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思客讲堂·党校公开课”《理响中国·以理服人|2025中国经济新脉动》,带你读懂2025年经济工作重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投资于人”这一新词引发广泛关注,也释放出宏观政策更加重视民生导向的重要信号。如何读懂“投资于人”?翻开今年的“民生清单”,都有哪些新亮点、新部署?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张倩对此进行解读。
演讲全文:
你好!请查收你的“民生大礼包”。如果大家看了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定会发现其中给出的明确信号,就是“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想一个是要在老百姓的切实需求中寻找经济增长点,再一个就是一定要让经济发展充分服务于民生改善。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各种热门提案被大家称之为“良心提案”,然后我就发现,这其中大部分都属于“民生提案”,比如遏制35岁就业歧视、降低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参保门槛、农村养老金和务农年限挂钩等。我认为这是一种期盼、一种关注,也是一种趋势。像大家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新的回应。我看到这些的时候,真是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受,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那大家听我这么说,可能会好奇,2025年的民生部署到底有哪些亮点?我觉得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投资于人”“服务于民”。
投资于人本质上是一种手段。“资”不仅是资金,也是资源。简单来说就是,钱要花在人身上,资源也要用在人身上。我们看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十项工作任务都直接或间接与民生相关。比如,“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来降低消费成本,改善生活质量;还有,“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350亿元”来扩大有效投资,而“有效”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服务于民生需求。
另外,民生事业和民生产业相结合,也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彼此赋能的一项重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讲,要“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像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智慧养老这些都可以和银发经济联动起来。前不久,我国还牵头制定了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表示,这回放心了,因为自己老的速度应该比不上科技发展的速度。
除了资金,投资于人还意味着要更加注重各种资源在民生领域的优化和合理配置。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了九个任务,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这个基础上,专门单列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的就是建立一个能和我国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
我们看到,2024年已经有多所“双一流”高校宣布本科生扩招。除此以外,我们还要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扩大高中学位供给、发展职业教育,可以说是覆盖各学段、考虑不同教育类型。我想这也是要告诉大家,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有未来。
当然,投资于人的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成为2025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这就让我想起来前段时间网上特别火的小红书“中美对账”,我当时看到网上很多网友在感慨,这么一对账,发现中国大学生的学费还真是友好,中国的医院看病还是放心。我想大家能在对账中有话说,而且说完了还能收获幸福感,这就说明,民生政策只要服务于民,老百姓一定能感受得到。
所以,服务于民,最基础的肯定是要“托底”,要让人安心。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们要“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了解释,就是要让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区域均衡布局。2024年我们提出全国每年要新增社区医院500个以上,争取到2025年,3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社区医院,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除了“托底”,服务于民更重要的是要“托举”,要让人有信心。我们看,现在就业形态其实越来越多元了,我看到自媒体上有很多大学生摆摊Vlog,各种“轻创业”,所以关注新就业群体也是2025年就业政策的一项重点,尤其是要做好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其实2024年,我们很多省市就已经试行由平台给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群体缴纳保障费,而2025年职业伤害保障的试点工作还要更大范围推行。
所以我们看,民生领域的各种政策为的其实就是一个目标——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所期盼的,无非是昂首有天地、回首有港湾,感受到千万灯火总有一盏为我而亮。
我们从来不回避民生事业任重道远,但是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所以我相信,跬步之积,终至千里;涓涓细流,终成江海。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上,民生值得期待,人生同样值得期待!
为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文旅资源整合与项目合作,8月21日上午,青州市重点文旅项目和文旅资源招商推介会隆重召开。会议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治清主持,市委副书记蒋建新出席并讲话,市级有关领导,市直相关部门、镇街负责人及160余家青州知名企业负责人等参加。项目引领,释放文旅资源潜力 推
近日,在成都一家养老院的活动室,一场别开生面的晨练正在进行。身形流畅的“绵阳造”人形机器人“夸父-MY”伸展机械臂,以柔和精准的招式带领老人们正在打太极拳。它不急不躁的节奏,传递出超越机械的平和与鼓舞,无声守护着长者的健康活力。此刻,科技化身生命律动的温情守护者。当太极教学告一段落,“夸父”无缝切换
如今,网络已成为表达民意、反映社情的重要渠道。但有的地方以及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却患上了“舆情过敏症”:将网上合理诉求视作“麻烦”,把正常的问题反映放大为“风险”,动辄采取“捂盖子”“灭火”等方式来应对,而非直面问题、解决矛盾。这种“把民情都当作舆情”的认知错位值得警惕。“捂盖子”的逻辑是“看不见、听不
“任何试验都可能会出错。我需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并允许这一切发生。”布莱恩·约翰逊今年47岁,对外宣称自己拥有38岁的心脏、28岁的骨骼、18岁的膈肌,以及世界上最慢的衰老速度。2023年,这位美国硅谷的亿万富豪曾因与17岁儿子进行“血浆置换试验”,引发热议。有人批评他的抗衰实践对科学几乎没有实质性
《一拳超人》是一部非传统的英雄漫画,主人公埼玉是一位兴趣使然的英雄,他秃头、穷困、住破公寓,与传统英雄的伟岸形象毫不相干。更叛逆的是,他也没有对荣耀、复仇或是责任的追求,他只是因为想要成为英雄,所以便做了。这样一位纯粹的英雄同样拥有着非常纯粹且粗暴的训练方法,每天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
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7月,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进入松茸采摘季。作为木里松茸主产区之一,近期,木里县雅砻江镇举行松茸促繁保育工作专题会议,围绕松茸资源保护、交易流通优化等关键环节进行部署,要求严禁采摘5厘米以下的松茸及铜菇,以此保护珍稀资源,促进产业发展。松茸拍卖点木里县大面积地区被原始森林覆盖,这里出
成立三年,科大硅谷孕育了多强的创新能量?2022年至今,这里“长出”了3个“2500”:新增科技企业超2500家;汇聚高层次人才逾2500名;引育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突破2500亿元。能量何来?有多重因素叠加: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推进、成果转化的链条畅通、产业培育的模式创新、多元资本及创新生态的打
当地时间6月27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否决民主党主导的限制特朗普对伊朗动武权力的提案。(央视记者 刘骁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