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
在湖南长沙举办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主场城市活动上
公布了国家文物局2024年度
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
以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考古发掘为基础的项目
“莫尔寺遗址考古见证千年丝路文化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选十佳案例
在考古中国新疆地区重点项目
“古代新疆多元宗教发展及中国化的考古研究”
课题框架下
自2019年起
中央民族大学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合作开展对莫尔寺遗址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
该项目于今年4月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莫尔寺遗址是迄今发现我国最西部
保存较完整的大型地面土建筑佛寺遗址
是我国早期大型地面佛寺和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代表
它以基本完整的结构布局
较为齐全的寺院建筑类型
较早的年代和延续较长的时期
为呈现佛教初入中国后在新疆的传播及佛教中国化的历程
提供了丰富鲜活的资料
也为实证历代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有效管理
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的历史事实
提供了实物证明
《莫尔寺遗址文物保护规划(2024—2035年)》
已于2024年10月获国家文物局批准
2025年5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
未来将对莫尔寺遗址的历史信息进行真实
完整地展示
对其价值进行全面 准确地阐释
整合周边各类文化资源
让遗址拥有集文物保护
研究展示等为一体的功能
来源: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
一审:余飞
二审:裴翀
三审:徐浩宇
情况通报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少林寺管理处2025年7月27日编辑:杨四海责编:王光建终审:李奇
【来源:国家文物局_行业资讯】日前,云南省博物馆推出的VR沉浸式探索体验展“探秘古滇”正式上线,以创新科技赋能文化传播,在虚实交错的沉浸空间里,让古滇文明沉睡千年的记忆重焕光彩。“探秘古滇”将云南文博系统的馆藏文物与大空间虚拟现实深度融合,打造出全链路、强交互、高还原的文化传播范式。“探秘古滇”融合
来源:石榴云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苏璐萍报道)7月22日,在2025年新疆网络文明大会上,社会各界代表共同发出“人人都做新疆网络文明践行者”的倡议。大家结合自身实践,呼吁广大网民积极行动,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建设美好网上精神家园。在2025年新疆网络文明大会上,社会各界代表上台倡议“人人都做新
人民日报记者 贺勇 李亚楠7月10日凌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的沙漠里,飞手胡良桂操作无人机拉着初级导引线从185号铁塔侧的跨越架向南越过和若铁路,到达184号铁塔侧的跨越架,随着一根根封网主绳、一张张网片陆续通过铁路上方,跨越铁路封网工作顺利完成。等在塔下的建设者将初级导引线与二级导引绳连接,一根根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丽娜 王磊)乌鲁木齐的夏天什么样?“洛宾艺术季”将以音乐为纽带,邀请五湖四海的宾朋走进景区、步入街头、进入商场、深入街区,共同探寻这座城市的魅力。 6月28日晚,“live哪有来乌好——烟火生活季”首场活动在大巴扎步行街火热上演,宣告乌鲁木齐“洛宾艺术季”正式启动,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梁伟“劳动的歌声满山遍野,劳动的热情高又高啊高又高。生产运动猛烈地开展,困难把我们吓不倒……”这昂扬的旋律、朴素的词句,穿越70年岁月风尘,依然能瞬间将我们拉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20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挺进新疆后,铸剑为犁,在天山南北的亘古荒原上掀起了惊天动地的大生产运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3日电 (潘琦)2012年深秋,岳峰曾蹲在出租屋楼道里,对着手机屏幕上“剩余2分17秒”的进度条发愁——那段介绍新疆艾德莱斯丝绸的1分钟短视频,在2G网络下,传输30MB文件如同艰难地“攻城拔寨”。谁能想到,13年后的今天,同样大小的文件在新疆万兆光网上传输,仅
千年丝路,驼铃悠悠,串联起东西方文明的对话。敦煌璀璨,石窟瑰宝,镌刻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华戎共彰,千年画卷,文明在此激荡生辉。从中国考古学界泰斗级学者、北大教授宿白构建学科体系,到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北大校友樊锦诗守护敦煌,文明传承需“沉潜之心”,文化自信在“终一生之事”。近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