌2座变电站,建设750千伏线路900公里、铁塔1891基,超过一半线路在沙漠腹地,创造了全国沙漠路径最长输变电工程、全国单程线路路径最长超高压工程等纪录。
穿沙漠、越高山,铁塔环绕塔里木盆地
环网工程几乎沿着“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进行,在沙漠里竖起一座铁塔有多难呢?
要把塔材运进去就不容易。“沙丘平均高度超过50米,只能全线修路,先推平沙丘,垫上土工布,再铺上石头,车才进得去。”且末—若羌75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一标项目经理李绍伟说,仅且末—若羌段就有21公里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修20多公里运输道路就花了两个月时间,用了2.9万多立方米石头。
更难的是开挖塔基。“板式基础施工中,刚挖开的塔基转眼间就会被流动的沙子填埋。”李绍伟说,一挖就塌,只能一边挖一边快速用沙袋、挡沙板进行支护,然后快速浇筑。在灌注桩基础施工中,建设者们使用反循环钻机一边往地下钻孔一边添加膨润土形成泥浆护壁,钻孔完成后放置钢筋笼,然后再进行基础浇筑。
除了沙漠,铁塔还得“爬”上昆仑山,和田—民丰段线路有58公里在山区,其中19公里位于海拔1800—2500米之间的昆仑山脉。同样面临运输难题,建设者们把“路”修到了“天上”——近3000吨混凝土和塔材通过20多条索道顺利到达山上。
和在沙漠里挖塔基的高度机械化不同,昆仑山上根本没有机械,只能靠人工开挖。在难度最大的地方,两个人用风镐挖一个12米深、直径1.2米到2.2米不等的深坑,需要15天左右。“工期紧张,只能靠增加人力来弥补。”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线路工程业主项目副经理王伽说。
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动能
期待工程尽快投运的人不少,昂立民丰光伏1电站站长何龙就是其一。“我们电站2014年投运,但受限于送出能力和消纳问题,利用率比较低。”何龙说,等这项大工程投运后,弃光损失将大大减少。
“一边是新能源发电企业的电消纳不掉,一边是经济发展电力动能不足,很多企业无法落地,民丰县矿产资源开发也受到限制,根本原因其实是‘路’太窄,更多的电没地方‘走’。”民丰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副局长袁钊说,等工程投运后,“大路”通畅,将大幅提升民丰县招商引资优势。
国家电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统计,2024年南疆全社会用电量736.99亿千瓦时,比2010年提高了约6倍,预计2025年南疆最大用电负荷将超过1400万千瓦。“这个工程对南疆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政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迪里夏提说。据测算,工程投运后可带动产业投资超过28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8000个。
“工程建成后将新增新能源接纳能力800万千瓦,能带动南疆5000万千瓦新能源发展。”辛超山表示,这会有效缓解南疆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接网瓶颈问题,支撑南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能源转型升级。
工程的建设将推动新疆电网加速形成“内供七环网、外送五通道”的主网架结构,既打通了内部供电“最后一公里”,又串联起外送通道“主动脉”。“将有力支撑新疆绿色能源外送,加速新疆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服务全国电力保供大局。”辛超山说。
来源:人民日报
历经日夜攻坚,8月29日,铁西大街(沁河桥—复兴路段)机动车道正式通车,曾经的阻隔化为坦途,为附近居民的日常出行按下了“加速键”。8月28日,工作人员正在为即将通车的铁西大街(沁河桥—复兴路段)喷交通标线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学维 摄铁西大街(邯钢路—丛台路)工程项目,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时
“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2023年,恰逢“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出“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号召,为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擘画了新的奋进蓝图。广东是我国首个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的省份,图为广州城市新中轴线珠江新城。人民网 王雅蝶摄2024年,广东地区生
8月13日—14日,青岛-昌吉数字化转型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现代轻工产业链专场对接会在新疆昌吉举办。活动聚焦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产业细分赛道,通过经验交流、产品推介、需求发布、项目路演等形式,推动两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协作,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活动由
来源:石榴云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苏璐萍报道)7月22日,在2025年新疆网络文明大会上,社会各界代表共同发出“人人都做新疆网络文明践行者”的倡议。大家结合自身实践,呼吁广大网民积极行动,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建设美好网上精神家园。在2025年新疆网络文明大会上,社会各界代表上台倡议“人人都做新
人民日报记者 贺勇 李亚楠7月10日凌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的沙漠里,飞手胡良桂操作无人机拉着初级导引线从185号铁塔侧的跨越架向南越过和若铁路,到达184号铁塔侧的跨越架,随着一根根封网主绳、一张张网片陆续通过铁路上方,跨越铁路封网工作顺利完成。等在塔下的建设者将初级导引线与二级导引绳连接,一根根
今天(7月6日)起,我国将迎来新一轮大范围降雨,并且在台风“丹娜丝”的影响下,东南沿海等地的降雨也会增多。但整体来看对气温的影响将较为有限,短期内中东部仍将热意十足,公众需持续注意防暑降温。“丹娜丝”将持续影响东南沿海四川盆地或再现强降雨今天起,新一轮降雨将从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部陆续向东铺展,
——中国化学二化建形式多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中国化学二化建各级党组织以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重温党的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动力。党员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礼,让红色精神在青海大地焕发新的时代光芒。表彰先进,部署“五大工程”6月30日,中化二建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丽娜 王磊)乌鲁木齐的夏天什么样?“洛宾艺术季”将以音乐为纽带,邀请五湖四海的宾朋走进景区、步入街头、进入商场、深入街区,共同探寻这座城市的魅力。 6月28日晚,“live哪有来乌好——烟火生活季”首场活动在大巴扎步行街火热上演,宣告乌鲁木齐“洛宾艺术季”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