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青云科技 KubeSphere 企业版 4.2.0 的正式发布,全新的 WizTelemetry 可观测平台 2.0 也同步亮相,作为该版本的重磅升级模块之一,引发了开发者与运维团队的高度关注。我们将从整体架构与核心能力入手,带你全面理解 2.0 的技术进化路径与企业价值落地方式。
一、平台概述
WizTelemetry 是面向企业级多租户、多集群场景设计的可观测平台,致力于为云原生环境提供全栈可观测性解决方案,包含监控、告警、日志、通知、链路追踪和网络可观测等功能。平台以“一体化智能监控”为核心,通过多层次数据融合和智能分析,助力企业实现基础设施至应用服务的端到端可视化运维。
核心能力多维数据采集:支持收集各种可观测相关的数据,包括日志、审计、事件、指标、链路追踪等,并进行集中存储。多维度告警:支持根据多种数据进行告警如指标、日志、审计、事件等,快速发现集群的异常。仪表盘:提供丰富的仪表盘,多维度展示提供关键指标和状态。同时支持用户自定义仪表盘,实时展示各种可观测数据,支持多种可视化形式。调用链追踪:能够精确追踪请求在服务间的调用,帮助分析性能瓶颈和故障点。支持跨集群的链路追踪。性能分析:支持对服务调用的性能分析,提供详细的响应时间、错误率等数据,用于优化服务性能。集中式日志管理:支持多种日志存储,Elasticsearch、OpenSearch、Loki 等,实现日志的集中收集、存储和分析。安全监控:实时捕捉系统活动,发现潜在安全风险。基于 eBPF 的网络可观测能力:利用 eBPF 的内核级数据采集能力,实现对网络流量的实时监控。
WizTelemetry 可观测平台 2.0 以开箱即用、高扩展性为设计原则,助力企业构建稳定、高效的数字化运维体系。
二、2.0 与 1.0 的主要区别 2.1 整合所有可观测能力
WizTelemetry 可观测平台 2.0 全面整合了 KubeSphere 中的各类可观测组件,用户可以更集中地使用各种可观测能力。
2.2 全新的全局资源监控页面· 监控资源多角度下钻
支持按逻辑和物理维度对资源进行深度下钻分析:
逻辑路径:集群 → 企业空间 → 项目 → 工作负载 → 容器组。物理路径:集群 → 节点 → 容器组。支持跳过中间层级,灵活查看任意维度资源。· 多维度资源使用排行
在原 Whizard 可观测中心基础上扩展更多排行维度:集群排行、企业空间排行、项目排行、节点排行、容器组排行。支持在某一层级内查看下属资源的使用排行(如某集群下的项目排行等)。包括工作负载和容器粒度的使用排行视图。· 企业空间跨集群监控
支持在企业空间监控视图中,统一展示该空间下多个集群的资源使用情况,突破单集群数据限制。
· 跨集群 Pod 检索能力
支持跨集群 对 Pod 名称、IP 地址、项目、节点等模糊检索,方便定位 Pod。· 更多监控视图新增
新增容器组资源用量与配额对比、磁盘吞吐、网络丢包、Kubelet 健康状态等视图,持续扩展中。 2.3 链路追踪增强
多协议的链路数据收集:支持通过多种协议(OpenTelemetry、Jaeger、Zipkin)收集链路数据,并进行集中存储,支持通过各种维度对链路数据进行查询。零代码监测:支持自动捕获应用的链路数据,无需修改代码。支持 .NET, Java, Node.js, Python, 和 Go 语言。服务拓扑生成:根据链路数据自动生成服务拓扑,支持跨集群的链路追踪,支持自动关联工作负载。 2.4 网络可观测(基于 eBPF)
全景网络拓扑:通过捕获和分析四层网络流量,自动构建整个基础设施的网络拓扑图,对基础设施的整体连接情况进行可视化,帮助运维人员快速识别网络瓶颈和异常。全景服务拓扑:基于对七层 HTTP 流量的解析,构建服务级别的拓扑视图,为开发和运维团队提供了业务视角的可观测性,帮助团队理解服务间的交互模式和性能特征。服务性能监控: 支持对单个服务进行性能监控,包括:RED 指标展示: RPS, Duration 和 Error RateHTTP 响应数据吞吐量服务的最慢路由 TOP 10HTTP 流量日志:通过对连接的跟踪和 HTTP 协议的解析,构建详细的请求和响应信息日志(full-body)。三、结语
WizTelemetry 可观测平台 2.0 不仅实现了功能上的全方位升级,更注重用户体验、系统可维护性与平台扩展能力,奠定其在青云科技KubeSphere 生态中核心可观测能力平台的地位。
未来,我们将继续倾听用户声音,持续优化平台能力,敬请期待!
【法眼观】光明日报记者 陈慧娟在网购时代,“七天无理由退货”已成一种常态。然而,当消费者购买了演出、展览、演唱会门票时,却可能面临一道难以逾越的退票鸿沟。前不久,北京的李玉(化名)抱怨:她在某平台为孩子购买了亲子展览票后,才在不显眼处发现“身高不足一米二儿童免票”的说明。孩子可以免票,李玉想退掉亲子
快科技8月1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能建集团所属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宣布,其建设运营的世界最大人工硐室储气原位试验平台成功完成储气密封循环试验。试验压力达到18兆帕,创下人工硐室储气库最高压力等级记录。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人工硐室储气领域核心技术,将有力推动压缩空气储能行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进程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蓬勃发展,各类AI工具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助手,不知不觉间,我们的生活开始与人工智能密切联系。当AI信息“不靠谱” 网民如何断真假?不过近年来,不少网民发现,部分人工智能的回答开始有些不靠谱。先看两个案例:今年上半年,宁波发生了两件事,被人工智能荒唐地联系在一起。
这个就业季,华东师范大学2025届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吴曦顺利入职上海交宅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开发工作。在日常版本更新迭代中,他总能凭借数据驱动决策的思维精准判断需求方向。这一核心能力正来自于他曾修读的“数据驱动教学”微专业。像吴曦这样因微专业受益的并非个例,该校2025届微专业50名本科毕业生,就业落
来源:【厦门日报】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福建分赛厦门赛区赛事官网已正式上线,赛事报名通道即日起至8月14日全面开放。作为我市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大赛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优秀团队和项目。本次赛事聚焦“数据赋能 乘数而上”主题,围绕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行
随着青云科技 KubeSphere 企业版 4.2.0 的正式发布,全新的 WizTelemetry 可观测平台 2.0 也同步亮相,作为该版本的重磅升级模块之一,引发了开发者与运维团队的高度关注。我们将从整体架构与核心能力入手,带你全面理解 2.0 的技术进化路径与企业价值落地方式。一、平台概述W
Transparency2025年7月15日,广州南沙粤澳发展促进会(简称“澳促会”)在广州南沙举行成立两周年活动。活动包括成果展示、重点项目签约及专题研讨,聚焦深化“南沙平台+澳门通道”功能,共建“中葡枢纽”,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建设注入新动能。澳促会成立两周年活动 活动由广州南沙开发区港澳办
据深圳晚报报道,7月10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在去哪儿旅行预订的航班起飞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近5个小时。春秋航空客服表示,该航班起飞时间为上午10:38,且航班运行正常,不存在延误或提前起飞的情况。对此,去哪儿旅行平台客服表示确有此事,且为平台时间显示错误所致,并表示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显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