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可见的健身场所、健身器材,刷屏网络的“打卡”运动软件,风靡流行的推拿理疗、瑜伽课程,琳琅满目的低糖、低热量健康食品……随着消费者健康管理观念的提升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消费正成为我国消费市场增长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推动健康消费和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显著提升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推动了健康消费市场快速发展。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开展健康消费专项行动”,这为健康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政策利好。
在政策推动下,健康消费市场潜力正在持续释放,消费者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愈加旺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547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0%。
当前,我国健康消费领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与趋势,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消费群体不断扩围。除了传统的健康消费主力老年群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启“主动管理”模式,成为养生保健类消费的新生力量。而且,与老一辈的传统养生观念不同,年轻人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保温杯里泡枸杞”,而是更加注重科学的健康管理和个性化的消费体验。比如,在健康管理方面,更多年轻人倾向于定期接受体检服务、愿意主动购买健康保险等。在饮食方面,年轻消费者日益重视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生产工艺,选择零食前都得先看配料表。
数字化趋势也为健康消费提供助力。如今,智能健康检测设备的普及,让个人健康管理更加简便和高效。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腕戴设备市场出货量达到6116万台,同比增长19.3%,成为全球最大的腕戴设备市场。此外,智能健康监测设备、便携式心电图机和呼吸机等成为市场消费热点。
持续涌现的健康需求,正在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引擎,也为供给端更新迭代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释放新型健康消费潜能,不妨将重点放在培育壮大健康体检、咨询、管理等新型服务业态上。同时,鼓励各类企业开发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健康服务产品。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促进健康服务领域数字化转型,培育更多健康消费新增长点。
健康消费为消费提质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但新业态也面临一些阻碍“健康”发展的老问题。比如,虚假宣传、过度营销及诱导消费等行为依然存在,公众健康素养有待提升,等等。营造良好的健康市场环境,离不开有关部门对行业的规范和引导。同时,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持续提升大众健康素养。商家也应恪守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的产品和服务。
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健康管理提上日程,健康消费将不断提速,我国消费结构也会持续优化升级,从而有效赋能健康产业发展。不久的将来,健康养生或许不再是老一辈的唠叨,而成为年轻一代追求的新型生活美学。(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央视网消息: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增长,外贸集装箱增长较快,国际运输韧性较强。上半年,我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89亿吨,同比增长4%,其中,内、外贸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5%和1.8%。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亿标箱,同比增长6.9%。今年以来,我国多个港口加速织密国际航运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国际标准制定权已成为国家之间争夺市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聚焦纺织鞋服、机电产品、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我省重点外贸商品,近年来,不少闽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逐步从“卖产品”向“定标准”转型,书写新的出海故事。截至目前,我省已参与制修订各类国际标准1
7月18日上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携手振东集团,赴上党区东和乡卫生院开展了“东和无疾·乡村健康预防”义诊活动。此次义诊由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党委书记郝少峰、副院长牛晓红带队,由“第一村医”工作队队员、王婷工作室成员、心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骨科、肾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中医科、眼科、老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下,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有生力量,承载着创新发展与促进经济稳定的重任,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美年健康凭借其在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领域的深厚积累与亿级健康大数据的规模发展,近日正式推出专为中小型企业定制的团体意外保障方案——“美企保”。该产品基于亿级规模的健康
金昌市检察院聚焦服务大局,坚持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持续提升计财装备工作质效。转变观念,持续提升检务保障服务品质。市检察院顺应改革形势,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检察中心工作的能力与水平。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始终将检察事业发展需求以及检察干警实际诉求作为检务保障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对标各
川观新闻记者 尹梦奇2公斤规格的可食用冰卖出22.8元——近日,山姆会员店“农夫山泉纯透食用冰”的售价引发热议。网友一换算才发现,自己在家冻2公斤冰块大约需4瓶500毫升的瓶装水,22.8元的售价则相当于每瓶水售价约5.7元,约为瓶装水零售价的3倍。山姆会员商店“农夫山泉纯透食用冰”。图源网络:小红
自2025年起,所有参与集采的药品必须具备药品追溯码,做到“带码采购”,实行“带码结算”。药品追溯码就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记录,若重复出现多次,就存在假药、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扫描药盒上的药品追溯码,即可获取详
老年人学习书法,需要先购买近千元的工具套装;参加油画培训,市场价不足百元的颜料和纸张却要收费几百元;参加免费体检,却被诱导购买高额产品……不少网友吐槽家中老人的种种遭遇,这些看似寻常的“学习消费”背后,实则暗藏着不法分子精心编织的诈骗网络。老年人退休后,空闲时间变多了,而子女由于工作繁忙少有时间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