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进一步强调,“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应当具有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全面加强基础研究、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一些共性技术研发创新上不断取得突破。图右侧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深蓝2号”(2025年1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的根基和底座。科学体系是包括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在内的内涵丰富而又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基础研究是为了扩展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认识而进行的科学探索和理论研究,是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开创性研究,处于创新体系的最底层、科研链条的起始端,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先导,具有奠基性和引领性。基础研究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将极大拓展人类认识世界的边界,极大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科技事业的进步,都能从基础研究的突破中找到逻辑原点。
基础研究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基础研究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科学原理的突破,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是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作为科学探索的源头,基础研究不仅是技术突破的基石,更是产业变革的底层驱动力,既为技术突破提供理论支撑,又为产业升级注入持续动力,通过“理论突破—技术转化—产业升级”的链条,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开辟新赛道。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纵观科技发展史,那些成为科技强国的国家,无不依靠强大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进步往往带来颠覆性技术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当前我国一些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其根源就在于基础研究跟不上。只有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形成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成果,才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为建设科技强国这一伟大系统工程提供充足的源头供给。
详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切实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策划:盛玮 柴潇凡 审核:李艳玲)
新华社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40余名中外记者探访重庆,了解重庆高质量发展情况。在几日的走访中,外国媒体嘉宾参观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感受中国智造,亲身见证并记录重庆高质量发展。记者:赵佳乐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人民财讯5月22日电,科技部副部长邱勇5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日,科技部等七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希望通过该文件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通过该文件形成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在金融资本和科技创新之间
5月21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周继军在合水县、西峰区调研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抗旱保供、河湖长制等工作。周继军先后前往合水县太白镇、西峰区温泉镇,实地调研莲花寺水库运行、王家湾水库改造以及抗旱保供等情况。他强调,要坚持“四水四定”原则,积极谋划建设水系连通工程,建好“水盆子”,完善“水网络”,提高水资
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近日,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募机构集中申报了一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这是《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发布后首批上报的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产品,也是公募基金行业在费率模式上的又一次重要创新。《行动方案》
【2025年全国应急管理规划财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财联社5月21日电,2025年全国应急管理规划财务工作会议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应急管理规划财务工作面临“四个关键期”,要高起点编制“十五五”规划,确保步调一致、同题共答;要高质量建成国债项目,确保圆满收官;要高水平开展安全生产设备更新
城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水平与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迈上新台阶。2012年至202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53.7%提升到67%,城镇常住人口突破9.4亿;城市数量增加至694个,建制镇数量达到21463个。进一步看,经过70多年发展,城镇空间结构持续优化,大中
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为积极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号召,近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举办了“5•11 中国肥胖日”减重与糖尿病外科MDT团队大型义诊活动,旨在普及科学体重管理知识,引导公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念。本次义诊汇聚了减重代谢外科、临床营养科、睡眠医学中心、内分泌代谢科、生殖医学科、消化内科、心血
5月10日是第9个“中国品牌日”。为强化质量和品牌引领力,高质量推动制造业当家,佛山市举行“有家就有佛山造”2025年中国品牌日活动,重磅发布“佛山制造”品牌系列榜单。近年来,佛山坚持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的产品供给,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684项、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集中力量实施产品质量升级行动佛山