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匹克球旋风再袭鹿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5:59:00    

《包头日报》2025年4月2日 5版

深读 | 匹克球旋风再袭鹿城

——一座北方工业城市的体育经济突围战

激烈对战

黄河流域刮起匹克球旋风:为何是包头?

3月29日至30日,2025黄河流域九省区匹克球包头邀请赛拉开帷幕,这是包头第二次承办该赛事。为何这座以“草原钢城”闻名的北方工业城市,会成为匹克球运动的热土?市体育局群体科科长罗晓宇给出了答案。

比赛现场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和扶持,新兴体育项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包头市体育局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健身需求,结合了匹克球运动简单易学、适合人群广泛、场地灵活的特点,依托现有的场地条件、丰富的人才储备、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大力推广匹克球运动,为市民提供更多可感可及的体育服务供给,为群众带来了新的运动场景和健身体验。”罗晓宇表示,匹克球和包头是“双向奔赴”。

在“鹿城双马”品牌赛事的基础上,包头市培育新兴体育项目,持续拉动体育赛事消费新增长点,扩大匹克球项目在中西部区域的均衡发展,实现匹克球与文旅、商务等多领域融合发展,让匹克球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推动包头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赛场精彩瞬间

数据显示,2024沿黄九省区匹克球包头邀请赛后,在我市掀起一场匹克球运动热潮,市民纷纷走进公园、球馆参与匹克球运动。在市体育局联合其他部门、各旗县区开展的匹克球培训、赛事活动中,参与人数不断增加,今年大众组参赛名额满员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荒漠到绿洲:基础设施的迭代革命

在青山区口岸花苑小区,社区居民正在改造完成的匹克球场地奔跑、挥拍,畅享匹克球带来的快乐。居民马一民告诉记者:“现在小区里有了匹克球场地,我们这些会打匹克球的人和匹克球爱好者们都能积极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这样的硬件升级并非孤例。

裁判核对选手信息

记者了解到,按照包头市委、市政府关于匹克球运动的工作要求,2024年,市体育局联合各有关单位新建改建40片匹克球场地,并为新建改建的匹克球场地配备器材,用来开展匹克球运动普及工作,进一步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在业内人士看来,匹克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不仅将推动匹克球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还将为更多人提供健康、快乐的运动方式。“一项运动要持续发展,不仅要完善场地设施,还要有丰富的赛事活动以及行业规范、产业发展。”去年10月,在包头举办的2024年中国网球协会匹克球裁判员培训班上,匹克球裁判员导师苏敷志表示。

现场解说

软件配套同样在快速迭代。罗晓宇告诉记者,在赛事活动方面,市体育局举办了2024沿黄九省区匹克球包头邀请赛,联动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等相关部门举办市直属机关干部职工匹克球比赛、2024年包头市青年匹克球竞赛。在人才培养方面,共组织3期匹克球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员培训班,参与人数达300余人,为开展匹克球运动储备人才。

“2025年,市体育局将持续推动匹克球运动场地新建改建工作,为匹克球活动场地配备器材。在3月份举办2025黄河流域九省区匹克球包头邀请赛后,还将于7、8月举办中国匹克球巡回赛(包头站)。同时,积极联合各相关单位和旗县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匹克球赛事活动和匹克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加大匹克球运动的推广普及。”


赛事流量密码:当“鹿城双马”遇见匹克球

赛场外,2025“跟着赛事游包头”文创产品集市前围满了前来选购文创产品的参赛者和观众。现场工作人员正向外地游客推荐“跟着赛事游包头”的观光路线:“看完匹克球比赛,我们安排了车辆搭乘外地运动员前往包头黄河大集、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等景点观光。还可以去赛汗塔拉草原骑马,再到五当召祈福,尽情领略包头不同的魅力。”

冠军奖杯

“体育+文旅”,有“融”乃盛——融合共生,活力迸发。这种“体育+文旅”的联动,让人联想到包头打造的“鹿城双马”赛事品牌。罗晓宇坦言:“从马拉松的万人空巷,到匹克球的精准破圈,我们正在构建多层次的赛事矩阵。”她透露,市体育局紧紧围绕打造“运动之城、健康之城、活力之城”的目标,全年共策划体育赛事活动约1300场。同时,通过整合各大赛事资源,前来参赛和旅游的游客还可享受景区、酒店、交通的多重优惠。

这种流量转化已初见成效。

球友们互相添加联系方式

据统计,2024包头马拉松赛事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96.28万人次,同比增长9.74%,实现游客总花费6.59亿元,同比增长22.09%,外地游客近20万人次。这一系列数据充分彰显了“体育+旅游”模式的巨大潜力,有力地证明了包头市体育赛事对文旅产业的强劲带动作用。2024年11月,包头“黄河观凌节”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在黄河大集盛大启动,集结了“周六一起走”健步行品牌活动、“大美包头”全民健身操活动以及“乐趣黄河”趣味运动会三大特色项目。包头市充分发挥自身地域、资源优势,巧妙地将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场地从传统的体育场馆拓展延伸至具备良好条件的景区、街区、商圈等,深度践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的理念,将体育与旅游完美融合,为市民与游客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游玩体验。

体育赛事所带来的庞大流量与高度关注度,犹如一股强劲的商业东风,持续有力地拉动了包头市衣、食、住、行、游、购、娱等领域的直接消费需求,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新动力。


锐 评

小球转动大城的启示

从“钢花四溅”到“球拍飞舞”,包头探索出一条发展文体旅产业融合的特色转型之路。选择匹克球这类兼具社交属性与低门槛特质的运动,既规避了与传统体育强市的正面竞争,又创造了文体旅融合的接口。相关人士分析:“我们的城市抓住了新兴运动的时间窗口,用工业思维做文体融合——标准化设施、规模化培训、产业化运营。”

更深层的启示在于城市经营思维的转变。当各地仍在争论“发展体育是否划算”时,包头已算清一笔新账:通过培育特色赛事IP,不仅能直接拉动消费,更能重塑城市气质,吸引新兴产业和人才集聚。正如罗晓宇在采访中所言:“一场比赛不应止于90分钟,而要成为城市发展的‘酵母’。”就像赛场中那些精准的底线击球,城市发展同样需要找到巧妙的落点——未必追求雷霆万钧之力,贵在把握转瞬即逝的机遇。


★ ☆ ★ ☆ ★

策划:张建芳 周 旭

记者:李楷谨

图片由包头市体育局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